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少数人欢喜而多数人愁”的春节


今年是“少数人欢喜而多数人愁”的春节

----因为美国人的金融危机却使我们失去节日的快乐

/汪华斌

每年春节前夕我总要跑一些城市与农村,今年也不例外;然而今年却见到人家美国人伤风,最后却是我们中国人感冒。看国际金融危机笼罩下的中国年,到处是阴霾重重;因而今年是一个“多数人愁”的春节。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实际上也是中国人一家人一年之中团聚的日子;所以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是“富人过年,穷人也要过年”,因而过年对穷人或富人都是要欢喜的;因为团聚就是多数人欢喜的节日。然而今年过年例外,我第一次见到了“多数人愁而只有少数人欢喜”的过年现象。

首先是一些小建筑老板,今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的房地产全面降温;结果这些老板当初豪情壮志的开发,竟然全部变成了债务。由于我国对农民工的工资保护,结果这些前些年财大气粗的小老板;竟然第一次不敢回家过年了,因为自己的家门口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讨债的父老乡亲;金融危机使这些往年很炫耀财富的富人,第一次由过年欢喜变成了过年愁;而且还不知道年后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其次是农村进城做小生意的个体经营者,第一次出现对过年很茫然;因为往年过年前夕总是自己收入的旺季,而今年竟然旺季成了淡季;那年后的日子如何过呢,从而使他们开始提前忧愁;是转行还是死守,这是他们过年中始终要思考的主要问题。当然因为收入的减少,今年这个年估计对他们也是一个清贫的年。

当然我国的多数人今年过年不舒心的是农民与工人,这是今年过年发愁的主要两大群体;首先是农民工,今年过年是他们年后不知到哪里去就业的第一年。因为往年春节放假是单位批准,而今年却是单位关门放的假;所以能不能复工根本没有人承诺。正因为如此,今年农民工人在过年;心里却在愁将来的生活,因为就业之路不知道在哪里。与农民工同病相怜的是工人,今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竟然使中国企业的大部分陷入困境;结果中国工人第一次没有了春节发物质的火热,也没有过年发红包的喜悦。更有一些单位只发工资百分之六十,所以才叫中国工人过年发愁了;年后会不会下岗,下岗了又如何办;所以今年的过年,实际也是中国工人的煎熬。

然而在到处愁绪之中,却依然有兴高采烈盼过年的;首先是我们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从元旦开始到大年三十都还有吃不过来的年饭。再看他们过年家中的礼品与红包,那可是一年全部收入的总和。看我们那到处兼职的官员,这春节前夕可是最忙的季节;因为收获的时候到了。就连我们那只发百分之六十工资单位的负责人,一个红包就是一万八;他们同样是有吃不完的年饭,所以困难企业的官员过年也欢喜;因为这过年同样也是他们收获的季节。是啊!老百姓怕下岗要上门送礼,供应商因为往来要送礼;而他们还因为要给官员送礼的原因,所以也同时给自己也准备了一份;这就是我们的国企负责人,他们同样是欢天喜地盼过年;因为过年同样给他们创造了效益。

除了这两类人群外,再就是事业单位的人也兴高采烈盼过年;因为衣食住行无忧,再加上过年单位发一个几万元的红包;所以他们也都是欢天喜地准备过年。而民营和台资老板们,竟然第一次忧心忡忡;因为年后咋办还没有方向,所以这些老板们大概是第一次不开心地过年了;国际金融危机如何度过,政府对他们如何支持;他们全都是茫然。在茫然中过年,自然也就是愁大于喜了。

我们每年的送温暖工程的确能温暖少数人的心,可今年却变成了忧心;因为政府的“五个五”有限,而现在没有收入的人却在增多;“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今后的路如何走成了他们的忧心。

当然我们那些年后能有班上的人也有愁,因为年前愁回;年后愁去,这来去匆匆的火车票就使很多人过年也不顺心。再看我们大学校园里的特困生,因无路费回家过年;只好把佳节的思亲之情深埋在心底里,春节在校舍里品尝孤独的滋味;远离故乡的游子未能在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只好让浓浓的乡愁随春风飘散。然而就是我们那些回家过年的大学生,今年这个年也不顺心;因为毕业之后的工作在哪里,估计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如果没有工作,那贫困家庭的助学贷款如何还;估计春节就开始发愁了。

过年,“有人欢喜有人愁”正常;可只有少数人欢喜而多数愁就不正常了。现在就连我们的家用电器销售商,估计今年过年依然是愁大于喜;因为春节前不景气,春节后家用电器下乡估计还是不景气;这能使他们高兴吗。

如此而已,今年过年欢喜的除了官员与事业单位等少数人外;剩下的只能是小孩子了,因为忧愁的是他们的家长。小孩不知“愁”滋味,之所以盼望过春节;只是因为过春节家里有好吃好穿还有好玩的。就是再贫穷的家庭,也要打肿脸当“肥仔”来过好年;因而无论如何也要让小孩子过个高高兴兴的春节。

我们见到了奥巴马对美国的“责任”承诺,我们也希望我们社会有权力的人也有“责任”承诺;那就是过年是老百姓欢喜,而当官的却忧愁;因为我们现在过年是老百姓忧愁,而只有人当官的欢喜。我盼望着我们社会当官的忧愁不是因为受贿的问题,而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能满足“责任”而发愁;但愿这一天能早日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