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反间计”伤了吴敬琏
据媒体报道:针对近日少数境外媒体报道的吴敬琏教授卷入美国间谍案、被带离调查一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8月29日刊出声明公开辟谣,称吴敬琏目前工作及生活一切正常。
昨天,吴敬琏出席了在北京顺义一家宾馆举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研讨会。吴敬琏也对媒体澄清,“卷入间谍案”属谣言,他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
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人在暗箭伤人?制造传谣的动机是什么?此时我们联想到自古以来敌人使用反间计的阴谋诡计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家喻户晓的三国时期,周瑜巧用反间计,使曹操中计错杀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致使曹操兵败赤壁走华容。
还有当皇太极在东北遭遇袁崇焕时,清朝对明王朝的攻势立刻萎缩了回去。这时,被俘的明宫太监“偶然”听到了一个“绝密”,他成功逃走并把这个收获献给了崇祯皇帝:袁崇焕通敌。于是明末最杰出的将军被凌迟处死。袁帅去后,清朝少了一个劲敌,成功的关键在于敌人内部缺乏坚定的信任,崇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自毁长城,套在崇祯自己脖子上的绞索也就来得更早更紧了。
真正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有的中了反间计的人其实知道敌人在捣鬼———恰好可以利用送上门的反间计假戏真唱,清除异己。敌人不是要借刀杀人吗?好,我正找不到拿他开刀的理由呢。斯大林利用德国人抛过来反间计,处决了图哈切夫斯基。
团结互信是对付反间计的良策,正是因为吴敬琏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顶梁柱,或许是对某个国家或个人构成威协,才使用这个早已过失的阴谋诡计,甚至不惜用反间计方式来达到完成敌人的所谓目标,这些都逃不过反间计犀利的眼睛和快捷的身手。
兵书上说,胜利都是利用敌人的错误得来的。敌人不犯错误,创造错误让他们犯。
从吴敬琏澄清“间谍案”谣言看,以史为鉴,进行一场间谍战或者进行反间战的斗争任重而道远,我们更应提高警惕,保护好“国宝级”尖端人才,不能被暗箭射伤了,要能经得住各种考验,“威武不能屈,宝贵不能移”,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防止中了敌人的阴谋圈套,采取强有力措施来防范境内外敌人反间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