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那我们该如何注意自己的言行,才不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呢?

父母要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那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在人际交往中,就要注意不说坏话,不吐露污秽的语言,不做出粗野的行为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父母当着孩子的面互相谩骂,或做出种种粗野的行为,这样的情形孩子如果看见了,不光害怕,还会感觉很没有安全感,对孩子有着极坏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时不注意文明用语,孩子也是一学就会,长大后就很难改正过来。

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家长就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做到诚实守信。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空话上,而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创造一个诚信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慢慢地形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诚实守信的人,家长应该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为孩子树立起诚实、守信的形象

以下几种言行方式父母应该避免:

比如孩子跌倒了,大哭不止,妈妈赶紧哄宝宝:“乖,不痛不痛,宝宝不痛。”怎么能不痛呢?妈妈这种欺骗是为了止住孩子的哭声,但是可能不管用,即使管用了,孩子也会想:“明明很痛,妈妈为什么骗我呢?”

比如上班的时候不和孩子打招呼,而是不声不响地走掉。父母这样做是怕孩子哭闹,但孩子总会知道你走了,他照样会哭闹。

比如你叫孩子吃饭,孩子不喜欢今天的菜,把筷子扔掉,你再给他一双,他又扔掉。你满肚子的火,可是你仍然压制着,小心翼翼地扮演着慈母的角色,这是你的情绪在说谎。

比如妈妈对孩子说:“我们去吃雪糕吧,不过可不要告诉爸爸哟!”

美国《时代周刊》调查有犯罪记录的人时提到一个问题:“小时候,母亲做的哪件事情对你一生影响最大?”有位罪犯说道:有一次,母亲端来一盘苹果,其中苹果有大有小,有青有红。弟弟抢着说要大的,但遭到母亲批评。其实我也想要大的,但这样说会挨批评,就反着说。结果母亲很高兴,把大苹果奖励给我。那件事情给我印象:要想得到最多,就得说假话。从这件事我们看到:做父母的语言上也许没有要求孩子说假话,但父母的行为或者说心理暗示在不自觉地引导孩子说假话

试想一下,家长如果不能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又如何能让孩子做到诚实守信呢?生活是复杂的,有时会很无奈地说一些假话。例如对生病的人,对不忍心伤害的朋友、亲戚、家人说谎,其实这是“美丽的谎言”。一旦家人不得已说了假话,就有必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并且真心承认错误。

另外,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严于律已,做出榜样,时时处处想到国家,想到人民。否则,如果父母庸庸碌碌,胸无大志,整天不是打扑克、打麻将,就是爱打扮或多嘴多舌,那么又怎能去教育好子女呢

总之,父母行为要自慎,要严于律已。凡是要孩子做到的,或向孩子灌输某种思想,父母自己必须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来带动孩子。如果光告诉孩子做这做那,而自己却另行其事,那么就很难在孩子身上留下“痕迹”。愿我们成千上万的年轻父母都成为孩子良好的效法的榜样,并为开拓他们的美好前程积极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