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中央大楼为何突然挂上胡锦涛总书记照片
文/朱有祥
今天笔者按照惯例在网络里奔走,突然有一照片让我非常惊讶,胡锦涛总书记照片首次挂在国民党中央大楼上,当我游览完网页新闻后,我也便平静下来。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赶在7月4日大陆观光客赴台前夕,国民党连夜重新布置一楼大厅两侧墙面,将原先的国民党创党纪念展照片撤下,现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照片被挂在国民党中央的一楼大厅,这是国民党撤退来台后,超过半世纪时间,首次有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照片,进入国民党中央。
原来是国民党为了能赶在7月4日大陆观光客首发团来台前夕,国民党于7月2日连夜重新布置一楼大厅的两侧墙面,将原先的国民党创党113周年纪念展照片全数撤下,换成以“两岸关系雨过天晴”等为主题的照片展,其中“胡连会”与“胡吴会”的历史镜头,被放大贴在一楼大厅的左侧墙面,所有访客进入大厅时,都会看见吴伯雄与胡锦涛的大合照。(7.3中国新闻网)
自从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年4月26日来大陆进行“和平之旅”,访问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四个城市,这也是国共两党领导人60年来第一次会面,对台海和平稳定与两岸关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连战,举行举世瞩目的“胡连会”,就两岸和平发展进行“建设性对话”。
过了不到三年,就在中国四川等地发生大地震时,新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再次来大陆访问,吴伯雄是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执政半个多世纪下野,8年后又重新执掌政权的第一位党主席;也是国民党在台湾第二次执掌政权后不到10天,就急匆匆访问大陆的第一位党主席;还是六十多年来,执政的国民党主席与共产党总书记的第一次会谈。他的这次来访,在国际上、特别是在海峡两岸都产生了特别重大的利好反响.
我们从两党最高领导人频频访问到国民党中央大楼首次挂上胡锦涛总书记的照片,其中透露的信号也就不能看出两党的发展态势。
笔者简单分析了一下大概有三点:
第一,当前两岸关系良好发展势头来之不易,不管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非常珍惜这一好的发展势头,因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华民族,同属一个中国。从这次汶川大地震虽给我们大陆带来了巨大伤痛,但也使全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在患难之时体现出的同胞之爱、手足之情格外珍贵。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也将成为两岸同胞相互扶持、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两岸关系美好未来的强大动力。
仅这次地震中不难看出,两岸人民共团结互助,同时也让历史见证了,两岸人民都非常珍惜和很好地把握住这些难得的重要机遇,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正如国民党现主席吴伯雄所说,两岸关系拨云见日、雨过天晴、建立互信、创新合作的时刻已经来临。
第二,两党都反对损害两岸同胞利益的“台独”分裂活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是两党两岸人民共同愿望。面向未来,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是两党建立在“九二共识”政治思想基础共同推进和发展的。
特别是一些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发展存在疑虑,从国民党诸多的行动中也不难看出,他们也十分重视台湾民众普遍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反对有人将“台湾意识”扭曲成“台独意识”。通过大陆访问台湾团,对两岸扩大交流、互惠合作、互利双赢,不断产生正面效益,化解一些台湾民众的疑虑起到积极意义。
发展两岸关系是台湾的主流民意,而台当局一度曾“台独”施政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的边缘,增加了岛内民众对台湾前途的不确定感。就在国民党大选成功后也一再表明,发展两岸关系是大势所趋,因为岛内各界意识到,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两岸经贸成为台湾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这也为台湾欢迎大陆观光团提供了强有力的民意基础。
第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倡导和实行的“以人为本”、务实、理性、积极、善意的对台政策深得岛内民心。
特别以民进党陈水扁为代表的台内少数人以“一边一国论”为核心、倒退、防堵、封闭的大陆政策不得人心。
经过不到三年时间国民党主席两度访问大陆后,对大陆的开放透明英明政策表示极大的放心和信任。我们从这次国民党中央大楼挂上胡锦涛总书记照片,可见一斑。
其实在中国现代史上,有过两次国共合作,都曾对中国革命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局面。1937年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于调动全民族各方面力量奋起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共两党的互信合作,这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促进台海和平,共促稳定、共谋发展、共享繁荣。共创两岸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