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基金:类庄股运作熊市尝苦果


自从成立以来,广发基金一直是一家拼得很凶悍的基金管理公司。2003年8月成立的广发基金仅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便跻身到国内10大基金公司之列。2006年中期管理的总资产净值超越了一批老牌基金管理公司跃居到行业第6位。此后,虽然因为集中投资洪都航空而被业界质疑,但行业地位并未发生大的变化。2007年,广发基金继续以集中投资、交叉持股的风格在本轮牛市的中后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旗下5只偏股型基金2007年的整体回报率均位于行业前列。然而,2008年,随着A股市场牛熊转换的突然到来,广发系旗下基金的业绩也开始集体变脸。这家年轻的基金管理公司不得不品尝自己多年“类庄股运作”模式酿成的苦果……

 

三年跻身行业六强  广发基金演绎“美丽的神话”

广发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并于当年12月成功发行了第1只基金产品——广发聚富,正值上一轮熊市中的反弹期,首发规模达到31.32亿份。不过,广发聚富初期的业绩并不理想,2004年上半年仅取得-1.88%的投资回报率,远远落后于当年的明星基金泰达荷银成长的11.99%。

在当年的二季报中,该基金有如下总结:“……没有通过降低股票仓位来有效回避宏观调控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从而导致基金净值有较大下跌。为此,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力争在未来的投资中少犯此类错误。

四年之后,同样是广发聚富,同样是在二季报,是这样写的:“……主要的问题出现在仓位控制上,作为平衡型基金,没能有效的把仓位控制在更低的水平,降低组合风险,是本季度操作上的主要问题。

看来,同样的错误,广发聚富再次出现。

关于“广发系”的投资失误,我们将在后文中展开更为详尽的分析,这里暂且不表。但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当时的广发基金在业界尚不具备足够的影响力。

广发基金真正的亮剑是在2005年。2004年7月发行的第二只产品广发稳健增长在2005年取得了年度排名冠军的成绩,广发聚富则名列第5。一时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直至2006年中期,广发基金旗下一共拥有6只产品,并以总资产净值324.56亿元的规模位列中国内地基金行业的第6位,超越了一批老牌基金管理公司。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广发基金演绎了基金行业的神话。

此后,广发基金的行业地位一直稳固在6-10名之间。2006年、2007两年,“广发系”的业绩同样稳定在行业的第一梯队。

截至2007年末,广发基金的总资产净值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达到1377.23亿元,位于行业第7位。

 

2008年风光不再  “广发系”上演“惊天大逆转”

从2005年到2007年,广发基金连续三年取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这和广发基金的乐观与激进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便是在本轮行情最疯狂的时候,广发基金的乐观态度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然而,随着2008年A股市场牛熊转换的突然到来,这一切也发生了变化。

截至8月22日,上证指数2008年以来的跌幅54.29%。按照晨星资讯的分类数据显示,在2008年1月1日以前成立的189只股票型基金和42只积极配置型基金中,广发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4只股票型基金排名均在140名以后,2只积极配置型基金也排在36位和40位。6只基金的排名全部位于后1/4的位置(表1)。受此影响,广发基金管理的总资产净值也重新回到1000亿元下方,下降至824.53亿元。

表1:广发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2008年以来业绩表现

(截至2008年8月22日)

基金产品

产品类型

今年以来回报率(%)

同类排名

广发小盘成长

股票型

-50.45

171

广发聚丰

股票型

-47.69

155

广发策略优选

股票型

-47.16

152

广发大盘成长

股票型

-46.92

148

广发稳健增长

积极配置型

-44.39

40

广发聚富

积极配置型

-40.03

36

数据来源:晨星资讯

“广发系”的变脸确实让投资者措手不及。难怪有投资者抱怨道:一个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不需要大张旗鼓宣扬它的理念,只有业绩才会被记住。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广发系”2008年的“惊天大逆转”呢?

