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人大代表徐晓玉的建议“鼓励城里人下乡去建房”


   重庆市人大代表、西南大学徐晓玉教授在重庆市人大三届二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建议。建议希望政府“鼓励城里人下乡去建房”。建议说,现在城里人的经济条件,比农村人稍微好一点。部分市民有这个意愿,希望到乡下合作建房。农民出地,城里人出钱,一起把房子修漂亮点,既可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城里人也多一个度假休闲的地方,这对统筹城乡发展也有好处。但以前政府不允许这么做,建议政策上有一定突破,可以为这种房子办产权。

我赞成这个建议!但只不过需要把这个提法改一下:“鼓励城里人下乡到距离城市偏远的山区和乡村不占用耕地去建房”!

什么是城乡统筹?城乡统筹不只是让农民进城,也应该允许城里人下乡。只要没有同时允许城里人下乡帮扶农民,城乡统筹就只是一句空话和形式!中国农业人口多,不同于西方国家,不一定非要在一定的年限里实现和达到多少“城市化率”。无视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无视中国的农业需要满足15亿人口的粮食问题,一味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可能到后来全国人民就会闹饥荒饿肚皮,特别是在目前和未来仍然会有恃强凌弱的强权和霸权,有因为能源、环境生存造成的多变世界格局存在的情况下!农民大量进城,特别是青壮年大量进城,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在乡下,农村的大片大片土地闲置荒芜,这在近几年我们下乡去时是可以普遍看到的!农民进城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有问题,也给城市环境都带来了压力和诸多问题。农民现在是抱着自己的绿色、生态、环境的金饭碗讨口!政府要让农民真正富裕,就应该让农民的土地能够自主流转(注意是真正有自主权的流转)只有自主流转(流通),农民才能富裕!让农民在自己家乡,在自己本土,利用城里人没有的空气、环境、生态资源,利用自己农业及其农产品的高附加值就可以致富,这才是中国近10亿农民真正的出路!

重庆武隆县最近创新性的提出了:地处偏远山区的扶贫的方式,创新方式提出用贫困农民宅基地建房,利用城市人一部分人有能力去愿意去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的农村建房、居住同时可以体验农业的心理,一对一的扶贫,两全其美。不失为破解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使用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但这里“扶贫”成为了合理利用农村土地(宅基地)建房允许城里人居住的借口。怎样符合土地法,仍然是难题!需要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给予这种新模式予以大力支持,制定办法细则,全市推广,进而争取在全国推广!

这也是对重庆薄熙来书记一贯呼吁和坚持的“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观念能否变为现实、落实到具体的一个考验!

重庆是全国唯一的省为范围的城乡统筹实验区,但胆子不如成都,步子不如成都,成效不如成都!成都的“五朵金花”建得轰轰烈烈,全国效仿。而重庆九龙坡区的新农村试点刚一开始,就被从上到下唱高调的一帮人打压了下去!

可喜的是重庆最近出台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地票,农业地置换,有了好的说法和开端,但具体怎么操作,实施细则何时出台,重庆偏远地区和周边近郊地区何时可以享收这些政策,除了公布土地交易所成立当天政府宣布的几个谁也不清楚是怎样操作的样板外,对于村、镇组织,和已经到农村与村民合作了的一般企业而言,还是纸上和形式上的东西。

如果政府真正想解决三农问题,又害怕城市边上的农村土地被不良城市占用,政府可以划定远离大城市的偏远农村区域,要求不占农村良田熟土,利用荒山荒坡,放开建房政策,让城市人在偏远区域下乡建房。如果政府有对城里人到农村乱修建、乱占用的恐惧,可以在通过修订城乡规划法,在进行控制的同时也有开放的措施,允许限制不同地区和放开的办法,那就是真正为民了!但可惜我们一直看不到类似真正解决农民问题的立法。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破解农村土地难题,有谁规定我国的土地法就不可以修改,关键是政府要有真正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多种思路,关键在我们的政府不只是做形式,不做表面文章(实际上全国上亿平方米的小产权房,被有权力的人修建和销售),我们的中央政府不只是一届一届平平稳稳走过去,而是有人敢于站出来为农民(也是为全国人民)真正谋福祉的精神,一种朱镕基总理敢于一往无前踏地雷闯雷区的无私无畏的精神!

