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按劳分配


按需按劳分配

按需分配和按劳分配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本质上的公平就是在满足共生存的基础上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即保证人人生存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又奖励有贡献者;同时考虑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而完全按人均分配或按能力分配等仅是公平的单项参考指标,决不能作公平的全部标准。事实上,一个人能力的发挥跟社会条件环境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有很大的机遇性和适应性。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即没有绝对的超人,是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进步历史,造就了改变社会进程的各种人才。从“人民”这个角度上说,均衡财富使用权有着合理根源,并不是简单的平均分摊。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激励物质生产展开竞争的手段。

公平准则之一:按需配置

按需分配、配置内容有三,一个是人权物权所赋予的生存权利且高级载体的人权物权高于低级载体的,集体中个体运动遵循无为而治律;第二个是个体的生存需要由社会供给,社会的需要由个体价值支持;第三个是个体的创业起步、发展环境由社会造就。根据共生存原则,社会依照个体生存的生理需要所分配、配置的生存金或资源是基本按需分配;为社会公共消费所支出的福利费、承担的义务责任,基础建设投入等是中级按需配置;社会为了储存潜在价值的科研、实验成果,以及种种特长基因所建立的支持基金奖项是高级按需分配;社会强调公共利益高于一切,并倡导大公无私主义,为每个初来到世上的人准备一定的创业基础,是超高级按需分配T10。以上四种按需分配、配置是社会的基本功能职责,是与个体生存生理需要与社会生存发展或潮流需要相关的资源分配,而与按劳或按生产要素分配无关。

计消就是实施按需分配、配置法令。计划消费一直存在人类生活中,如家庭或个人的量入而出,社会对老弱病残幼的关心与同情,国家的五年、长远规划,作战计划、工作计划……。但我们从来没有找到扶弱锄霸的规律依据,没能阐述为什么要按需分配、配置的强有力理由,从而不可能出台计划消费的措施。

公平准则之二: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配置内容有三,一是以人权物权为准则的发展权利,且遵循个体极度发散自由的有为而理规律;第二个是个体的所得通过市场评价按贡献取得,社会的发展由所有个体齐出力支持;第三个是个人创业、创新成果由国家或有关部门按市价收购,收购后或转卖或储存或继续开发普及或强力推广,并从市场中获取一定补偿。为激励齐出力,市场依据个体的价值体现分配、配置予个人的生活资料是基本的按劳分配;社会对齐出力所制造的、迎合社会生存发展或大众心理需要的某种个体的杰出成就或特殊表现所给予的巨额报酬,是超额按劳分配,如现今社会承认的科学创新学者、明星广告效应者、彩票中奖者、各种基金奖获得者,拥有特技神功专利者等所获得的远远超出生产要素而仅与社会需要、效应相关之数以百万计的巨额报酬。社会对超出物资激励效应所给予的精神、名誉报酬是超高级按劳分配。以上三种按劳分配、配置是从个人借贷、劳动创业、创新,从市场中获取的,是与个人岗位、特长、贡献相关的社会资源分配赏罚,而与按需分配、配置无关。市产是实施按劳分配、配置的环境。市场生产虽然盛行相当长的历史,而且其效果辉煌,其影响控制着整个社会生活,但市产并非从来就有,也不会永远控制社会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