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适性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基石
——作家沈善增在2008中华文化论坛上的发言稿
中华文化的普适价值,正是这些年来,我对老孔庄、儒释道的本意、心谛作研究、甄读以后,在各种场合,非常想说的一个话题。今天,能给我这样的机会,在这样的高峰论坛上就这个题目发表意见,真是非常的高兴。
讨论普适价值,首先要讨论,什么是价值?
《老子》告诉我们,我们所说的价值,是指社会价值,是对一个社会人的行为的一种评判方式。从自然人的角度,他的行为,就无所谓价值。而社会价值,就是被承认,所以,价值,一定是以他人的评判为坐标系的,没有绝对的标准。《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译成白话,就是:“倘若世界上的人都只对某种事物的好处表示欣赏,那么,遭厌恶的事物就太多了;而人人都知道怎么做是高效的,这种高效行为就不再是高效了。”
明确价值的相对性,价值以他人的评判为转移,是不是会导致价值的虚无主义呢?不会。恰恰相反,这个观点,成为中华文化独特的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价值观的基础。《老子》紧接着说:“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意译成白话就是:有欲与无欲共存于生态之中(对同一事物,一部分人喜欢,一部分人不喜欢,一个人,喜欢一些人与事物,不喜欢另一些人与事物,今天喜欢这些人与事物,明天又不喜欢了,喜欢上了另一些人与事物,这都是很正常的),困难与容易共存于成果之中(很困难取得的成果价值就高,容易取得的成果价值就低),长与短共存于形状之中(没有长就无所谓短),高与低共存于位势之中(没有高就无所谓低),音色与声阶共存于乐音之中(一个具体的乐音,总是包含音色与声阶两个方面,而同一乐器奏出的不同声阶的乐音,与由不同乐器奏出的同一声阶的乐音,都是不同的),先与后共存于空间次序及时间序列之中。
因此,《老子》这一章提出了非常重要、在今天来看也是十分超前的哲学、政治学的观点:维护整体的统一性,必须以发扬个性与保持整体内部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而不是以压制个性、消灭差异为目标。这条原则,大到整个世界,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家庭,都是适用的。按照这条原则去相处,这个社会组织就持久、就和谐、就兴旺发达,反之,这个社会组织就短命、就冲突不断,就“物壮则老”,“不道早已”。
从这条原则的普适性,可以看到,讨论普适价值,思路不应该是去寻找几条全人类普遍公认的绝对的价值。按照形式逻辑的规则,概念的外延越大,内涵越少,即使找到这样的普适价值,也是内容极其稀薄,或者说留下了极大的阐释空间,还是可能各说各话,各行其是,在同一个旗号下纷争不断,甚至争到你死我活。
讨论普适价值,应该是对有关价值的思考的理路形成一些基本共识。就像我们都按照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来思考、论辩,才能使一些观点在理性的检验下定位,成为我们选择是否接受的根据。从这一点来看,中华民族在确立价值体系之初,就将普适性作为其基础。普适性不说唯一,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最重要的原则。正是这样的价值观,使中华民族饱经风霜而历久弥新,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历史、人脉、文化未曾发生断裂的古老民族,也证明了中华文化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
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的原理,引出了“和其光,同其尘”的原则。按照《礼记·乐记》中记载的孔子的礼乐观,“光”是“天”的代称,是“乐”的功能属性。“和”就是音乐中的和弦,是多种音色、声阶的音素混成的丰富而不乱的乐音。“天生之”,天的功能主生,“和其光”,就是指在创造发展方面,要多样化共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尘”是“地”的代称,是“礼”的功能属性。“地成之”,在这里是指积淀,“礼”就是积淀下来的基本游戏规则。“同其尘”,就是在基本游戏规则方面要共同遵守。“和其光,同其尘”的理念,为人如何实现价值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和光同尘”的社会,就是人能使自身价值最大化的环境。
