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里钱少的人外出吃饭,一般是直观地认为路边的鸡毛小店饭菜便宜,大饭店必然昂贵,其实有时也不一定是这样。就算小饭馆单价确实便宜,但如果敞开肚皮整,毫无节制地乱点一气,最后结账也是一笔不小的数,何况小饭馆并不一定便宜。大家都看过《水浒传》,里面的孙二娘可认识吧?她那店感觉如何?不要认为店小老板就善良,大饭店反而更讲规矩,更重信誉。小饭店生存艰难,说不定早就练了一身刀技,宰起人来又狠又准。
何况还得算一笔账,要是在路边的鸡毛小店吃坏的肚子,你还得不偿失。
所以,没钱的人也不妨大起胆子走进大饭店试试,先问个价,如果不行,无非是心里惭愧,退出来而已,又不损失什么,甚至还长了见识,何必凭空想象,自甘平庸,自绝了更好的机会。做一件大事和做一件小事,费的精力往往是一样多,不要认为小事情好做就选择做小事,很多时候两者所花的功夫一样多。是否做一件事,选择的标准不应是大小,而是看自己是否适合。
能上中央电视台的许多明星也是从地方台或地方其他机构选上去的,你比如象赵本山、潘长江、黄宏等许多喜剧明星,当年他们在地方上的时候,当地的观众并没有觉得他们有什么出众和了不起的。但是去了中央台,慢慢就气度不凡了。和他们过去的同事相比,真的就不一样了,真让人刮目相看。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潜质,你所面临的挑战越大,对自己的潜能就挖掘的越充分,就越有可能成就更高。一个人的思维和气质常常是由他所从事的工作打磨而成的。
我们学校这几年都在派老师外出学习,经常到江浙一带听国家级名师们的课,几年下来,这些常出去听课的老师上课也不同凡响了,他们都无形中形成了独自的教学风格,虽然和名师还有较大的差距,但和周围学校及本校不爱出去的老师相比,他们的却进步一大截了。
所以一个人的风格培养是同他接触的人和事有很大关系的,常到外面的人,他看到的、听到的比别人要多得多,他的信息接收量大,就使得他比别人成长得快。
你所生存的环境会给你打上烙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不是基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很多时候自己是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而是随着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改变的。当别人认为你是大师级、重量级人物时,如果他的态度中肯、言语谦和,你就会不知不觉地觉得你的确是大师级人物了,你也就会表现得气宇轩昂,举手投足间显现出大师的风范来。而当周围的人都觉得你无足重轻,你要么畏畏缩缩,要么激愤不已,让人觉得你很难有大度雍雅的感觉。
人身如同一场戏,一辈子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不要让自己的人生残缺不全。既然都要唱,都要花费同样的气力,还不如选个大舞台、好角色,痛痛快快地演他一场。所以没钱的人要去干大事情,既然没钱,就要去找钱,不要过多去想,干了再说,管他牛死或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