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了淘宝强势竞争的战斗号角
展现了淘宝挥师挺进的全新战略
―――王汝林就马云给陶宝再投20亿答IT商业周刊记者问
一、阿里巴这样在砸钱,您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答:不错,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最近确实宣布:“集团将对淘宝追加投资20亿元,而且必须5年内花光”。此言一出。立时卷起网上千重浪。有的人认为马云要做霸主,要当老大。有的说:要买诚信。还要的干脆认为马云是在么买人心。
我觉得这些说法,对。也不对。
说对。是说这些说法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马云的意图。
说他不对,是说。上述说法没有从战略上把握马云的战略设计意图。没有从本质上抓住这笔巨资的真实取向。
事实上,马云要对淘宝追加投资20亿元。最本质的用意是为了实施阿里巴巴的国际化战略。为了打造和建设电子商务生态链。马云直白地透露,淘宝与阿里巴巴未来5到10年的任务是营造一个庞大、成熟的电子商务生态链。“我们将在技术、创新等领域投入20亿元,5年内必须花完,希望淘宝5年后超越eBay、亚马逊,必须超越他们的交易量,让他们后悔当时没跟我们淘宝合作。
我手头有一个数字:大约从2000-2007年的七年理,我国电子商务共发生投资案例55个。总投金额达到5亿多美元。2007年一年电子商务投资案例数量为26个,比2006年增长333.3%;投资金额达到1.88亿美元。就淘宝自身来讲,过去五年阿里巴巴集团一共投入了13.5亿,而今,后五年淘宝要继续投入20个亿。后五年的投入等于前五年的一倍半。
这笔巨资的投入。既不是在烧钱,也不是在砸钱。
无论对于马云,还是对于淘宝,那种无为探索的阶段早已过去。进军跨国电子商务市场,打造和建设电子商务生态连的战略目标和进击路线都是十分清晰的。因此,那种认为会继续烧钱的看法,低估了马云和阿里战略上的成熟和崛起。
认为马云是砸钱的看法,我觉得也错打了定盘星!
马云并不漂亮,但是,马云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是很漂亮的。剖盘20亿,不是在制造一种阵势,一种氛围。而是在提供一种支撑!在为资源和资本的整合进击开路。
因为,资本的流动是美丽的。但。资本也是市场的杀手!
马云在向淘宝继续投入20个亿时,要求其五年内必须花完。就是在推动这种流动。创造这种流动。
这表明,在未来竞争中,马云和淘宝将不再单靠技术奋进,模式拼争的单线推进战略,而将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组合运用,原型扩张和资本整合扩张的交相进击。这种资源的整合与流动和资本的整合与流动的结合,必将体现出市场杀手的气势和资本的凌厉。
二、淘宝网曾试图以交易收费的方式盈利,但为之推出的产品“招财进宝”由于遭到网商抵触而不得不放弃。现在这样做,在您看来,是不是有没有办法的办法,被逼无耐之举吗?
答:不客气讲。我不认同这种看法。因为,我是那次事件的亲历者,关注者,而且是研究者。从事情的第一天起,我就以一个理性的视角进行着事件的追踪和思考。不知你是否看过,当时我就写过一篇文章《面对网上罢市风潮 马云的谋局之策》。
不错,当时确实出现了淘宝网想靠“招财进宝”收费而惹起网商反对的情况。从竞争战略讲,当时的淘宝已经处在“腹背受敌”的状态。
一面是卖家反对招财进宝的进击;
一面是竞争对手开门迎客的诱惑。
而且,事件初期的沟通不利,又使淘宝网丢掉了“花最低的成本来消除危机”的机遇。
可以说。事情的发展已经把淘宝,把马云推倒了风口浪尖。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当时的情景和马云的处境:
惊涛拍案:需要马云在这道二难推理中做出艰难决择!
危机处理:逼着淘宝交出决策层风险应对能力的答卷!
然而,在这场必须刀斩乱麻的艰难抉择中,淘宝放弃了半年的心血;马云却历练了商海的老道!不仅很快化解了危机。 而且展示了中国网商人格的魅力;风险经营的能力; 更锻造了淘宝品牌的含金量和阿里团队的战略闪光点。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当年淘宝没有“败走麦城”,今天也更不是马云的“被逼无耐之举”,而是中国网商战略提升和崛起的征程中做出的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战略决策! 如果我还用两句话概括马云砸钱的表态。那就是马云:
吹响了淘宝强势竞争的战斗号角;
展现了淘宝挥师挺进的全新战略。
三、 马云称“对赚钱问题不感兴趣。淘宝收钱是最容易的事情,创业者赚钱最容易,最容易的事情我一般兴趣不大”。觉得他说这话时底气会很足吗? 在您看来,他是真的找到什么让淘宝赚钱的方式了吗?还是另有隐情?