《老子》是中国第一部站在民本立场上专对侯王说的政治哲学书。《老子》讲的是圣人之学,孔子讲的是君子之学,庄子讲的是至人之学,荀子、韩非子讲的其实是小人之学。从世间法角度说,圣人讲道德,君子言仁义,小人求名利。《老子》德经第一章(王弼本三十八章),我整理的《老子》还真本,也就是以道注德本的第一篇德章,开宗明义的第一章的第一句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就感天动地,振聋发聩,从此,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就以道德作为最高标准。
这句话,意译成白话,就是:具有上等德行(政治品质)的君主不认为这高高在上的地位,就是凭自己的德行(包括功绩和本领)而取得的,不刚愎自用、不可一世;正因为这样,他可以说是真正具备了“德”的品质;下等德行的君主不愿放弃他认为是凭德行取得的一切,包括权利、地位和与众不同的物质条件,正因为这样,他实际上已丧失了“德”的品质。
这句名言揭示,价值就是被承认,但如在一次交易中,付出与获得基本相等,交易双方谁也不必对谁表示尊敬。只有某一方主动地使付出大于获得,另一方就可能对之表示尊敬。体现在交易中的价值,可以视作文化意义上被消费的价值,也就是在文化意义上无价值(无德)。只有“不德”之“德”,才是积累的价值、文化意义上的价值(有德)。因此,文化价值的高度与付出大于获得的幅度成正比。
在道德的价值标准正式提出之前,仁(博爱)、义(公平)、礼(守则)、忠(负责)、信(诚信)、善(高效)等价值标准已经提出,而且是普适性很高的标准,但道德标准一提出,就自然以道德为最高,承认道德是其他普适的价值标准的基础。为什么?因为道德就是以帮助他人、帮助众生万物依自我的天性发展、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为价值。还不仅是我追求我的理想,同时尊重你追求你的理想的权利,而是我以帮助你实现你的理想为理想、为乐趣。这样的价值观,在其他民族是在宗教里表述的,是出世法,在中华民族是世间法,是社会伦理。所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是出世法与世间法的统一,是精神信仰与入世实践的统一,这统一的理论上的完善、完成,是由孔子和庄子实现的。
《老子》在道德价值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就是无知(不自以为高明),无欲(不突现自己的意愿)、不仁(不偏爱亲近者)、不弃(不厌弃犯错误与不合己意者)、守中(保持高度公正性,同时放手让民众去自治与自我发展)。《老子》还提出,领导人要上者“处下”,强者“守弱”,大者“唯小”。具有这样品质的人,就是圣人。由圣人来担任全社会的领导人,这个社会就可能是和谐社会。
由《老子》提出,由《论语》、《易》大传、《春秋》、《礼记》、《庄子》等完善的中华民族价值观,是一个有本体论哲学基础的完整体系,普适性是这个价值体系对价值的基本要求,是价值的不言而喻的特性。在这个价值体系里,可能对他人构成侵害、压制的行为的价值是不可思议的,是和价值的定义相违背的。
这个价值体系的哲学基础是生命哲学,根据我的研究、归纳,生命哲学有七大特征:
一、认为宇宙(世界)的本原、本体是最大的生命,具有生命的一切指征。其根本性质,借用物理术语来说,就是一片动力。
二、任何生命个体都具有两种与生俱来的特质。一者是能够创造出无限可能性的生命活力。这是一种来自本原、本体的动力,或者说是本原、本体动力在生命个体中的体现。另一者是每一生命个体的局限性以及同一层次生命群体的共同局限,与所有生命体无不具有、无法避免的局限性。
三、修行,提高生命的质量,提升生命的意义,就是打破、消除生命个体的局限,趋于本质的同一与永恒。“吾丧我”,这是东方哲学的出发点与归结点。
四、生命哲学中,第一性的是本原、本体动力,第二性的是结构,包括物质结构与精神结构。其逻辑构成为立体的、分层次的。高层次者体现在一切低层次者之中,而低层次者之总和不等于高层次者,与西方哲学中“实在为一切存在之总和”的平面逻辑构成不同。
五、生命哲学常对概念进行动态的、功能性的界说,以与把活泼泼的生命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相适应。而西方制造哲学则习惯对概念进行静态的、定性定量的界定,这与其把一切当制造物来研究的思想方法密切有关。
六、生命哲学认为一切生命体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平等的,再大再强的生命体没有权利压迫、消灭再小再弱的生命体。因此,主张和谐、共存,求同存异;认为只有生命体自身觉悟,才能得到彻底解脱。
七、东方哲学是四维思维的哲学,时间维度不仅为认识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思路,而且为价值观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标准,如“恒”、“久”的标准。行为产生的结果能恒、能久才是好的,才是有价值的,反之,哪怕一时效果显著,也是坏的、无价值的。
