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对“公关”的侮辱


       蛰伏数月的三鹿“奶粉门”事件终于大白天下,无良企业的所作所为,一时间惊吓大众。
       事情出来几天了,如果从企业公关的角度看看,就会发现一些令人疑惑的现象。
       第一个困惑:中国乳制品企业的公关乏术,置宣传企业的大好良机于不顾。我们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截止现在,没有一家中国乳业行业的领军企业站出来,承诺自己企业生产的乳制品不含三聚氰胺。整个中国乳制品业,一时间既然鸦雀无声。我们不得不纳闷,是这些企业缺乏基本的市场公关意识,还是整个中国乳制品业都是三聚氰胺的天下?
       毫无疑问,三鹿“奶粉门”事件对于其它乳业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绝佳的宣传机会。利用这个机会宣传自己的产品没有三聚氰胺或其它有害物质,就等于在公众中树立了企业的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将会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但是,至今为止,似乎整个中国乳制品业似乎缺乏如此的公关意识和反应时机。相比于他年他日某些乳业龙头在央视的广告海洋,此时这些企业的集体失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得不怀疑,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公关意识低下,也许是自己的底气不足。当然,这只是我等的小人妄自猜测,真正原因,天晓得。
       第二个困惑:三鹿集团超强的危机公关能力。2004年,安徽省阜阳市发生劣质奶粉导致10多名婴儿死亡、几十名儿童发育畸形的“大头娃娃”案件。三鹿奶粉当时也名列“阜阳市抽检不合格奶粉名单”之中,被各地商家撤下货架。后经三鹿集团多方公关,以及河北省官方出面澄清,三鹿奶粉才得以恢复正常销售。
       三鹿集团在2004年“大头娃娃”案件中表现的超强公关能力让人不寒而栗。一个本来害人的产品,居然通过“多方公关”,得以继续销售,这真是“公关”二字的奇耻大辱。
       无独有偶,这次三鹿集团似乎又准备故技重施。百度公司9月13日下午发表了一份声明称,三鹿集团的代理公关公司曾经致电百度大客户部希望能协助屏蔽最近三鹿的负面新闻,由于该提议违反百度公司规定以及百度一贯坚持的信息公正、透明原则,百度大客户部在第一时间严词拒绝了该提议。9月12日,该公关公司再次致电希望能屏蔽三鹿的负面新闻,再次被大客户部予以否决。
       这次三鹿集团的公关术是彻底没用了。其实像这样的企业,再好的公关术以对他们毫无用处,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企业,只是披着企业外衣却干着杀人越货勾当的恶魔。
       公关,只对有良心的企业有用,那些怀藏三聚氰胺的企业们,还是趁早垮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