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18日在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完善巡视制度,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巡视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7月19日《人民日报》)
记得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可以说,任何权力都具有强大的腐蚀作用,权力是产生腐败的最根本的原因。而巡视制度则侧重于对权力的监督,对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
从近年来巡视工作的实践来看,巡视工作对权力运行确实起到了监督制约作用,对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特别是通过巡视,查处了陈良宇、侯伍杰、徐国健、李宝金、杜世成、何闽旭等案件的部分线索,使我们更加切身感受到党中央关于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的决策英明和伟大。
官员为什么腐败?甚至会“前腐后继”?我们大多时候都过于看重贪官落网后痛哭流涕地向纪检检察机关所作的“深刻检讨”,或者面对媒体时追悔莫及的“反省忏悔”,以为这些人腐败确实是因为“放松了学习和世界观改造”,“权(钱)迷心窍”,“一时糊涂,关键时候没把握好自己”等,却很少或不太情愿从人性的弱点上、从权力的固有腐蚀性上,从现有的不太合理的机制、体制及制度上寻找腐败原因。
其实,腐败就是环境和机制的产物,腐败现象既不遥远也不陌生。很多人没有搞腐败,并不是因为不想,而是不具备条件,一旦有了条件,都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什么都不“惧怕”。有的是无法无天,胡作非为;有的是无所畏惧,胆大妄为;有的是无所顾忌,我行我素。陈良宇、侯伍杰、徐国健、李宝金、杜世成、何闽旭开始搞腐败时,应该说也害怕过,但试了几次后,觉得没有事,胆子就越来越大,什么都不怕了,最后从狂妄走向毁灭。所以,领导干部什么时候不“惧怕”了,什么时候就要出问题了。
因此,贺国强再次重申巡视制度的重要作用,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巡视制度、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为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促进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其寓意就在于着力整合监督力量,树立巡视工作的权威,发挥其应有作用。通过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全方位、有力量的监督,让领导干部产生“惧怕”,使有非分之想的人望而却步。
鉴于此,我想,我们就更应该认真学习、领会把握贺国强的讲话精神,正确处理好巡视和被巡视的关系,像贺国强所要求的那样,既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巡视工作的有关法规制度,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巡视工作制度体系;又要严格执行已有的规章制度,把“认真”、“严格”的要求贯穿于巡视工作的每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通过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提高巡视工作水平,切实把中央对巡视工作的高度重视转化为加强监督,预防腐败,促进发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