按照存在决定意识的思维方法,我们可以说,生命哲学这种意识,是在农耕文化的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农耕文化是在同一块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文化,是自然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文化,是尊重传统、以史为鉴,以历史追怀替代宗教偶像崇拜的文化,是过日子的文化。过日子就要丰富多彩,有美感,不能以一种统一的模式来过,所以生命哲学非常强调多样性,修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空”、“无”。佛教讲“空”,此空是真空妙有,是像虚空一样能生一切、能容一切。道家讲“无”,此无是无执着,无为而无不为,“恒无欲以观其妙”。
与之相对,作为当下世界的强势文化,被命名为工业文化与后工业文化的西方文化,其实是全盘继承了游牧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游牧文化是逐资源而生的文化,是以战争为常态的文化,是今日不知明日是否还活着,因而今日有酒今日醉,对掠夺来的消费品作无度消费的文化。近现代西方的强势集团,为了争夺资源发动一次次战争,对他国资源竭泽而渔式的掠夺开发,以滚雪球式的高消费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金融资本认为战争是最好的发大财的机会,从这种思路、风格中,可以看到游牧文化的幽灵。因此,从文化上定义,这种文化应该称之为工业游牧文化,工业文化只不过是游牧文化换上的一件新的外衣而已。在游牧文化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哲学是制造哲学,是必需一个造物主的哲学,是把他人都作为制造物对待的哲学,是弱肉强食、崇力而不崇德的哲学,是后来者以无情否定前者为自身生存理由的哲学,是追求统一标准、统一指挥、短期效益、喜新厌旧的哲学。
农耕文化、生命哲学在精神价值上的体现是人本主义,人和神没有绝对的界限,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游牧文化、制造哲学在精神价值上的体现是神本主义。人修行再好,成为圣徒,也只能进天堂,绝不可能成为上帝。上帝之子耶稣也与上帝有绝对的界限。上帝有用降雷火等手段责罚罪人的权柄,有末日审判的权柄,人在上帝面前有原罪。上帝的权柄来自他是造物主,造物主既然能造物,也就有毁灭他的所造物的权力。
农耕文化、生命哲学、人本主义体现为文化理念,就是和谐理念,体现为思维模式,就是建设思维;游牧文化、制造哲学、神本主义体现为文化理念,就是冲突理念,西方学者多关注文明的冲突,体现为思维模式,就是战争思维。
归纳一下,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以农耕文化、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谐理念与建设思维为四大支柱。相对而言,作为当下强势文化的西方文化,以游牧文化、制造哲学、神本主义、和谐理念与战争思维为其支柱。也许,两大文化之间难以简单地比较优劣,但当世界进入可能持续和平的时期,全人类希望过安宁的日子,在和平环境里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中华文化对这种人性需求的意义与作用,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与无可替代。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人性的需求。
从中国历史上看,农耕的中华民族被游牧民族在军事上打败有多次,被入侵、入主,累计时间也有几百年。但游牧民族入侵、入主以后,定居下来过日子了,就主动向中华民族同化。因为安居乐业是人性的本质要求,需要相应的文化来熏陶心灵。从当今世界看,“回归自然”、“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和谐世界”、“双赢原则”的理念的提出,逐渐成为主流话语,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有识之士提出,都是新一轮游牧文化主动向农耕文化同化、合流的征兆。
所以,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振兴、中国崛起的需要,不是两大文化对立的背景下,民族自保的需要,而是在这文化发展趋势中,中华民族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可能对人类未来发展贡献的精神财富。高扬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建立中华文化的话语权,就是提高人类的价值观水准,建立优秀文化的话语权。愿中华文化的普适价值的讨论,成为这一工程的良好的开端。
——作家沈善增在2008中华文化论坛上的发言稿
中华文化的普适价值,正是这些年来,我对老孔庄、儒释道的本意、心谛作研究、甄读以后,在各种场合,非常想说的一个话题。今天,能给我这样的机会,在这样的高峰论坛上就这个题目发表意见,真是非常的高兴。
讨论普适价值,首先要讨论,什么是价值?
