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华盛顿瓢泼大雨。
所乘大巴几次遇到路障拐道,抵国会山图书馆已经比预定时间晚了20分钟。
SEE同“百人会”座谈地点安排在国会山图书馆,同时还参加同一地点“百人会”为汶川地震赈灾举办的音乐会。
音乐会场。一位华裔儿童演奏钢琴曲。掌声中,儿童演奏家站起来,用华语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其雅气、真情、沉着令人赞叹。一位来自四川音乐学院、旅美女歌唱家,演唱了华人作曲家有感汶川地震创作的“安魂曲”,歌声表现的悲痛哀悼和不屈服的精神令会者动容。
音乐会后举行座谈会。
会长傅履仁先生主持。
播放百人会短片。
中国红色底色,在一个井字格图案里排列着“百人会”三个繁体汉字,中间大大的“人”。这是百人会的标志……
百人会三个宗旨:旅美华人能在美国立足生根做贡献;增进中美邦交;改善两岸关系。
精神矍铄、绅士风度的傅履仁先生:“中美”关系的状况,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美国华人的生活。百人会自成立以来,一直为促进中美的相互理解而努力。1998年,在克林顿总统访问中国前夕,百人会给白宫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表达了‘一个中国’对所有华人的重要性,提出美中应‘求同存异’。克林顿对百人会的主张非常欣赏,在访问中国的时候,还专门引用了‘求同存异’这个词,哈哈……”
百人会的故事:“百人会”,名称很江湖,联想“致公堂”之类,其成员却都是美国主流社会的华人精英:上世纪80年代末,贝聿铭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感到美国记者对中国的不了解和对华人的偏见。他想到,许多华人美国人事业有成,且不忘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但是没有作为一个群体来参与主流社会的文化和政治讨论。由此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让有影响力的华人联合起来,共同代表美国华人社会发出声音。贝聿铭联系了几个朋友:马友友、杨雪兰、唐骝千、邓兆祥、吴健雄等人聚会,讨论共同关心的中国局势和美中关系问题。后来参加的朋友越来越多,列出了一个在美国事业有成,也有时间和精力关心美中关系和两国事务的华人名单。
1990年初,百人会作为一个无党派、非政治的全国非牟利组织正式成立。
从1991年开始,百人会每年都会召开一次年会,身处各地的会员借此机会齐聚一堂,就中美合作与发展的话题交流意见,表达看法。
百人会主要使命之一是维护华人在美国的正当权益,为华人提供更多的机会。1994年,参加过海湾战争的华人军人吉姆·王被当作间谍起诉,引起华人社会的愤慨,百人会为此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声援活动。他们在美国主流媒体上发表文章和声明,要求国会召开听证会,公正处理吉姆·王的案子。经过“百人会”的多次呼吁和有关部门的深入调查,证实起诉王的所有罪证是错误的,王最后被无罪释放。1999年,华人科学家李文和博士被美国政府指控盗窃美国“珍贵的核武器机密”,并被加上包括“间谍罪”在内的59项罪名。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美国警方竟将李文和关进监狱长达9个月之久。因为此案件颇为敏感,一些华人团体害怕牵扯到自己,不敢站出来讲话。“百人会”积极为李文和进行保释募捐,对美国的司法部门在审理李文和案中不合法的审理程序提出质疑。他们邀请《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总编阐明自己的立场,使李文和案件最后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每年的年会都会邀请美国政、商界的重要人士参加,2003年的年会邀请到了美国副助理国务卿和前《纽约时报》总编辑等人发表演说,阐述中美关系发展。此外,百人会与两岸之间的互动也十分频繁、顺畅,百人会曾多次组团访问中国大陆,并曾与包括前总理李鹏、朱镕基等在内的最高层领导人会晤,而每年的年会也都邀请中国驻美大使参加。百人会与台湾方面、特别是泛蓝阵营的接触也很密切,连战、宋楚瑜等也曾接见过百人会的代表团。而1992年两岸历史性的新加坡汪辜会谈,就是由汪道涵委托,通过百人会成员向李登辉等人转达之后促成的。
百人会著名成员包括了建筑师贝聿铭、前柏克莱加大校长田长霖、美国首位华裔州长骆家辉、流行性疾病研究专家何大一、雅虎网站创办人杨致远、慈善家唐仲英、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和华人女作家张纯如等人。
百人会是现今美国社会最有影响力的华人组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