答:淘宝发展到今天,马云说: “收钱是最容易的事情”。 听了这话,很多人会觉得马云不是作秀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因此,你问我:马云:说这话时底气会很足吗?
我可以斩钉截铁地告诉你:马云这话,既不是卖关子,也不是玩噱头。他的底气很足很足!由于我今年担任了淘宝十大网商的评委,由于我受邀为我国第一本系列博客丛书选写了序言,由于我较早地关注和研究他的:电子商务生态思维;特别是,最近有了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淘宝商务平台和广大网商网上开店情况的机会。才真正感受到淘宝商务模式的成熟和淘宝创收的大量机遇。
我注意到目前对淘宝有一些说法。如有的说淘宝“目前国际业务基本为零”。也有的说:淘宝没有明确的商务模式。不客气讲。这些看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我举两个小例子。天津一个网商,投资竞价排名两年,颗粒无收。加入淘宝三个月就接到国外一个90万美元的订单。因此怎么能说:淘宝的国际业务基本为零”?!
再看一个案例。淘宝的十大网商中有一个叫李衣裳华的。他运用绿色思维,开发了四项专利。然后在淘宝开了一个小店。一个网上小店,却具有这一领域的独有技术优势。抢占了世界名品裤沟的半壁江山。因此,不仅将小小裤沟生意做到了1000万。而且把中国人给外国人做OEM的历史。翻了过来。改叫日本人给中国人做OEM。
我还见到了十大网商中的“柠檬绿茶”。几年来,这个淘宝小店成交317000笔生意。可以说淘宝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网上创业的乐土。成为了致富的宝地。
难道,在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上,会养肥了骆驼饿死羊吗?!
当然马云有这个自信!
至于你说:淘宝这样做:是真的找到了什么让淘宝赚钱的方式?还是另有隐情?
我觉得。这是十分清楚明白的事。没有什么隐情可言。问题是:很多人太习惯于雾里看花。太习惯于读那本老三字经。因此,对淘宝的发展,淘宝平台的特点、作用、效果和潜能太缺乏了解。
我还注意到当前网上还有一种说法:说“淘宝没有商业模式”。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我们说:当前,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崛起!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中国的网商,已经由“静卧的雄狮”,变成:“奋进的雄狮”。中国的电子商务在经历了多年来由定性模式向创新模式的艰难探索中,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电子商务之路。走出了“网络寒冬”的阴影。开始脚步雄健地迈向跨国电子商务大市场。
淘宝就是这种探索中的领头羊和先行者。
实践,锻造了淘宝模式的含金量和成熟度!
若说淘宝赚钱的方式另有隐情。我可以告诉你的是:马云和淘宝的团队在构建电子商务生态链上做了大量艰苦、扎实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融入了商业智慧。
这种“商业智慧”,也许就是淘宝区别于其他网站的“神来支笔!”
四、阿里巴巴这样做,对于他的对手,如百度C
答:我记得:阿里巴巴去年11月6日在港交所上市以后,就加快了电子商务国际化的进程。他不仅表示:庞大资金的60%要投入到加强阿里巴巴的国际化建设当中。而且已经开始了国际化扩张。眼下,已在欧州开了办事处;在日本成立了分公司;在美国举办“芝麻开门”活动;在广交会上进行了信息资源置换;还获得国际域名注册授权。更开始了网站的多语化。
去年11月阿里软件又与思科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备忘录。这些都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整合世界网络资源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这种信息资源来源的国际化;商务信息渠道的扩展化,网上商机的多元化,再加上资本运用的多元化。必将促成技术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资本积聚能力的全面整合而形成一种战略增值能力。届时淘宝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网站旗舰的形象和态势,就会清晰的显示出来。就势必拉大了和慧聪网、环球资源、腾迅拍拍和百度为代表的第一阵营网站的差距。
正因此,马云表示:追加20亿元投资后,更大的理想是:5年内超越eBay、亚马逊,10年内超越沃尔玛,力争成为全球网上商务的老大。我觉得马云的气势和雄心代表了中国网商的奋进和崛起,我们应该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