《老子》告诉我们,我们所说的价值,是指社会价值,是对一个社会人的行为的一种评判方式。从自然人的角度,他的行为,就无所谓价值。而社会价值,就是被承认,所以,价值,一定是以他人的评判为坐标系的,没有绝对的标准。《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译成白话,就是:“倘若世界上的人都只对某种事物的好处表示欣赏,那么,遭厌恶的事物就太多了;而人人都知道怎么做是高效的,这种高效行为就不再是高效了。”
明确价值的相对性,价值以他人的评判为转移,是不是会导致价值的虚无主义呢?不会。恰恰相反,这个观点,成为中华文化独特的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价值观的基础。《老子》紧接着说:“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意译成白话就是:有欲与无欲共存于生态之中(对同一事物,一部分人喜欢,一部分人不喜欢,一个人,喜欢一些人与事物,不喜欢另一些人与事物,今天喜欢这些人与事物,明天又不喜欢了,喜欢上了另一些人与事物,这都是很正常的),困难与容易共存于成果之中(很困难取得的成果价值就高,容易取得的成果价值就低),长与短共存于形状之中(没有长就无所谓短),高与低共存于位势之中(没有高就无所谓低),音色与声阶共存于乐音之中(一个具体的乐音,总是包含音色与声阶两个方面,而同一乐器奏出的不同声阶的乐音,与由不同乐器奏出的同一声阶的乐音,都是不同的),先与后共存于空间次序及时间序列之中。
因此,《老子》这一章提出了非常重要、在今天来看也是十分超前的哲学、政治学的观点:维护整体的统一性,必须以发扬个性与保持整体内部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而不是以压制个性、消灭差异为目标。这条原则,大到整个世界,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家庭,都是适用的。按照这条原则去相处,这个社会组织就持久、就和谐、就兴旺发达,反之,这个社会组织就短命、就冲突不断,就“物壮则老”,“不道早已”。
从这条原则的普适性,可以看到,讨论普适价值,思路不应该是去寻找几条全人类普遍公认的绝对的价值。按照形式逻辑的规则,概念的外延越大,内涵越少,即使找到这样的普适价值,也是内容极其稀薄,或者说留下了极大的阐释空间,还是可能各说各话,各行其是,在同一个旗号下纷争不断,甚至争到你死我活。
讨论普适价值,应该是对有关价值的思考的理路形成一些基本共识。就像我们都按照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来思考、论辩,才能使一些观点在理性的检验下定位,成为我们选择是否接受的根据。从这一点来看,中华民族在确立价值体系之初,就将普适性作为其基础。普适性不说唯一,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最重要的原则。正是这样的价值观,使中华民族饱经风霜而历久弥新,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历史、人脉、文化未曾发生断裂的古老民族,也证明了中华文化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
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的原理,引出了“和其光,同其尘”的原则。按照《礼记·乐记》中记载的孔子的礼乐观,“光”是“天”的代称,是“乐”的功能属性。“和”就是音乐中的和弦,是多种音色、声阶的音素混成的丰富而不乱的乐音。“天生之”,天的功能主生,“和其光”,就是指在创造发展方面,要多样化共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尘”是“地”的代称,是“礼”的功能属性。“地成之”,在这里是指积淀,“礼”就是积淀下来的基本游戏规则。“同其尘”,就是在基本游戏规则方面要共同遵守。“和其光,同其尘”的理念,为人如何实现价值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和光同尘”的社会,就是人能使自身价值最大化的环境。
《老子》是中国第一部站在民本立场上专对侯王说的政治哲学书。《老子》讲的是圣人之学,孔子讲的是君子之学,庄子讲的是至人之学,荀子、韩非子讲的其实是小人之学。从世间法角度说,圣人讲道德,君子言仁义,小人求名利。《老子》德经第一章(王弼本三十八章),我整理的《老子》还真本,也就是以道注德本的第一篇德章,开宗明义的第一章的第一句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就感天动地,振聋发聩,从此,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就以道德作为最高标准。
