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资本流向,寻求价值洼地
获悉中新社关于“河北拟投7000亿用于城建三年大变样工程”新闻,我首先是惊愕,转而又惊喜。
惊愕的是,河北这样一个平凡的省份,乃至省会石家庄,一直以来是名不经转,毫无创造力,好无想象空间的城市,那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资金来投资呢?
惊喜的是,7000亿的资金必将带给河北、带给石家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生活在石家庄的人民来说这将是历史性颠覆的一刻!不久的将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崭新的城市!
中新社的这则新闻中说:当地政府“打开城门迎外资”的姿态,将给投资者提供了难得机遇。
河北城建大动作吸引了不少外商关注。来自香港的中国勒泰投资集团已在石家庄市中心投资了一个超过四亿美元的项目。而美国的易道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则对“三年大变样”中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颇感兴趣。除此之外,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规划、投资公司和建筑界人士,也普遍认为投资潜力巨大,机遇难得。
那么为什么众多的投资者和热钱热衷石家庄?投资这个缺少支柱产业,城市面貌陈旧,思想保守,消费力受限制的城市呢?难道他们已经看出什么,正在抓住什么契机?
让我们来看看当下中国楼市的宏观形式和石家庄发展的现状便知分晓。
当下的中国楼市正处在宏观调控的夹缝之中,大多数房企热衷一线城市的发展之路越来越难,城市发展迅速膨胀,土地稀缺,竞争激烈,利润收益越加透明,并且由于投资成本的增加,逐渐趋向低利润。由于一线城市的发展空间缩小,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潮中,众多房企逐渐把目光投向具有发展潜力大,竞争相对弱势,投资门槛低的二三线城市。于是二三城市成为他们延续发展的平台。而石家庄正式这样的城市,一个没有充分发展,可以没有登上过历史舞台的城市,其发展空间无可限量。
石家庄之所以成为众多投资者的焦点,其自身优势和价值洼地效应也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原因。
首先,政策倾斜,目前河北省政府下大力度大决心开展三年大变样工程, 主管此项工作的河北省政府副省长宋恩华表示,将全面开放资本、经营和作业市场,创新城建投融资体制。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和经营城市基础设施;将城市资产由政府独家管理转变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根据“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民间资本,变政府包建为社会共建;将城市建设“筹钱开发”转变为“借力开发”,营造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监管法制化的新格局。
在此主导思想的管理之下,政府必将出台各种推动城市发展进步,针对投资运营开发建设者的地方优惠措施,以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民间资本来共建繁荣和谐的新石家庄,实现城市与资本的共赢。
第二,石家庄“三年大变样”工程实施旨在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设施,提升城市品味。以旧城改造为契机,推动城市升级和产业发展,也为开发商为城市发展建功立业提供绝好机会。
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刺激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价值。同时,任何一个企业都要立足于社会,顺应城市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背离城市发展轨迹的企业目标,都会在发展中栽跟头,因此,选择具有发展潜力和目标的城市作为企业发展的舞台,企业财富必将随同城市经济增长而增长,企业必将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壮大,俩者相辅相成,互赢共生。因此选择石家庄这样的城市作为投资的目标是企业正确的发展战略决策。
第三、石家庄城市属性决定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空间,省会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石家庄全面启动“客进货出、穿城入地”铁路建设工程。京石、石太及石家庄到郑州等地的高速客运铁路建设后,石家庄到北京、郑州、太原、青岛等地,将只需一个小时。形成一个以石家庄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从城市经济学的视角,将形成以石家庄为中心的一小时生活圈和一小时经济圈。与周边省会城市的“同城效应”必将空前的激活。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大大缩短,加大了各省会城市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共振效应,刺激了城市之间的各种消费需求,增加了石家庄最为华北中心城市枢纽的价值和投资吸附力。从而为石家庄带来新的经济效应,促进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给人民生活和工作带来根本性的变革。
如此高铁在为石家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的同时,更是企业发展的新契机,只有认清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顺应城市发展的潮流,抓住机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傲立在成功的舞台上。
石家庄作为最年轻的省会城市,除了政府下大力度改变落后的现状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外,城市居民也渴望城市面貌的大改变,和对生活消费层次的提升有强烈的渴望。在主客观条件成熟的背景下,可谓石家庄城市的腾飞之前东风了,而当下,千亿资金的进入,正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备。相信选择石家庄的企业一定会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必将得到前所未有的价值回报。
水往低处流,而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也会投向具有利润回报率高的价值洼地。这就是为什么石家庄成为千亿资本觊觎对象的原因。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