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服不服?”


“你服不服?”


      谭汝为

 

天津人说的“服”,有特殊的含义。在旧社会,天津市井流氓或码头无赖,凭胳膊根儿说话,常为争夺利益而闹纠纷。例如两个人过节儿很深,最后发展到定时定点以徒手斗殴以决胜负。结果,某甲将某乙打败,只痛揍一顿还不算完,还得把对方踩在脚下,问一声:“服不服?”只有败者回答:“服”。这才算决出胜负。

 

经过交手搏击被打败,最后表示“服了”。这个“服”字,就是被降服的意思。对于这种大战若干回合之后的负者,观众也给予足够的尊重。至于还没上阵,就被对方气势汹汹吓破了胆,举手投降者,常被人蔑称为“孬种”“松蛋包”。天津有句俗语:“宁可被打死,也不能被吓死!”王鸣录创作、高英培演出的相声名作《教训》,当某小流氓在对手的威吓下,说“哥们,我服了——”此时,听众发出一片笑声。因为天津人懂得这个“服了”的真正含义。

 

天津人椽儿亮,脑子活,深知韩元帅当年能忍胯下之辱,娄师德唾面自干的历史故事。“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胳膊拧不过大腿”,“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等俗语,家喻户晓。所以在强大敌手面前,天津人往往不是正面交锋,而是迂回作战,旁敲侧击;不去死磕硬碰,而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天津话“服软儿”,就是认错、服输的意思。例如:“你这个混小子,别嘴硬了,给他服个软儿就没事儿了。”再如“连下三盘,一盘没赢,只得服软儿”。

 

比“服软儿”的语义更进一层,就是“服气”。“服软儿”是在强大对手面前无可奈何的认输。而“服气”却是自叹弗如,甘拜下风,发自肺腑,真心佩服。例如:“人家是真有本事,咱不能不服气!”

 

在十几年前,京津等地流传一副民间对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这副对联虽不大吻合联语格律,但针砭时弊,语言通俗,风格幽默,因而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