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兴邦 天降大任
2008年,我哭过,我愤怒过。遭遇天灾,我欲哭无泪──“
2008年,我笑过,我幸福过。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上,我们伟大的党和政府向灾区人民、全国人民及全世界人民郑重承诺“不放弃、不抛弃”。在大灾、多灾面前,中国政府所表现出的从容和镇定让世界人民为之震撼,中国政府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人民的深情;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坚强和团结更让世界人民为之惊叹,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多难兴邦,大爱兴国。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如此强烈的自信心是中国走向更为繁荣、更为昌盛的宝贵精神基础,我们没有理由被眼前的短暂困难所吓倒,我们应该迎难而上,用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中国人民重振家园、重塑国魂的雄伟气魄和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昂扬斗志!我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会遭遇到无数困难和挑战,但我们更知道,有中国政府的强大领导和中国人民的巨大支持,没有什么困难能压倒英雄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团结就是力量,生存就是希望。百年奥运是多少代中华儿女的梦!梦圆北京更牵动了无数华夏儿女的心!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全球性体育盛事,更是全体中国人民播撒繁荣富强的希望!
首先,成功举办奥运会是提升国际形象和城市品位的重要载体。对主办城市北京来说,通过奥运会,将极大地提升北京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及整个北京的现代化水平。中国,中国北京,以及中国香港、青岛、上海、天津、秦皇岛、沈阳六个奥运会举办城市都从筹备承办过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并为全国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事实上,并非每个国家都能成功申办和举办奥运会,因为这需要巨大的实力做后盾,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大国,举办奥运会显示了强大的国家实力。届时,将有40亿人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这将使北京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必将极大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其次,成功举办奥运会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拉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世界各地的观众蜂拥而至,城市生活用品和生活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必将刺激国内消费市场迅速膨胀。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则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同时由奥运经济形成的巨大商机将吸引众多投资者前来寻求合作机会,形成巨大的投资市场。奥运会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活动,为保证其成功举办,需要投入最优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从而会极大带动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结构配置的最优化。由奥运项目直接带动的城市建设,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城市经济持久发展的后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而且,产业结构调整到位、经济运作良性循环也必将促进全国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再次,成功举办奥运会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素质建设的具体举措。大量围绕申办和举办奥运会,以爱国主义、首都意识、集体荣誉为中心的宣传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全体市民爱国家爱北京的热情,在形成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奋发进取的工作精神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创造新局面,极大增强全球华人和全国人民的凝聚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北京市民普及英语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最后,成功举办奥运会是推动中西方文化融合和外交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西方文化强调竞争,中国文化则更多强调的是谦让、和谐,即便对抗性极强的比赛,我们也强调点到为止、不伤和气,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两种文化在当今社会都有它需要吸收对方文化的必要。东西方文化如果互相吸收对方的有益成分,将能创造更高层次的世界文化。同时,成功举办奥运会无疑给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起到锦上添花的积极作用,加快中西方文化交流速度,提高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质量。
事物总有两面性,凡事有利必有弊。对待利弊得失问题,我们不能左倾更不右倾,我们需要的态度是理性客观面对,科学权衡利弊。只要利大于弊,只要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就要善于努力克服和抑制负面消极因素,调动和发挥正面积极因素。朋友们,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热情高涨、满怀信心地迎接奥运会的到来,我们需要的不是怀疑和抵制,而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办好奥运会!中国人是不服输的民族,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办成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