政府如果继续不针对中国实际修改国土法,坚持国家统一征地,又对偏远山区(几百年,几千年都可能不会城市建设征地)只有征地才可以建房一条路,一种模式,不让农村土地流动起来,那就是让农民祖祖辈辈贫穷!

我们当然不能寄希望于一、两届政府就能够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但我们应该一直坚持呼吁和主张:全体国民包括我们的政府官员,要真正为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要真正为农民致富,敢于做事,做实事!!

 

 

附:鼓励城里人下乡去建房

http://cq.QQ.com  2009年01月0808:57   重庆晚报   

     代表建议借鉴外地经验,在农村合伙建房帮助农民致富

 “现在我们学校有这么一个群体,希望到农村去修一两间房子,建议政府允许这种行为。市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教授徐晓玉昨天为此提交了一份建议。

徐教授说,现在城里人的经济条件,比农村人稍微好一点。部分市民有这个意愿,希望到乡下合作建房。农民出地,城里人出钱,一起把房子修漂亮点,既可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城里人也多一个度假休闲的地方,这对统筹城乡发展也有好处。但以前政府不允许这么做,建议政策上有一定突破,可以为这种房子办产权。合伙人互相协商,各办理一部分,可以对半分,也可以三七开、四六开等。徐教授说,这种措施是土地流转的深化,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也有部分代表对此提出不同意见。市人大代表陈皎认为这种措施意义不大,因为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小产权房,容易引发经济纠纷。建议政府慎重考虑,广泛调研之后,再决定是否实施。

据徐教授介绍,成都现在已推出类似措施,产生了很大影响。重庆和成都同属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可以互相借鉴。

首席记者 刘邦云/文 钱波/

成都模式

只要按照重建规划,经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同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理,集中使用,就可引入社会资金进行综合整理和产业开发。参与联建的投资者,可以跟农户协商,分享重建的利益。投资者可以与农户协商,取得其中部分的使用权。政府将为投资者办理相关权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四川为了吸引市民合作建房,还推出了9个风貌不同的小镇,供市民选择。

杭州模式

浙江联众乡村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天目山独有的山水风光和气候条件,推出农家乐公寓城仙居项目。

公司在生态良好、风景优美的村落,与愿意合作的村民签订协议,由公司出资,按统一标准对他们的住房进行改建装修。改建后的城仙居,都是四层楼房,房间则按宾馆标准间建造。房子的产权仍归农民所有,农民可任选两间居住,一楼的餐厅也由农民经营。其余房间30年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则归联众公司所有,期满后归还村民。在30年使用期内,联众公司把这些房间用于休闲产业。城里人只需花5-6万元,就可以获得其中一间房间30年的居住权。在这30年中,投资者可以定期或是长期居住,也可以请联众公司代为出租,获得租金收益。

公司还提供了一个会员交换平台。天目山城仙居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到莫干山的城仙居小住几天,到黄山的城仙居住个把月,到千岛湖的城仙居住一阵子……这种易地居住是免费的。

新闻链接》》

邀城里人下乡建房 武隆先迈出一步

去年1222日,武隆县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该县开展的城乡互动、结亲帮扶活动,邀请城市富裕人群,与该县农村贫困户结为亲戚,并捐款10万元为农民提供建房资金,建好的房屋用于经营农家乐。

该县宣布,凡与贫困户结成亲戚的城市居民,可获得武隆当地的一系列优先发展权,其中包括共建房屋中一定比例面积的70年使用权,并提供免费公证;可在结亲贫困户所在村优先开发乡村旅游、发展生态产业,并享受建设配套费减免政策和产业发展特惠政策;还可享受0.2亩以上农用地耕作权,享受农耕乐趣,当地政府将提供便利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武隆县政府还根据渝东南民居特色,设计出多种房屋类型,供结亲的市民和村民选择。该县扶贫办领导甚至表示,若能真正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帮扶人在当地的发展可以享受任何优惠政策。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