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部分全国道德模范、抗震救灾英模和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代表今天下午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正在这里举行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2008年9月2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光明日报》)
虽然笔者未能亲临现场参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但是通过聆听那些参观者感动激动的话语,追忆那场特大地震灾害中所发生的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我的心也如那些参观者一样再一次充满感动,更为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而再次倍受鼓舞。
人们不会忘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就出现在了震灾第一现场,靠前指挥、果断决策,救人、救人,不惜一切代价救人;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作出百倍的努力。人们更不会忘记,在危急关头,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高高举起党的旗帜,以身作则、冲锋在前,自觉担当抗震救灾重任,以实际行动作出了表率,展现出顽强的战斗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人们还不会忘记,在国难当头,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与灾区群众新连心、情牵情、手挽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筑起了新的不可摧垮的爱的长城……
灾难中的日日夜夜,那些坚守、自强、担当,那些真诚、善良、博爱,像阳光照亮了天地,温暖着人心。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如清纯的山泉,曾经涤荡着我们的灵魂。老人孩童、官员民众、军人路人、男人女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们用勇敢、爱心、坚毅与执著书写着中华民族在大灾难中的心灵史。灾难,让中华民族迸发出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伟大力量!这股力量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我们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互助精神,我们看到了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对于什么是“抗震精神”,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抗震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稳固根基,走向复兴的重要思想武器。有的人认为,抗震救灾精神,就是社会主义精神,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精神。有的人认为,抗震精神是中华民族迎难而上,不怕苦不怕死的的精神,是社会主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有的人认为,在本职工作中坚守责任,团结一致,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这也是对灾区人民的支持和表达,也是一种抗震精神。等等等,尽管每个人的理解和看法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也是相通的,那就是“抗震精神”,让我们这个民族更团结互助,让每个人更充满力量。
爱可以传递,精神可以传承。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国人民因为有爱,所以更坚强;中国人民因为创造精神,所以更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给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又增添了新的内涵,树立起了新的丰碑。我们膜拜这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我们要从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更要把抗震救灾精神化为埋头苦干、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抗震救灾主题展览让我们的心灵又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思想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启迪,我们一定要以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动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地震是残酷的,无情的,而我们的救援行动是感人的、温暖的!在灾难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无助的,而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坚强的!事实再一次证明,我们国人唯有团结,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敌人。如果国家不昌盛,面对灾难束手无策,每一个中国人都可能遭殃。因此让我们在抗震救灾精神的鼓舞下,热爱祖国、努力工作吧!只有我们各自搞好了本职工作,多为国家做奉献,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的强大。国家强大了,才更有能力应对所有的灾难!
新闻链接:
抗震救灾精神是不竭的动力
让抗震救灾精神鼓舞我们勇往直前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