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灾后打赢5个硬仗说明啥?


    8月19日上午,四川省政府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四川灾后重建及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宣布:四川省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8月20日《四川日报》)

    大灾见大爱,危难见真情。“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多少人星夜奔赴抗灾一线,多少人密切关注着灾情变化,一个“震”字牢牢地将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系在一起。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军队,从总书记、总理到普通老百姓,都积极地行动起来支援抗震救灾。行动之迅速、授助之及时,无不让人们揪紧的心里倍感温暖。

    而最让人感动的,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四川前方指挥部的直接指挥下,各路救援大军顽强奋战,全国人民全力支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靠前指挥,灾区干部群众奋起自救,打赢了5个硬仗。一是打赢了抢险救人的硬仗,从废墟中救出生还者83988人,救治住院伤员91171人;二是打赢了抢通保通的硬仗,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道路、通信、供水、供电的基本恢复;三是打赢了卫生防疫的硬仗,不但大灾之后无大疫,而且灾区过去常见的流行病也大幅减少;四是打赢了严防次生灾害的硬仗,104处堰塞湖、1996座震损水库基本排除险情,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9346处;五是打赢了安置攻坚的硬仗,不到3个月时间,445.4万户家庭、上千万群众已基本实现过渡住房安置,恢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我感到,打赢5个硬仗的背后彰显的是我们党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施政理念,彰显的是应对地震灾害的科学态度,彰显的是坚忍不拔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彰显的是强大的综合国力作支撑,闪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性的耀眼光芒。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走向文明、成熟,必然要经历灾难的考验和洗礼。从某种意义上说,灾难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必修课。回望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正是在与一次次灾难的抗争中,成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所以,灾害灾难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可以伤害我们的兄弟姐妹,但永远摧毁不了我们民族的坚强和团结,摧毁不了我们民族空前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力量汇聚起来,可以感召上帝,可以感动苍天,可以让水改道,让山低头,这在四川灾后打赢的5个硬仗中得到了充分印证。

    因此,我们为整个民族所迸发出来的热血和坚强而守望感动、铭记感谢、收获感悟。拿什么抵抗自然灾害?需要决心,需要勇气,需要付出,需要意志,需要不屈的心灵,更需要爱心,更需要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天下先的财富源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所以,四川灾后打赢的5个硬仗,使我们对党和政府更加信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坚定,对人民军队更加热爱,对发展是硬道理更有体会,对全面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更有信心。

    新闻链接:四川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四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