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非常美好的,但过程确实是痛苦的


  人生出来最终要死,那何必要生呢?人不努力可以天天晒太阳,那何必要努力以后再去度假晒太阳呢?如果从终极目标来讲,觉得什么都是虚无的,可以不努力,就会产生悲观情绪。我们生命有七八十年,这七八十年中努力和努力不一样。在产生美的结果的过程中,确实充满着痛苦:农夫要耕耘才会有收获;建筑工人不惧日晒雨淋,才会有城市的美好;没有炼钢工人在炉火旁熏烤,就没有你驾驶的汽车;海军陆战队员不进行艰苦顽强的训练,一登陆就会命丧沙滩。我想各位考上大学,都脱了一层皮吧……所有一切,没有付出,是绝不会有收获的。当然这些都是必要的痛苦做完人本就太痛苦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人实际上是很少的,我不是希望大家去做完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已经很不错了。我们为了修炼做一个完人,抹去了身上许多棱角,自己优势往往被压抑了,成了一个被驯服的工具。但外部的压抑并不会使人的本性完全消失,人内在本性的优势,与外在完人的表现形式,不断形成内心冲突,使人非常痛苦。我希望把你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贡献于社会,贡献于我们的事业。每个人的优势加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具有“完人”特质的集体。

  我的缺点和劣势是明显的。我大学时代没能参加共青团,通不过呀。我并不埋怨任何人,他们指出的确实是我的不足。我们公司总部以前有位玩得要好的同事,已经到美国去了,他走时跟我说,你这个人只能自己当老板,如果你要打工,没有公司会录用你。我想人总有立足之地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那就不是个好士兵。

  我在人生路上自我感觉是什么呢?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我英文不好,是现在不好,我在大学可是外语课代表,但后来几年生涯没使用这个工具,就生疏了。当我走向新的事业,虽然语言对我很有用处,但我最主要的优势是对国家及社会经济逻辑及方向的理解,远远深刻于对语言的修炼。如果用很多精力去练语言,可能对逻辑的理解就很弱化。我放弃对语言的努力,集中发挥我的优势,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在人生路上,我希望大家不要努力去做完人。一个人把自己一生的主要精力用于改造缺点,等你改造完了对人类有什么贡献呢?我们所有的辛苦努力,不能对客户产生价值,是不行的。

  完人的心理负荷太重了,大多数忧郁症患者,包括精神病患者,在社会中是非常优秀的,一般人得不了这个病。就是因为太优秀了,对自己追求的目标太高了,目标实现不了而产生了心理压力。我不是说你不可以做出伟大业绩来,但最主要的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比较现实的目标。这样心理包袱才不会太重,才能增强信心,包括活下去的信心,生命的信心。希望各级组织进行教育时,不要过多地关注缺点,多关注他人优点。

  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也多看看别人的优点,从而减少自己心理太多的压抑,要正确地估计自己。我们的豪言壮语如果偏离了实际,就会浪费很多精力而不能实现理想。有一首歌叫《铃儿响叮当》,已成为西方圣诞节不可缺少的歌,其作者约翰·皮尔彭特,一生从来就是高估自己,他设计的人生目标最后全都失败了,直到87岁他出去参加人家的圣诞平安夜,途中赶雪橇车时,随意哼唱出这首歌,结果这首歌就成了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过去的失败,就因为他没有正确对待自己,浪费了80多年光阴。

  要正确估计自己,然后作出对自己的正确判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要认识这个社会上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没有水位差,就不会有水的流动;没有温度差,风就不能流动;就算是机器人还有温差。人和人的差距是永远存在的,同一个父母生下的小孩都有差距,何况你们不同父母。当自己的同学、同事进步了,产生了差距,应该判别自己是否已经发挥了优势,若已经发挥了,就不要去攀比,若没有发挥好,就发挥出来。

  发展,我们在落后。

  世界的变化是很大的,唯一不变的是变化。面对这样的变化,每个企业如果不能奋起,最终就是灭亡,而且灭亡的速度很快。以前我们还有祖传秘方,比如说爷爷打菜刀打得很好,方圆50里都知道我们家菜刀好,然后孙子继承爷爷的手艺。在方圆50里我还是优秀的铁匠,就能娶到了一朵金花。那现在铁匠还行吗?现在经济全球化啦,人家用碳纤维做的刀,削铁如泥,比钢刀还好得多。你在方圆几公里几十公里曾经流传几十年几百年的祖传,就被经济全球化在几秒钟内打得粉碎。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给每个人带来了生存的困难,所以每个人都要寻找生存的基点。

  如何面对当前形势和竞争对手

  如何面对当前形势和竞争对手,其实就是必须继续努力,一天比一天有一点点进步。我们没有奋斗的终极目标,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团结合作,紧张而镇定,总会有活路的。[/I]同时我们也不要仅为自己生存,而去做一些不应做的行为。我们要做一个国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破坏者,遵循规律而不是颠覆规律。我们要积极向强者学习,尊重其市场领导地位,积极但有序地竞争,以激活双方的组织体系,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