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的重要指导文件。笔者体会到,学习贯彻总书记的讲活精神,应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其一,把握对形势的正确看法,是学习贯彻总书记讲活精神的前提。《人民日报》在题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的社论中说,应当清醒认识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中国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也面临着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果不抓紧采取措施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随着中共执政时间的增加和队伍的变化,中共的自身建设面临许多新课题新考验,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所以,我们只有客观评判自身成绩,才能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危机感,催生加快发展自信心;同样,只有清楚认识机遇与挑战,才能有“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紧迫感,强化自己赶超先进的责任心。
其二,坚持加快经济发展,是学习贯彻总书记讲活精神的惟一主题。总书记的讲话,突出了发展的科学性、整体性和统筹性,有着丰富的内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的发展观,我们事业的发展就会更顺利一些、更健康一些、更快一些;什么时候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观,发展就会受到挫折,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负面影响。如果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忽视资源环境保护,忽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仅经济建设难以搞上去,而且最终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其三,践行执政为民的宗旨,是学习贯彻总书记讲活精神的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改革开放历经30年,这期间,虽有各种艰难和阻隔,但改革始终在克服困难中前行。其原因就在于,改革是让人民群众受益,人民群众是改革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正所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同样,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边是连着国家的发展和振兴,一边是连着人民群众的锅碗和瓢盆。因此,于细微之处关注民情,于博大之处考量民生,是我们要着重把握的。只有对自身担负的“民生责任”认识得愈深刻,执政理念才会愈升华。只有自觉把实现人民利益寓于发展的全过程,让群众及时享受到发展成果,立党才能更加牢固,执政才能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