这句话,意译成白话,就是:具有上等德行(政治品质)的君主不认为这高高在上的地位,就是凭自己的德行(包括功绩和本领)而取得的,不刚愎自用、不可一世;正因为这样,他可以说是真正具备了“德”的品质;下等德行的君主不愿放弃他认为是凭德行取得的一切,包括权利、地位和与众不同的物质条件,正因为这样,他实际上已丧失了“德”的品质。
这句名言揭示,价值就是被承认,但如在一次交易中,付出与获得基本相等,交易双方谁也不必对谁表示尊敬。只有某一方主动地使付出大于获得,另一方就可能对之表示尊敬。体现在交易中的价值,可以视作文化意义上被消费的价值,也就是在文化意义上无价值(无德)。只有“不德”之“德”,才是积累的价值、文化意义上的价值(有德)。因此,文化价值的高度与付出大于获得的幅度成正比。
在道德的价值标准正式提出之前,仁(博爱)、义(公平)、礼(守则)、忠(负责)、信(诚信)、善(高效)等价值标准已经提出,而且是普适性很高的标准,但道德标准一提出,就自然以道德为最高,承认道德是其他普适的价值标准的基础。为什么?因为道德就是以帮助他人、帮助众生万物依自我的天性发展、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为价值。还不仅是我追求我的理想,同时尊重你追求你的理想的权利,而是我以帮助你实现你的理想为理想、为乐趣。这样的价值观,在其他民族是在宗教里表述的,是出世法,在中华民族是世间法,是社会伦理。所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是出世法与世间法的统一,是精神信仰与入世实践的统一,这统一的理论上的完善、完成,是由孔子和庄子实现的。
《老子》在道德价值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就是无知(不自以为高明),无欲(不突现自己的意愿)、不仁(不偏爱亲近者)、不弃(不厌弃犯错误与不合己意者)、守中(保持高度公正性,同时放手让民众去自治与自我发展)。《老子》还提出,领导人要上者“处下”,强者“守弱”,大者“唯小”。具有这样品质的人,就是圣人。由圣人来担任全社会的领导人,这个社会就可能是和谐社会。
由《老子》提出,由《论语》、《易》大传、《春秋》、《礼记》、《庄子》等完善的中华民族价值观,是一个有本体论哲学基础的完整体系,普适性是这个价值体系对价值的基本要求,是价值的不言而喻的特性。在这个价值体系里,可能对他人构成侵害、压制的行为的价值是不可思议的,是和价值的定义相违背的。
这个价值体系的哲学基础是生命哲学,根据我的研究、归纳,生命哲学有七大特征:
一、认为宇宙(世界)的本原、本体是最大的生命,具有生命的一切指征。其根本性质,借用物理术语来说,就是一片动力。
二、任何生命个体都具有两种与生俱来的特质。一者是能够创造出无限可能性的生命活力。这是一种来自本原、本体的动力,或者说是本原、本体动力在生命个体中的体现。另一者是每一生命个体的局限性以及同一层次生命群体的共同局限,与所有生命体无不具有、无法避免的局限性。
三、修行,提高生命的质量,提升生命的意义,就是打破、消除生命个体的局限,趋于本质的同一与永恒。“吾丧我”,这是东方哲学的出发点与归结点。
四、生命哲学中,第一性的是本原、本体动力,第二性的是结构,包括物质结构与精神结构。其逻辑构成为立体的、分层次的。高层次者体现在一切低层次者之中,而低层次者之总和不等于高层次者,与西方哲学中“实在为一切存在之总和”的平面逻辑构成不同。
五、生命哲学常对概念进行动态的、功能性的界说,以与把活泼泼的生命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相适应。而西方制造哲学则习惯对概念进行静态的、定性定量的界定,这与其把一切当制造物来研究的思想方法密切有关。
六、生命哲学认为一切生命体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平等的,再大再强的生命体没有权利压迫、消灭再小再弱的生命体。因此,主张和谐、共存,求同存异;认为只有生命体自身觉悟,才能得到彻底解脱。
七、东方哲学是四维思维的哲学,时间维度不仅为认识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思路,而且为价值观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标准,如“恒”、“久”的标准。行为产生的结果能恒、能久才是好的,才是有价值的,反之,哪怕一时效果显著,也是坏的、无价值的。
