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的契约精神


“叛徒”的契约精神

 

2008年的欧洲杯早已偃旗息鼓,最大的“黑马”俄罗斯对的表现令人称道,主教练希丁克敢于担当祖国的“叛徒”更令人钦佩,而他在赛前赛后的一番话更令人深思。

俄罗斯激战荷兰前,记者问希丁克:击败荷兰是否就意味着叛国?希丁克笑着说:我想在今年成为荷兰的叛徒,因为如果我以一个叛徒的身份回到荷兰,那就意味着俄罗斯在这场比赛中获胜了。在俄罗斯击溃荷兰战舰之后,他成为荷兰足球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弑主的人。我并不是骄傲自大,但今天的比赛,我们无疑比荷兰队发挥得要好,在我的观念中,叛徒这个词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字眼,这个词最好不要用到我的身上,我不想听到它。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荷兰球迷指责叛徒的消息,更多的是俄罗斯球迷赞扬神奇主教练的报导。

问题应该在希丁克带领的俄罗斯队遭遇荷兰队时开始: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的祖国?在背上“叛徒”之类的“罪名”下他们能否得到道德的原谅?叛徒是指有背叛行为的人,特指背叛祖国或革命的人。历史上不乏有这样的人,他们因为种种原因站在了祖国的对立面并与祖国为敌;由于处境不一、缘由不同,历史的人们也给予这些人不同的评价。

愚以为,只要不触及国家的根本利益,只要不伤害国家人民的感情,人们不会对“背叛的人”施加无情的谴责。触及国家的根本利益就是与国家为敌、与全国人民为敌,人民将义无反顾地将这些人推向现实和道德的刑场,永远不让他们翻身。“背叛”还不应伤害人民的感情,理性的民族主义会客观、公正地看待“背叛”,但是无端挑起民族情绪,例如在中国人民面前高喊“有喜”的前中国人,永远得不到祖国和人民的原谅。

市场经济促进了人才和技术的交流,社会的发展完善了诚信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必须要讲诚实、守信用。因此,背叛者还应持有契约精神,才能获得社会的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于长时间受封建意识的影响,人们真实的欲望难以表达,谄媚常常换来好处、诚信却令人处处吃亏的思想根深蒂固,进而使社会诚信度失衡。而不诚信的最大后果就是交易难,交易成本高,交易风险大,进而造成经济发展缓慢的后果。

让我们重新回到希丁克身上,他是一个体育产业国际化的有力推动者,他恪守了他合同上的承诺,指挥俄罗斯队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因此我们应该称之为具有契约精神的“背叛者”。

但愿荷兰球队会早日从本届欧洲杯失利的阴影中解脱出来!更希望“叛徒”的契约精神能成为融合世界各族优秀文化的有力推动者。

 

(本文完)

2008-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