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的商业奇才不仅在充满全世界的温州商人身上闪现,还感染了千百万在温州打工经商的外地人。一到温州,下了火车或汽车,就能遇到出租车司机要求“拼车”,征求您的意见,希望顺路再揽些生意。在温州开出租的几乎都是外地人,其中大多数都是我的老乡安徽人。在温州之外的其它城市,很少碰到这种拼车现象,除非是机场合伙包车,但在温州,拼车几乎就是不成文的“行规”,如果你不乐意,对不起,换别的车吧,但十之八九,别的车也是这样,除非没遇到同路的,或者遇到了我这样的老乡,如果着急,多少也能通融一下。大家都知道,油价涨了,司机赚钱难了,也能体谅司机的苦衷,但油价涨的也不光是温州,但温州出租车司机不是抱怨,而是想办法。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上海,那便是上海常见的“拼铺”现象。一个10多、20平方的店铺,一进门,左边柜台是卖保健品中药材的,右边柜台是卖面条、混沌皮的;或者铺面是个照相馆,本来布置已经很满,但突然有一天又在角落里挤进一家卖特色零食的柜子;又或者一家饭店,早餐一拨人做完生意,中餐、晚餐是一拨人做,夜宵又换成另外一批人了。上海房租铺租贵,寸土寸金,竞争又激烈,生意人总归要找到活下去的办法。
拼车也好,拼铺也罢,面对经济不景,总不能怨天尤人,坐以待毙,总归要想办法,节成本,挖潜力,活人不能被尿憋死。
但自去年美国开始的此次全球衰退阴云看起来还不可能很快消失,苦日子还在后头,有些行业,有些企业,看起来再节约也会倒掉一大批,比如服装来料加工,前些年加工一件衬衫可以赚十块八块加工费,很快降到四块五块,现在一块两块也保不住,经常就是一毛两毛,搞得好还勉强生存,搞不好就会亏进去。更令人沮丧的人,就是这样的生意也不能保证,很多单子被越南人抢去了。因为中国沿海地区工人的工资再低也低不过越南,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不复往昔。
不是不明白,世界变化快,前十年还是暴利抢钱的产业,十年后便迅速成为微利需要拧毛巾才能生存了,这很像一支牙膏,初期用起来很爽,到了最后,需要用力才能挤出来了。但无论你如何节俭,如何挖潜,如何增加压力,总有一天,牙膏会用完,要扔进废品篓里去。这时,最好的策略也许不是再坚守,而应换一支新的牙膏,寻找下一块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