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运圣火的缓缓熄灭,随着伦敦8分钟表演的推出,“再见北京,伦敦再见”意味着“无与伦比的”(truly exceptional)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了,宣告着伦敦奥运会成为了世人的下一个期待。
毋庸讳言,北京奥运已经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必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催化剂作用。但北京奥运期间所呈现和展示的宝贵遗产,如何能在未来“更快、更高、更强”渗透和普及开来,如下三个议题至关重要:
1、夺金热潮是否能转化为全民健身热潮?无论是“金牌大国”还是“奖牌大国”的称号,固然可以彰显一国体育水平的高低和强弱,但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只是一国“专业体育水准”高下的评判标志。未来中国的体育发展,应该秉承“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一只手继续抓专业体育的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另一只手也要开始大力抓全民健身的普及和推广。我们除了确保“奥运夺金”之外,也要将更多的资金、更多的专业人才投入和投放到全面健身的广阔天地中去,让庞大的农村和乡镇的居民有机会享受到精彩的体育比赛,有机会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去。唯有如此,我们的体育发展才能更加科学和全面,国民的身体素质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专业体育的更上一层楼也才具有更坚实的基础。
2、环保意识是否能持之以恒?奥运期间的北京,蓝天增多了,空气好多了,但别忘了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建立在单双号限行、周边相关工厂关闭、建筑工地停工等管制措施的基础上。因此,未来如何将这些“暂时性成果”转化为“永久性成果”,应当是相关政府部门思考的一个重要议题。比如,是否通过出台相关引导性和激励性的政策举措让单双号永久实行下去等等。环保举措的出台,利己利他,不仅功在当下,更重要的是泽被后世,给子孙后代留下“蓝蓝的天、清清的水”,给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留下足够的资源储备。
3、服务意识是否能普及开来?奥运期间,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你时刻能感受到微笑的服务。可爱的志愿者们通过他们的细致服务和无私奉献,不仅为运动员和观众及时高效排忧解难,而且很好担当了“北京名片”的重任,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微笑的、服务的北京的崭新形象。随着奥运的结束,随着志愿者们“回归正业”,如何让志愿者精神深入人心,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让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域纷纷充当相应的志愿者,让“我帮你、你帮我”成为生活的常态,让服务这朵文明高尚的鲜花越开越艳,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坚持。正如“爱的奉献”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