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行贿致富的鼻祖?


    范蠡又叫陶朱公,凡是经商的地球人一般都知道他。再早些年,商人的店铺里都挂有一副对联:“陶朱事业,端木生涯”,把其吹捧为经商致富的典范。范蠡是怎么致富的,史上的记载皆语焉不详,只说他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不几年便家资数千万,成为全国首富,人人敬仰的财神。范蠡离开勾践乘船出走时,不知道是否从国库里带走巨额资产,我很怀疑其做生意“本”从何来?史书虽未明确记载范蠡致富的过程,却对他的行贿技巧大书特书,让我们以范蠡救子事件为例一块仔细分析一下他的“宝贵”经验:

    一、受贿者要找对人。范蠡的二儿子因为杀人在楚国被捕了,“杀人抵命、欠债还钱”是自古的铁律,本没有什么可商量的,所以范蠡抱定了为儿子收尸之心。但范家是全国首富,难道这世上还有什么用钱摆不平的事吗?家人很不甘心,劝他怎么的也得救救儿子的命。于是范蠡情面难却,准备了千金的礼物,派小儿子去楚国送礼。说送礼好听,说白了就是去行贿。送礼送给谁能救儿子的命呢?照一般人的想象,当然是送给贪官了。想当年范蠡为越国的大臣时,为救勾践的命,要给吴国的人送礼,送给的就是大贪官伯嚭。家人也都想着要物色收买一个楚国的贪官污吏,但范蠡偏偏要小儿子把这千金送给楚国著名的清廉之士庄生。庄生家靠近楚都外城,披开野草才能到达家门,居住条件十分贫穷。但他虽然住在穷乡陋巷,却由于廉洁正直在楚国很闻名,从楚王以下无不尊奉他为老师,在楚王宫庭出入自如,楚王对他的话言听计从,这就是范蠡慧眼独具异于常人之处。送礼送给谁可是大问题,送错了,不光事办不成,还会平白损失一部分钱,赔了夫人又折兵。后来的事实证明,庄生确实能左右楚王的决策,是救出二儿子的唯一希望。

    二、要舍得花大价钱。要想办成一件大事,舍不得花钱小里小气的不行。当年范蠡为相给吴王行贿时,举国之财力为伯嚭准备礼物,让他在吴王面前替越王说好话,范蠡还把自己的情人西施送给了吴王为妃,这才打动了吴王之心。这次为救二儿子,范蠡一出手就是一千镒黄金,范蠡的大儿子又私自准备了几百镒黄金,投入之大,也只有全国首富的范家才能花得起。俗话说: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么多钱救人一命,顺理成章。

    三、行贿的人是关健。如果这事范蠡自己去办,或者按他的意思派小儿子去办,范蠡的二儿子一定会如愿免罪回家的。问题的关健就出在行贿者身上。首先范蠡的妻子建议大儿子去,说他年岁大了,跟着父亲这么多年做买卖,经验也算丰富;小儿子胎毛未褪,乳臭未干,花花公子一个,岂能办成这人命关天的大事?大儿子兄弟情深,也愿自己亲自去救二弟,并以自杀相威胁:不让我去我就死给你看。这着实让范蠡很为难,总不能二儿子未救出,先让大儿子送命吧?最后范蠡无奈答应了大儿子的要求,派他去楚国救弟。大儿子把千金送给了庄生,但他看庄生的穷酸样,不象是能救人的主,又把私自带来的几百隘黄金去送给其它贪官打点,自以为万无一失。事情很顺利的进行,庄生拜见了楚王,说服他大赦天下,以彰显楚王悲天悯人的品德。大儿子从收受他礼品的其它贪官嘴里得到楚王要大赦天下的消息,认为那一千镒黄金送给穷庄生真冤啊,于是去庄生家里要回了黄金。其实庄生真的是想替范蠡办事的,他也不想要这一千镒黄金,打算事办成后黄金如数归还。如果他喜欢钱的话,凭他的威望,万两黄金也唾手可得,哪在乎这一千镒?大儿子要回了黄金,庄生恼羞成怒,感到被欺骗了。于是上奏楚王:“我在外面听路人都说陶地富翁朱公的儿子杀人后被楚囚禁,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金钱贿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君王并非体恤楚国人而实行大赦,却是因为朱公儿子才大赦的”,听听这话,其实就是他自己办的,哪是什么路人之说?楚王勃然大怒,立斩范蠡的二儿子后才实行全国大赦。

    范蠡是怎样解释这事的呢?他说:“我本来就知道长子一定救不了弟弟!他不是不爱自己的弟弟,只是有所不能忍心放弃的。他年幼就与我生活在一起,经受过各种辛苦,知道为生的艰难,所以把钱财看得很重,不敢轻易花钱。至于小儿子呢,一生下来就看到我十分富有,乘坐上等车,驱驾千里马,到郊外去打猎,哪里知道钱财从何处来,所以把钱财看得极轻,弃之也毫不吝惜。原来我打算让小儿子去,本来因为他舍得弃财,但长子不能弃财,所以终于害了自己的弟弟。”

    范蠡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至理明言,能弃财才能聚财,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啊!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上上下下都做起了买卖,我村也不例外。事过近三十年,我们看看结果,是谁通过做买卖率先进入富人行列,成为改革开放后农村第一批大款呢?不是“锄禾日当午”的本分庄稼汉,不是心灵手巧的木匠砖瓦匠,而且平时好逸恶劳的“二流子”们,喜欢吃喝玩乐的“小地痞”们。他们就象范蠡所说的小儿子,做买卖胆大,敢送,花钱不心疼,心眼灵活,交朋友冒似很仗义,打动了改革开放之初一批腐败分子的心,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对他们来说,钱是浮财,挣得也快,花得也快,就象赖昌星,走私挣五百亿,敢拿三百亿收买贪官,他是不是从范祖宗那里得到什么启示了呢?

    范蠡熟谙行贿之道,他又在越国、齐国挂过相印,闻名全中国,哪国的官员不给个面子呢?如果他做买卖,是想当然的“官倒”,有先天的人脉资源。再加上他会看人,会送礼,会办事,懂得做买卖揽“合同”该“送给谁、由谁送、送多少”的诀窍,哪国有“大合同”能不给这样的人呢?不发大财才怪。现在的人有几个是真正靠勤劳致富的?我没看出来,我也从不相信范蠡是靠什么垦荒耕作发家致富的。世人皆爱以古鉴今,如果我们来个换位思考,以今推古,是否可以推测范蠡发财的本相呢?让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设想一下:这个把官场之道与商场之道应用的滚瓜烂熟的人上人,我推断他八成把官场经验应用于商场,是个靠行贿致富的鼻祖,他看准了某个市场,利用越国带来的资本为本钱,巧妙行贿,垄断市场,为自己带来丰厚利润,然后又学学比尔·盖茨,把钱捐给穷人,赢得了一个慈善家的美称,真的是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