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大把的把钱花在高价原油上,还不如让我们农民兄弟分杯羹


                 

      我是个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一位普通农民的儿子,我每一次回家都会看到家乡原本是工工整整的农地有很多早已长满了蒿草,可村里的留守农民宁可放着不要任何上缴的土地也不愿耕种,我是有种说不出的忧郁和心痛的感觉——这么好的土地荒芜,对国家,对社会,对农民自己难道不是损失吗?农民们的心里难道就不会心痛吗?现在全球都在闹粮荒,有多少人在饥荒里煎熬,我们为何还会有这么好的土地在荒芜长草呢?是我们的粮仓里实在是粮满为患,粮食多的没有地方储存了吗?要不然那我们几千年来我们农民们祖祖辈辈热爱的土地现在却正在被农民们抛弃呢?

       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从我老爸问起,找寻他们不愿意去耕种那些土地背后真实的原因。他们的种粮意愿不强,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其实是简单的,不外乎是钱,亏本的买卖自古就是没有人愿意干的!种子农药化肥除草剂等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涨价幅度超过了粮食价格的涨幅,把农民们从粮食价格提高所得到的收益差不多都吞噬掉了,农民朋友们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并没有从粮食涨价里得到多少好处,那没有钱挣谁又会去争着种地呢,一般农民朋友们就种几亩够自己吃饭的田就差不多了,村里那些外出务工而没有人耕种的土地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宁可荒芜在那里长草也没有人愿意去耕种咯!国家的农业补贴一般也是按田亩分配的,那些没有人耕种的田地照样也还是在接受国家的农田补贴,但补贴虽然是下来了,粮田还是荒在那里长草,这种农业直补政策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每天躲在办公室里是难以见到事实真相的。

      我们国家近几年一直在高调宣传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让中国的农村,尤其是那些贫困地区的农民们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可这些不是光喊口号就能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的,他们是需要有更多机会和渠道能让他们多挣钱的,没有钱他们拿什么小康,拿什么致富?就靠那几亩农田种点粮食就会富起来吗?如果一个农民家庭光靠种几亩地在如今在这个社会里有可能会连买油盐酱醋都会买不起的。那试想又会有哪个农民朋友会选择留在农村,选择种地来过那种愁油愁盐的艰难生活方式呢?我想我们国家必须尽快对现在的农业补贴及农田承包制度及现在的能源政策做出及时调整,何不把那些大把大把花在高价进口原油的财政支出里能逐步让我们那些望梅止渴的农民朋友们也来分杯羹,挣点钱来提高一下他们的生活水准,分享一点社会主义的经济成果啊?我们国家一直是限制用粮食来生产乙醇汽油的,鼓励用非粮作物来生产乙醇汽油,怕引起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而增加通胀压力,我想国家的想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看这种压粮价的做法也会带来严重后果的,自古以来就有句‘谷贱伤农’的老话,农业生产资料在不断的上涨而要压住粮食价格的上涨那是没有道理的,农民不愿意种粮那就是有缘由的,费力不讨好的事为啥一定就要我们最可怜最无奈的农民兄弟们来背呢?我想我们那么多的土地荒芜在那里没有人耕种是多么可惜多么心痛的事情,一边是能源紧张,油价高企,我们不得不拿更多的钱去购买石油,一边却是我们的农民朋友们有力气却没有地方挣钱,守着几亩地发慌,而另一边却是‘可以种出乙醇汽油’的土地在那里长满了蒿草摇摆着嘲笑我们依旧口袋里缺钱的农民兄弟,我看着是有说不出的气!说不出的苦!说不出的痛!

      不是说可以把红薯木薯甘蔗土豆等含淀粉丰富的杂粮用来生产乙醇汽油吗?更先进的技术不是说稻草,麦秆,玉米杆,树叶等等这些植物纤维素都可以用来生产乙醇汽油的吗?那国家和政府部门为何不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那些落后贫困地区的农村大力推广他们种植当地适宜的农作物,同时那些农作物秸秆都可用来生产汽油的话,国家就算早期对像丰原生化这样的新能源企业实行财政补贴,早期对新能源农作物实行保护价收购,让企业做大做强,在转化技术上有所突破后企业将会有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到时侯企业将会主动扩大规模,扩大产能,刺激农作物价格,以合理的市场价格采购农民的杂粮和农作物秸秆来生产乙醇汽油,农民兄弟们就不会在农田里焚烧秸秆,也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同时,还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燃油需求,这可是一箭多雕的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为何就是没有人来做呢?农民只要有钱挣就会有干劲,多挣了钱自然就会有更多的消费需求,包括对种子农药化肥等等生产资料的需求上升也将会搞活我们一大批农资企业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农民兄弟们其实是最有消费潜力的群体,就是没有钱,只要有钱还有好多东西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那我们国家为何不替我们几亿农民兄弟多想想,多为他们提供和创造一点挣钱的机会呢,他们挣了钱自然就会提振内需,农具,家电,摩托车,汽车,手机,电话,电脑等等这些我们这个时代的所有消费品他们都是迫切想要而又没有能力购买的产品,他们如果挣了钱那就都会拥有的,同时我们国家的经济也将实现更快更好的健康发展,从而摆脱对出口和投资的强烈依靠,走上由内需领头的高速而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那将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多么美好的生活,多么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啊!

那样的生活那才能叫小康生活,那样的农民那才叫二十一世纪的农民,那样的农村那才叫社会主义新农村,那样的社会那才有资格叫社会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