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者欢迎美国政府援助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举措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周一(9月8日)表示,中国投资者欢迎美国政府援助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举措。他在国际清算银行(BIS)举行的央行行长会议间隙向媒体记者表示,"这项政策有积极作用。"

  中国央行新闻发言人同日也公开表示,高度关注美国财政部9月7日为缓解"两房"问题采取的一揽子救助措施,中国央行认为这些措施是积极的,应该能够起到稳定市场、提振信心的作用。美国金融市场关系到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不过这位发言人同时表示,美国政府应切实承担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责任,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因接管后潜在注资规模巨大,美媒体报道将注资高达数千亿美元,以此引起纳税人、股东、债权人利益变动,受到美国国内与国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同时,两家机构主要融资渠道为发行债券,债券又大量为各国央行持有,接管行动亦引起包括中国央行在内的各国央行关注。根据目前的接管方案,债权人权益将得到保障。

  目前“两房”自身发行债券与其担保的房贷支持类债券合计达5.3万亿美元,各国央行持有其中的1.3万亿美元,根据美财政部最近的公开数据(2007年6月)显示,中国持有3760亿美元。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央行国际资本流动专家布莱德?赛瑟(BradSetser)认为,各国央行向美政府施压,是首次使用作为债权人的话语权,推动美国政府保护国际债权人利益的案例。

  赛瑟还表示,过去几年中,“两房”对于将新兴经济体的资金引入美国住房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美国政府在每一步都有介入。美国不仅需要本国政府的钱来支持住房市场,还需要外国政府的钱。“这次各国央行债主带来的影响是货真价实的。”因为国际央行以及其他主要债券投资者认为,隐性的美国政府担保对于“两房”的资信已不足够,美国政府需要将担保明确化。

  赛瑟近日撰文指出,上周,美联储托管外国央行机构债持有量下降97.5亿美元,较这些机构减持美国国债数字而言,下降更为显著。美联储的托管持有量约占所有已知央行机构债持有量的90%。联储的托管账户变化反映了世界各国央行在上一个月中对于“两房”债券的态度。

  截至上周三,各国央行托管持有机构债数字从7月中旬的高峰时期下降了274亿元,该数字几乎相当于今年年初主权基金投资美国银行和券商的总量。

  一位国内金融专家亦向《财经》记者表示,此次美国政府注资接管,实属为拯救美国经济与国家形象的无奈之举,从目前方案来看,全球债主暂时可以宽心。但是长期来看,潜在损失亦值得注意。他分析称,美国政府接管方案的潜在注资额巨大,如果不能继续从国际投资者手中筹资,就要发行数额巨大的国债,进而导致国债价格下跌,现有国债持有人则会受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