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如何添翼?
作者:荣振环
在电信重组后,中国电信1100亿元收购中国联通CDMA,终于实现了多年来的移动梦想。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新联通都相继获得了全业务运营牌照,中国的通信业务进入三国鼎立的局面。作为移动业务的后进入者,中国电信如何发力突围,快速网罗顾客,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是当下中国电信亟待思考的问题。
目前中国电信正在提升C网服务质量和优化,加大网络覆盖面。并在顺利完成CDMA业务交接的同时,推出了天翼“189”号段,此号段本身就颇具吸引力。189谐音是“要发久”。笔者的一个朋友已对这个号段期待许久了。看来靓号本身也能形成一种吸引力。但是号码只是一个因素,要想真正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还要思考整体多方位的顾客价值。
此时,互联网手机的推出以及配合189号段的发放,能够助力C网发展,一切有待观望。中国电信的相关人士表示,“天翼”计划面向中高端用户,通过该计划,中国电信的目标是未来两年用户总数超过1亿,市场份额超过15%,增值业务收入占到35%。
能否达到这一目标,笔者暂不发表个人评论,只就一系列难点和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如果中国电信不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谈什么目标也毫无价值。
深化定位传播价值
营销大师特劳特一直强调“领袖法则”。其认为在市场中最为本质的一点就是创造某一个类别的市场,使得自己能够在该类别的市场中成为第一。
天翼的核心定位是“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率先抢占移动互联网的制高点,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因为从营销角度看,市场上往往只承认第一不承认第二,而第一相比第二能够取得巨大的消费者认知价值和成本优势。中国电信抢先提出互联网手机的感念,凭借自身优势着力冲击了G网,向其发难,这从战略角度讲是非常到位的。因为现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而手机作为与消费者最近的终端,他们所要承载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会逐步向互联网全面靠拢。
所以,笔者认为从战略上,天翼靠向互联网是中国电信重塑C网优势的一个重要举措,也为未来更多从移动互联网引发的增值业务提供有效保证。但目前正处联通和中国电信交接过渡时期,中国电信在很多细节上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确保C网客户能够持续增长还有相当多的后续工作要开展。这时候,如何深化互联网手机这个理念,让潜在目标客户群形成直观感知,能否强化这一产品和服务能够产生的相关利益点,使其顺利过渡为一个日常品类,将决定天翼的发展潜力。
客户来自哪里?
电信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客户是谁,来自于哪里?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无非就几种!新顾客,CDMA老顾客,小灵通顾客升级,其他G网顾客转化而来。
按照中国电信官方的说法,天翼的用户如果按照人群来分,无非就是政企客户、家庭客户以及个人用户。
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简单。如果你说所有人都是你的潜在顾客,那么你等同于没有顾客。尤其是后进入者,你必须有明确的定位,要能够定义你的目标客户群体,这点对于后发挑战者非常重要。明白自己服务哪部分群体,将决定整个营销资源的配置能否发挥最佳效果。
天翼虽然锁定中高端群体,但笔者认为还应该从生活和工作形态方面进一步细分,从价值需求着手。毕竟中高端群体里现在没有手机的几乎凤毛麟角。如果天翼定位于中高端客户,那么它就要从移动或联通那里“抢”顾客。
这时候,电信必须要能够给目标客户群体提供一个非买不可的理由。否则无法吸引新顾客,更无法从移动和联通的大本营里收获客户。毕竟换号是一个很麻烦的事,除非移动和联通在很多方面无法满足顾客,或者电信在某些方面能够给顾客带来额外的好处。
当然,天翼作为互联网手机,从功能上讲能够带给客户更加丰富的商务、学习、游戏、娱乐、影音、社区群体等移动互联网应用,这方面就可以发挥互联网互动即时的特点,深入挖掘顾客群的需求。比如针对政企客户,他们肯定有商务方面的需求,对这部分群体和组织的公关非常关键。而家庭用户和个人用户本身也隶属一个群落,用一种方式增加他们之间的交织,培养手机终端借由互联网沟通的使用偏好和习惯,增强粘性,是倍增客户的关键。
优势来自哪里?