其实,在过去的数年间,一切早已埋下了伏笔。

 

交叉持股、共同进退  类庄股运作触犯熊市大忌

去年9月,本刊曾在《基金催生新庄股时代》一文中指出,在这轮牛市的深入演绎过程中,部分基金为了追求短期业绩排名主动采取了“类庄股运作”的运作模式。对于基金的类庄股运作行为特征,可以概括为“集中投资、交叉持股、共同进退”。而广发基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

2006年,广发基金就曾因为集中投资洪都航空而被业界广泛质疑。但广发基金认为,自己的操作是合法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事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广发基金的类庄股运作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相反却随着产品数量和资金规模的增长而更加突出。

2007年四季度,“广发系”合计持有的宝钛股份、长航油运、露天煤业、广船国际、大族激光、太原重工等股票数量均超过这些股票流通股本的15%以上。客观地说,这种情形在其他基金管理公司的个别重仓股中也有出现,但像广发基金这样大面积集中交叉持股的做法并不多见。

对于一般的股票来说,掌控50%以上的流通股筹码被认为是高度控盘,掌控30%-50%的筹码是中度控盘,掌控10%-30%的筹码只能算是轻度控盘。但对于基金重仓股而言,筹码沉淀度较高,同一基金公司如果交叉持股10%以上已经可以对股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牛市的时候,这种集中持仓、共同进退的做法带来的结果是“一荣俱荣”。只要有1只基金主动拉升这些股票,带来的结果会是关联基金净值的集体提升。但随着熊市的到来,却可能是“一损俱损”,因为1只基金主动减仓引发的股价下跌会导致关联基金净值的集体缩水。因此,基金的类庄股运作模式可以说是熊市的大忌。2008年二季报显示,被“广发系”合计持仓超过流通股本10%以上的股票仍然超过8只(表2)。而且,这是在部分原非流通股解禁并计入流通股本后的持股比例。也就是说,扣除大小非的因素,广发系对重仓股的实际控盘程度可能更高。

表2:广发基金管理公司部分交叉持股情况及走势对照

(截至2008年6月30日)

股票名称

持股基金及占流通股比例

(2008年二季度)

交叉持股合计

2008年上半年

股价涨跌幅

宝钛股份

广发聚丰      7.06%

广发聚富      3.22%

广发策略优选  2.93%

广发大盘      2.66%

广发小盘      1.98

17.85%

-64.27%

保利地产

广发聚丰      4.99%

广发策略优选  3.97%

广发稳健增长  2.29%

广发大盘      1.83%

广发聚富      1.32%

14.40%

-58.33%

广船国际

广发稳健增长  3.42%

广发聚丰      3.22%

广发大盘      3.12%

广发聚富      2.55%

广发策略      1.72%

14.03%

-68.92%

黑猫股份

广发小盘      7.98%

广发聚丰      5.48%

13.46%

-58.59%

长航油运

广发小盘      4.60%

广发大盘      3.54%

广发策略优选  2.86%

广发聚丰      1.26%

12.26%

-44.24%

平煤天安

广发聚丰      4.63%

广发大盘      3.22%

广发策略优选  2.43%

广发聚富      1.96%

12.24%

-18.41%

太原重工

广发聚丰      4.57%

广发策略优选  3.98%

广发稳健增长  2.56%

11.11%

-37.88%

银座股份

广发策略优选  4.70%

广发小盘      2.97%

广发稳健增长  2.83%

10.46%

-21.75%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半年报

数据显示,“广发系”重仓持有的广船国际、宝钛股份、黑猫股份、保利地产等股票上半年跌幅在58%以上,这是广发基金今年业绩变脸的直接原因。

“广发系”的集中投资还体现在行业的集中配置,而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误判也是导致其上半年业绩下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截至2008年二季度,广发基金持有地产行业股票的市值占公司资产管理净值的14.02%,居于各家基金公司之首。地产股的大幅下跌令广发基金损失惨重。

去年5月,中国证监会曾经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基金投资风险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基金公司不得为了追求基金净值排名或短期收益,进行不合理的资产配置。同时应当高度重视基金投资的流动性风险,关注投资组合中单一证券与行业的集中度。我们希望,广发基金能够认真领会管理层的要求,并从上半年的失利中吸取教训,别再让执着的投资者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