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新意迭出,其中非常口语化的“不折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胡锦涛指出: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胡锦涛所说的“不折腾”,迅速在各大媒体上传播,对“不折腾”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甚至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界的双语精英,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也只能一板一眼地从大方向上去回复记者的疑问,很多网民对胡锦涛总书记的“不折腾”也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加以评论。
笔者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不折腾”,除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理解的“就是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总结30年的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这样一个道路,不是别的什么道路,就是这样一个理论体系不是别的什么理论”外,重要的恐怕还“有所指”。
“一个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肯定需要坚持。但如何让这条路更平坦、少弯路,如何让这个理论体系更科学、更完善,则需要我们对改革开放30年,甚至更长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好好地作总结。
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缺什么就要补什么,问题严重的方面总会优先得到解决。
胡锦涛提出“不折腾”,和中国各级政府此前折腾过多应该有关。从“大跃进”到“文革”;从炸毁毛泽东塑像到花巨资重塑毛泽东塑像;从“先污染后治理”的政绩观到民间戏谑“给马路按拉链”的呼声。中国哪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近几年,一些城市建设又在“投资拉动GDP”的幌子下大搞“大跃进”了,很多地方已经把城乡面貌给折腾得“不中不西、不古不今、不三不四、不伦不类”,一些贪官则正是通过“大建设”而中饱私囊。
“折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地方发展规划的朝令夕改,一变再变。很多城市在“城市化”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面前,城市规模急剧扩张,而没有长远规划,甚至换个“一把手”就得重新规划;小到一个单位,“换门楼子”甚至成为领导变更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这样过多的重复建设,导致了严重的浪费。
一些地方领导受错误的“政绩观”影响,喜欢弄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上级对其违规现象查处却很不得力。如以成都市为代表的新“政务中心”建设,本来申报的却是“文化中心”,虽然这个政务中心在地震后被拍卖,但中国还有多少个这样名义上的“文化中心”而实际上是“政务中心?”再说了,哪个地方有如此财力建设如此规模的文化中心?审批机构应该是心知肚明。
一些城市在文化建设的旗帜下争上“大剧院”项目,连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都公开痛斥了,而地方政府却趋之若鹜;一些地方连低保资金都难以落实,却投巨资建设大型、豪华体育场馆,多年才有一次大型体育比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平时连维护的钱都拿不出来。
更为严重的是,近几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很多都是地方政府欠建筑企业工程款所致。
对于老百姓最为反感的“公费出国、公车消费、公款吃喝”问题,反映出作为主人的中国老百姓,实际上无权对财政资金实施管理的“囧”态,“主人”为什么如此窝囊?这实际上就是“公权力”分配上的“折腾”。
最值得反思的是,众多官员在这些折腾中提高了自己治下的GDP,也因此取得了辉煌的“政绩”而直上青云;有的甚至在“折腾”中捞取万两“雪花银”,为购买更大的乌纱帽预备了充足的资金;有的留下一大堆债务,让后任“擦屁股”。也正因为如此,我是强烈反对发行“地方债”,并将就发行“地方债”的危害性写一篇博文。
这样翻云覆雨的“折腾来折腾去”最终损失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果继续容忍这样的折腾,社会怎么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此次提别提出“不折腾”,是给那些热衷于“折腾”的人打了一剂预防针: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重要,还是个人官职、金钱、美女更重要,你们看着办?
推荐导读
还有多少贪官在“裸体做官”?
副职如妻妾,助理如丫鬟
副部级嫖妓逾百,米凤君或将再破吉尼斯
黄松有“对未成年少女特别有兴趣”?
新闻链接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