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与新《西游记》


    张纪中导演近期筹备拍摄新一版的《西游记》,这倒是不太有什么特别之处,老片新拍包括新《红楼梦》、新《射雕英雄传》等等,已不算新鲜事情,而作为张纪中导演此次翻拍《西游记》的孙悟空的选人问题,却引起了众多人们的关注。

 

    由于90年代末期的老版《西游记》让上亿中国观众伴随着它成长起来,西游记里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网上曾有调查,如果再拍摄《西游记》,对于孙悟空的形象方面希望有什么方面的改动?调研结果是超过98的意见是一根毛都不要动。对于孙悟空一角谁是最适合的扮演者?又是超过98的意见是六小龄童。这也许就是先入为主的魔力。但究竟用不用六小龄童?至少目前的情况看,张导没有这个想法,甚至有意识地在寻觅着他想要的形象。

 

    想起《大话西游》,形象当然毫无匹配和尊重原型可言,但那段“曾经有一段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希望是一万年”,竟成为网络上和大学里最流行的对白。对于商业和娱乐来说,这种无厘头也不错,因为拥有了观众就等于拥有了市场,就等于商业运作是成功的,而对于历史和原型的问题,只要大家能像分得清《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区别就可以了。电影的东西不就是演绎和提供娱乐吗?非要动辄上纲上线和文化根基扯到一起,未免有些兴师动众。但说实话,道理是这么说,但如果张导搞出一个不伦不类的玩意来,我也会接受不了。新意要有,但别太离谱可能更加好一些吧。

 

    联想到做商业地产这一行,颇有几分相像之处,但却有一些不一样的处理方法。老一套大家没有兴趣,也很难做,因为同业竞争太大了。所以现在大家都玩创新,希望找到空白。创新实际上对于商业地产来说,是一股新鲜血液。我们应该鼓励商业地产的创新思维,现在很多主题商业就是包含大量的创新元素的,值得鼓励。但如果无来由和无厘头在商业地产项目中被运用的话,可能就不像《大话西游》和新《西游记》那样能娱乐百姓而快乐生存了。

 

    我经常被邀请接触一些商业地产项目的诊断,就曾有这样的示例。例如河北一个三线城市,过去一二期是一个很杂乱的集贸市场,论环境和品相均属于适合低端生存的商业地段,突然开发者对奢侈品和高端购物中心相当干兴趣,准备三期接驳过来搞高端,而且还有人建议将其互相连同以增加客流量。老板想法很浪漫,因为本地没有高端,叫做创新和填补空白。其实商业地产做填补空白的事情是最要小心谨慎的,因为存在即是合理的。无论如何做商业地产都是要因地制宜,我们可以去卡位,但绝不是去填补空白。那样的话,容易让自己一个企业去做政府的事情,这就有点像堂吉诃德,做不到不说,还冒着巨大的风险,能挺得住也会非常累。这应该不是开发者的初衷。另外还接触一个项目,保利一个郊外的大型住宅盘中的商业配套用地,有别墅群和公寓群,体量非常大,而对于位于项目中间的商业项目想得到一些开发的思路。各界出谋划策也是出于好意,于是艺术展览、生活卖场、儿童天地、教育园区、电影动感体验等等均出台,很多都是很有创新想法的。但我还是觉得在叫好的同时,也很想拉回来建议,去仔细调查调查这里的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想张导做这个新《西游记》角色的创新是做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的,是知道有一个很大的群体能接受甚至喜欢看到新鲜东西的,才会去这样做。而做商业地产也应该能想得清楚,或者说的清楚,这样做市场的需求的数据性支持。

 

    我支持保持理性的创新在商业地产领域,因为商业地产毕竟不是娱乐业。时下见到不少商业地产项目,很有点娱乐性,有玩票之嫌,其实包括我们自己,有的时候也会做一些这样的事情出来。至少上海的新天地其实当初就是玩票玩出来的,居然成了而且还玩的很棒。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给你玩票的机会。鼓励创新但也尊重规则,在商业地产中是很重要的。如果张纪中玩商业地产,应该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只要能保证和做影视一样的收视率,那就更值得称道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