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孟母三迁到企业外交——
关键词:孟母三迁 创业 和谐社会 企业外交
中国自古就有“孟母三迁”的佳话,说的是为了得到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一个负责任的母亲要多次迁徙搬家。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企业的生存状况。
一个企业的邻居也对其行为有影响。寻找一个相对有正面影响的邻居对企业的健康成长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假如你的公司状态低迷,员工人浮于事,也会带给邻里不好的感觉。假如你的邻居是一家业务氛围很强,业务形势蒸蒸日上的企业,你的员工的工作状态也会受影响的。你要鼓励甚至有组织地让自己的员工串门。
虽然城市化已经成为现代化、商业化与国际化的潮流。任何人都需要因时而化,但同时不能不重视的是,城市化也带来了人情的淡泊,在现代的都市中的企业亦如此,甚至需求更迫切一些。
常规意义上讲,企业接待客户、媒体与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以及潜在投资者的代表才是企业正常的接待行为,虽然如此,但这种邻里之间的互访会起到微妙的作用,姑且称为“企业外交”。
当然,积极的邻里间的“企业外交”要具备几个前提,比如首先表达出善意,不以刺探人家的商业机密或者隐私为目的,更不要干涉人家的日常工作管理;其次要尊重人家的选择,并征得人家的同意;第三是不能影响双方的正常工作,不为串门而串门,不由于串门而打乱双方正常的工作节奏;第四是而在串门之前要进行充足的准备以及良好的策划,要使得每次串门都有主题而且充实,在串门之后要进行经验总结,充分享受串门所带来的收益,不被其糟粕所影响等等。
企业外交应该是由企业行政部门来负责安排与联络的。
任何外向型的企业都不会阻止这种交流。这种交流增加企业的发展活力,拓展员工个人的人脉以及充分利用企业的传播机遇,建立业务协作机制。内容可以包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如何有效利用事件与危机进行传播等等。
当这种互访形成了机制,并有组织地提出在周期上及数量上的需求,就可以增加工作的有趣程度,还有极其微妙的心理作用。当你表现得彬彬有礼,你也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当你时刻以企业“外交官”的身份自居,就会从心里重视对每个人的态度。
你的企业外交策略可以从一栋楼到一个小区,采取蚕食政策。等到企业疏懒到不愿意再去拜访邻里的企业之后,就到了要搬迁的时候了,因此,企业迁徙应该是发展的选择,而不是无奈与缺乏策略的选择。
在农村以及都市没有被改造前,人都生活在“远亲不如近邻”的状态,但旧城的拆迁与改造使得那种安全感和可信赖程度越来越低,当农村人口逐渐转移到都市,都市原本就有的人与人之间关系淡泊以及利益纷争,外加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就成为造成社会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企业外交不仅是肤浅到表面的事情,更可以对企业的健康成长起到全方位的提升作用,比如可以鼓励员工在生活上,有意识地在邻里间互相关心,建立感情,甚至可以结成业务联盟,并把这种业务模式界乎企业内部员工与外部业务代理经销体系之间的东西,让钢筋水泥中增强情感因素,并带动和谐社区的氛围。
企业间的喜讯可以共享、企业间可传播的资讯可以互通、甚至可以从更低成本与更便捷的生活的角度,将“拼”的概念发扬光大,比如拼车、拼房、相约出行、拼课程、拼购物等等;更可以采用同乡、同学、同业等组织的形式建立更紧密的交流纽带。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离职也是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最不能忽视的因素。
其实人的离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不是做不下去,而是没有心情做了。或者是由于做下去已经看到了自己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跟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或者是由于没有尊崇感和成就感,做下去“跌份”。从这种角度而言,企业发展的阻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作用的。
假如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在“倍思亲”的时候,这种同学与同乡之间的聚会可以缓解漂泊所带来的无根的感觉。
假如利用互联网的SNS技术,实现线上和线下资源的互动,并以线下为主。将此模式从创业行为到企业行为,再到政府行为,得到从资本到传媒、再到政策等全方位的支持。
重要的是,这种企业外交的行为可以让员工的生活更充实,让邻里关系更和睦,让都市生活更和谐。从这种角度出发,政府也是需要支持这种缓解企业邻里关系的行为的。
贾春宝
2008年9月14日星期日
•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 MSN: [email protected]
• QQ:469063961
• E-mail:[email protected]
•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bekings.chinavalue.net
•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