1整合优势
如果要问中国电信的优势在哪里?其实,很明显在固话业务和网络业务上电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作为移动业务的后进入者,中国电信要发扬自身在这方面的优势。扩大顾客价值的波及范围。
这样,“天翼”手机就可以与固定电话、宽带捆绑整合。二者通话免费,或是提供优惠资费。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卖点。天翼在后续价值考虑上应该思考如何利用这个优势。事实上,前期中国电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在重庆推出了“亲情电话免费打”的业务,即电信固定电话和小灵通用户与C网手机指定号码免费互打的活动。一个133或153电话号码可指定对应2个电信固定电话,同时1个电信固定电话也可指定对应2个133或153电话号码,作为“亲情电话”免费拨打。这样就实现了空中和地面、移动与固定的一种整合,也使得顾客价值网状化。
因为消费者本身是个群体关系,一旦抓住了某些族群的关键点,产品效应就会在这个群体中扩散和放大。所以,加大自身业务产品使用者之间的交织和纵深化,本身就能够扩展客户群体的基数。
此外,中国电信具有2亿多的固网用户,通过利益捆绑后,能够利用更多增值服务施加影响,透过对固定电话、宽带网络和手机的组合,提供打包服务,从而完成固网用户到C网用户的渗透。
2广告优势
天翼的电视广告做得可圈可点,请当红男星邓超做代言,广告中将天翼的诉求表达地非常清晰:“这是我的新号码,它不只是手机号,还是上网账号……这就是天翼,你也可以拥有。189,值得期待。”广告中强调了一号多用,随时随地上网收发邮件,一切变得轻松简单。与此同时,天翼开始手机号预约的活动,利用靓号吸引眼球。这样,更好的手机号码,预存花费送手机,再加上CDMA原有数据功能强、绿色环保、保密性高等优势,着重强化“互联网手机”概念。即能够实现高速率、全域覆盖、使用便捷的手机互联网使用体验,并最大限度将互联网冲浪快乐体验在C网手机上重现,全方位满足用户互联网商务、娱乐、生活、信息咨询等需求。这种宣传对网络E族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3产品优势
现在的手机是纯粹的手机吗?答案是No。
手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种门面和装饰。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我一个外国朋友,作为一家公司的投资人,因原来的手机丢失,在出席相关会议的时候,总是戴着他那个老土的手机。后来公司负责人觉得自己的股东用着它见客户太丢人了。于是就主动给老外换了一个。可见手机不再是一种通话工具,而是一种身份的展现。所以,手机的外观至关重要。
但目前CDMA相应配套的手机厂商、手机款式和数量比起G网还有一定差距,这样很难网罗大量的目标客户群体。
毕竟要争夺用户,手机终端至关重要。相关人士估计,目前市场上各种渠道在售的CDMA手机种类约在600余款,而GSM手机则有6000余款。在厂商数量方面,CDMA也落尽下风,目前CDMA手机制造商只有数十家,而GSM手机生产厂家多达上百家,两大阵营的实力对比形成了巨大反差。作为电信的新品牌天翼面对的顾客都是中高档消费者。那么手机款式成为电信的一个短板。
尽管电信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手机合作厂商不断增加,但是短板是很难培养成优势的。
笔者认为电信“天翼”做大的优势还应该锁定互联网手机这个概念,并积极力推“天翼”成为互联网手机的代名词。
因为现在用户越来越离不开宽带互联网,如果中国电信将强大的有线宽带与C网的无线宽带进行捆绑营销,把费用降下来,吸引力不言而喻。毕竟费用仍然是大多数消费者考虑的关键性问题。
曾经CDMA推崇的“听的见的绿色”,对于133、 153号段以及天翼的顾客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而这部分目标客户群体非常有特点,都是对健康比较关注的群体,比如老人、儿童、孕妇以及通讯业务频繁的商务人士。这样,中国电信可以形成非常有潜力的产品组合,有庞大的固话资源,非常便宜的小灵通,崇尚健康的C网用户,还有追求时尚、热爱上网的中高端用户。
