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职业经理人,你准备好了吗?


在平的世界里的职业经理人

托马斯·弗里德曼用了4年时间写成的一本重点论述全球化的专著——《世界是平的》。此书的论点是:全球化不只是一种现象,也不只是一种短暂的趋势。它是一种取代冷战体系的国际体系。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这种结合创造了一个单一的全球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村。 

    跨国企业在这个格局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在这些跨国企业中工作的职业经理们更是这个奇迹的真正制造者。那么,作为一个跨国职业经理人,你准备好了吗?

职业经理人的起源

  据了解,世界上第一批职业经理人诞生于美国。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铁路货运进入大规模的正式运营阶段,当时,由于轨道、机车、车辆等分属各区领主所有,货物在铁路运输途经各区时,需要频繁地更换车体与押载人员,进行区段计价核算,经常性地造成大比例的货物缺损与不可控制的日期顺延。而不同中转区段 货运计划的连贯性、对接性的欠缺所形成易损品、易腐品的中途损耗亦不鲜见。

  基于此现状,世界上第一批职业经理人——专业货运计划人员应运而生。专业货运计划人员接受政府统一付薪,不得接受各区领主所支付的工资、奖金乃至贿赂。其严格按照铁路货运行业规则行事,借以对运程货物进行综合调配、取价,然后按各区段运营公里数向各区领主进行利润分配。

因为这些专业货运计划人员所得薪酬标准几乎是当时美国工业熟练工人薪酬的两倍,且其在社会上、家庭中受尊重、受重视的程度更远远超出其薪酬水平所能代表的社会价值。

 

职业经理人不等于经理

 

国内职业经理人队伍还存在巨大缺口,职业经理人这一概念也正在泛滥,有些企业把职业经理人与经理几乎等同起来,更有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也被冠以职业经理人的称谓。有专家表示,职业经理人的关键标准在于职业道德、职业经验和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经理职位。人力资源专家薛国华特别强调了职业经理人的人品,因为有些经理人虽然很有才干,但他们存在一些投机行为,并不想长期为企业效力,而是想短期获得个人利益,像这样的经理人尽管再专业也 会被众多企业拒之门外。

跨国职业经理人缺口有多大?

资料显示,世界500强几乎都已经进入到了中国。而其他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更是不胜枚举。他们对能接受跨国公司文化、理念和经营模式,又熟悉中国国情的职业经理人有着巨大的需求。跨国职业经理人的缺乏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约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瓶颈。

  在跨国公司工作,几乎就意味着高收入。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最近对中国职业经理人薪资调查显示:跨国公司(MNC)中高级管理人员,当他们在转换工作时,他们的薪资在经济增长放缓和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仍以创纪录的水平保持增长。

调查显示,2007/2008年高级人才的基本薪酬增长率为38%,总薪酬增长率为34%

谁来培养跨国职业经理人?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成为跨国职业经理人?请参考本人624博客《未来人才像什么?》

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抢手人才是中国本土经理人,说明众多公司继续保持对其中国领导团队本地化的关注。 但也发现了一个值得担忧的现状:“现在国内尚缺少针对跨国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和关注。这是中国跨国化职业经理人缺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我们也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单位将目光投向了像跨国化职业经理人这样的高端人才的培养上了。我们欣喜的看到:27日于长春举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论坛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22所大学,就建立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高端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达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