按照存在决定意识的思维方法,我们可以说,生命哲学这种意识,是在农耕文化的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农耕文化是在同一块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文化,是自然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文化,是尊重传统、以史为鉴,以历史追怀替代宗教偶像崇拜的文化,是过日子的文化。过日子就要丰富多彩,有美感,不能以一种统一的模式来过,所以生命哲学非常强调多样性,修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空”、“无”。佛教讲“空”,此空是真空妙有,是像虚空一样能生一切、能容一切。道家讲“无”,此无是无执着,无为而无不为,“恒无欲以观其妙”。
与之相对,作为当下世界的强势文化,被命名为工业文化与后工业文化的西方文化,其实是全盘继承了游牧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游牧文化是逐资源而生的文化,是以战争为常态的文化,是今日不知明日是否还活着,因而今日有酒今日醉,对掠夺来的消费品作无度消费的文化。近现代西方的强势集团,为了争夺资源发动一次次战争,对他国资源竭泽而渔式的掠夺开发,以滚雪球式的高消费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金融资本认为战争是最好的发大财的机会,从这种思路、风格中,可以看到游牧文化的幽灵。因此,从文化上定义,这种文化应该称之为工业游牧文化,工业文化只不过是游牧文化换上的一件新的外衣而已。在游牧文化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哲学是制造哲学,是必需一个造物主的哲学,是把他人都作为制造物对待的哲学,是弱肉强食、崇力而不崇德的哲学,是后来者以无情否定前者为自身生存理由的哲学,是追求统一标准、统一指挥、短期效益、喜新厌旧的哲学。
农耕文化、生命哲学在精神价值上的体现是人本主义,人和神没有绝对的界限,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游牧文化、制造哲学在精神价值上的体现是神本主义。人修行再好,成为圣徒,也只能进天堂,绝不可能成为上帝。上帝之子耶稣也与上帝有绝对的界限。上帝有用降雷火等手段责罚罪人的权柄,有末日审判的权柄,人在上帝面前有原罪。上帝的权柄来自他是造物主,造物主既然能造物,也就有毁灭他的所造物的权力。
农耕文化、生命哲学、人本主义体现为文化理念,就是和谐理念,体现为思维模式,就是建设思维;游牧文化、制造哲学、神本主义体现为文化理念,就是冲突理念,西方学者多关注文明的冲突,体现为思维模式,就是战争思维。
归纳一下,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以农耕文化、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谐理念与建设思维为四大支柱。相对而言,作为当下强势文化的西方文化,以游牧文化、制造哲学、神本主义、和谐理念与战争思维为其支柱。也许,两大文化之间难以简单地比较优劣,但当世界进入可能持续和平的时期,全人类希望过安宁的日子,在和平环境里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中华文化对这种人性需求的意义与作用,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与无可替代。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人性的需求。
从中国历史上看,农耕的中华民族被游牧民族在军事上打败有多次,被入侵、入主,累计时间也有几百年。但游牧民族入侵、入主以后,定居下来过日子了,就主动向中华民族同化。因为安居乐业是人性的本质要求,需要相应的文化来熏陶心灵。从当今世界看,“回归自然”、“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和谐世界”、“双赢原则”的理念的提出,逐渐成为主流话语,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有识之士提出,都是新一轮游牧文化主动向农耕文化同化、合流的征兆。
所以,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振兴、中国崛起的需要,不是两大文化对立的背景下,民族自保的需要,而是在这文化发展趋势中,中华民族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可能对人类未来发展贡献的精神财富。高扬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建立中华文化的话语权,就是提高人类的价值观水准,建立优秀文化的话语权。愿中华文化的普适价值的讨论,成为这一工程的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