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的故事
《丑小鸭》作为经典童话以曲折的故事情节,亲切熟悉的人物形象,深刻的寓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在今天,我们学习这篇童话时,是否可以推陈出新,一反常态,来点与时俱进的东西,让这篇传诵了百年的力作旧貌换新颜,富于时代的气息。这是我一直思考与探索的方向。
又一次教学这篇课文了,我不想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了,得来点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作为课堂教学的总结和课后的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丑小鸭是脱胎换骨,一鸣惊人了。自从他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之后,有些老朋友就不认识他了,一些新朋友也想知道他的过去。怎么办呢?老师给丑小鸭设计了一张名片,让大家都来认识认识这个不同凡响的小鸭。(出示名片)
![]() 曾用名:
出生地:
主要经历:
他曾经 ,曾经 曾经
曾经 曾经
|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给丑小鸭设计设计吧。
师生共同复述课文,共同填写。在争论中,在质疑里,在反复的寻觅中,孩子们的心越来越亮,思路越来越清晰。
最后要给丑小鸭设计照片了,我出示了四张插图,分别是:
1、 出生图
2、 受辱图
3、 得救图
4、 天鹅图
师:同学们,这是丑小鸭人生中四个不同的阶段,,你现在就是设计师,你会选择哪一张呢?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就选中了它呢?
在观察,思考,对比,议论后,学生各抒己见———
生1:我选择图1,因为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它应该永远记住自己的家。
生2:我选择图4,因为这时候它最美丽,最让人喜欢。
生3:我选择图3,因为是猎人救了它,它要懂得感恩。(另一生补充:因为流浪的日子很苦,它应该记住,才能珍惜以后的幸福生活。)
生4:我选择图2,让它记住过去的艰难,提醒它以后遇到困难也能够勇敢面对。
学生完全沉浸在小小设计师的角色中,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论是否独到,是否幼稚,最起码他们已经和丑小鸭融为一体了。以一张小小的名片为圆心,以理解感悟为半径,一个完满的圆就这样一挥而就了。
教育的责任在于帮助孩子从最美好的角度,想象人类的前途,追求生命的意义。
丑小鸭是个百年的经典形象,代表着一种经典符号。它在故事情节之外,隐喻着怀有梦想者,虽历经苦难,暂居困境,却终有梦想成真的时刻。它演绎着风雨之后见彩虹的真谛。
我还尝试着把说说心里话的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换位思考,站在丑小鸭的角度去经历苦难,尝尽心酸,最后得见彩虹。说心里话的具体载体是两封信,让学生以丑小鸭的角色在不同的情景下给妈妈写信,希望学生能在诵读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里身临其境。与丑小鸭同悲同喜,以幼小的心灵体会丑小鸭所经历的种种痛苦和磨难,然后与丑小鸭产生共鸣,融为一体,产生独特的感受,个性的天空光芒四射。
书信1:被迫离家出走时给妈妈留的告别信
亲爱的妈妈: 我是您的最小的儿子,今天,我不得不离开您,因为( )。虽然我长得丑,可是( ),我多么希望( )。妈妈,我爱您!
再见了,妈妈。上帝保佑您!
您的儿子:( )
年 月 日
|
出示这封信的过程中,我们再次聆听了配乐范读,通过课件再次目睹了丑小鸭当时的悲惨境地,哀怨的音乐伴奏声里,教师再辅以恰当的语言描述,启发,渲染。学生的情绪很快被激发,一个个抢着发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虽然不乏稚嫩,甚至好笑,但是他们的感情是发自肺腑的。这时候,他们不再是他们,他们就是那个脑袋大大,身子瘦瘦,日夜受人欺侮的丑小鸭了。
抒发完之后,赶紧写下来,然后声情并茂地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丑小鸭那时那刻的心境。
书信2:变成白天鹅时写给妈妈的报喜
亲爱的妈妈: 您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您最小的孩子( )。但是,现在我是漂亮的( )。妈妈,你能想象出我现在的模样吗?妈妈,我现在是( )的样子。妈妈,我想说:( )。
您的孩子:( )
年 月 日
|
第二封信个性张扬,精彩纷呈,孩子们把自己当作美丽的天鹅,充满着喜悦和骄傲,快乐地写道:
“妈妈,我想对您说,我现在很开心,我想回家看看您。”
“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走过困境,就会看到阳光。”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发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两封书信,让孩子们耳目一新,激起了他们探究人物内心世界的欲望,唤起了他们的同情心。通过“写话”这一形式,让孩子和文本的主人翁———“丑小鸭”进行换位思考,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为孩子们提供了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实践机会。他们通过角色互换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富有个性的个体语言。
就这样,一堂具有浓浓语文味的课就生成了。它是那么清新,仿佛是春天的一缕新风;它是那么独特,宛如平静的湖面激起的圈圈涟漪。《丑小鸭》的教学结束了,但是又没有结束,因为对于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是个永远的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