这样,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产品组合可以形成非常好的金字塔结构,有天翼产生的利润型产品,也有133和153以及小灵通组成的低端防火墙产品,最终利用产品之间的梯度和相互作用发挥竞争优势。
升级用户体验
移动通信业务从某种角度还是一场终端战。而终端就涉及消费者体验。这种体验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服务态度好,而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多大的方便,能否大幅降低顾客的时间成本,用简易的操作流程升级购买体验。毕竟流程繁琐的“好”服务恐怕不是用户想要的服务。
目前中国电信由于刚刚介入移动业务,在终端存在着流程繁琐的问题。而且,与街头代理商的合作还没有大规模固化,导致充值卡很难买到,这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降低顾客的体验,加大顾客的交易成本,会让一部分顾客不满,进而形成负口碑,影响品牌价值。
其实,尤其电信接手CDMA,作为新东家,应该表现出与联通不一样的地方,这叫做安抚。安抚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营业厅的欢迎辞,也可以是一条慰问的短信,是一场用户见面会聆听大家的意见和看法,或许是一次充值送话费的促销活动,包括顾客在消号时的热心挽留,施予一定的策略和优惠激励,都将有助于挽留日渐寒冷的用户的心。另外,作为互联网手机,手机电池的使用时间应该具有较高要求,否则这种体验价值就会降低。
当今社会,产品和服务体验已经成为消费者价值的一部分,饱满、多元和立体的体验感觉将决定顾客的忠诚。
发力在顾客切换率
移动为什么在收入上明显超过联通和电信,从客户基数上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累积顾客是电信当前一个核心之重。其中除了开发新顾客,如何留住老顾客仍然是重点。作为竞争对手,联通不会轻易放手CDMA用户,事实上,他们开始积极热情的策反活动。也就是只要有客户咨询,在提供优质咨询服务之后,建议客户转网,这样,就可以增加自身顾客数量。
而纵观电信对于原CDMA顾客的挽留和激励上,力度明显不够,这样很容易导致顾客的流失。除了电视广告宣传的卖点,笔者认为电信在后续的顾客价值上要进行有梯度的创新和跟进。
此外,从目前来看,C网新主人中国电信与C网老用户互动不足。那基本上出现的客户切换率就是从C网转向G网。所以,中国电信需要一种挂钩的战术。也就是作为C网老顾客,不仅可以得到比以前更好的服务,而且本身与固话的一些相关利益上也要有所举措,让他们体验到额外的好处。这样才能真正地吸引顾客群体。
总之,中国电信作为后来者,应该针对顾客群体对C网的服务进行巩固和创新,在运营初期加快顾客群体的服务,提供更有效的产品利益。同时,利用全业务实现“综合信息服务”的强大优势,借由“天翼”升华C网价值,锁定中高端客户群体,透过积极有效的传播塑造“天翼”——互联网手机的概念。依靠“天翼”进而塑造多重顾客价值才有可能在初期站稳移动通讯市场,实现更大的战略图谋。
原载于《信息网络》杂志
关于《信息网络》杂志
《信息网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主办、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月刊,创刊于2002年。
办刊宗旨:
传播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及信息网络发展走势;推广中国电信在聚焦客户信息化方面的服务能力及客户体验;普及信息网络及管理方面的新知识。
读者对象:
以信息通信业行业从业人员为读者对象;中国电信各级管理层及中国电信的zhengfu和企业客户负责信息管理和技术的人员是主要的读者群;其他领域对信息网络知识有需求的读者。
发行渠道:
杂志通过邮政发行渠道向全国及海外发行;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各地公司按照需求订阅并通过各级公司发放给公司的zhengfu和企业客户;根据杂志行业专题策划,投放相关的行业客户。
发行量:
杂志期发数为月均3万份,遇特殊专题视需要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