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跟随有关调研组,到白银市的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和白银区、平川区,深入10个乡镇、15个村组,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观摩和组织县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乡村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民代表进行座谈,听取各县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等形式,对白银市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重点了解了这几个县区的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未来五年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
一、白银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白银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突出农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农村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认真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一系列支农惠农的好政策,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克服了连年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5%,2005年达到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9%,2005年达到2023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比上年增长6.75%,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㈠围绕农民增收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1、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粮、经、饲种植比例由2000年的73:14:13调整为2005年的60:20:20,农业生产已形成大农业结构由农业为主向农林牧均衡发展转变,农业种植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草)三元结构转变,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由普通型向绿色营养、优质高效型转变。
一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了粮食安全。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300万亩左右,其中水地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1998年后持续稳定在5亿公斤以上,全市已具备稳定的粮食区域自给保障能力。大力推广水地粮食模式化栽培,扩大旱地地膜粮食面积,实现了实用技术的基本普及。加强优质和专用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实施良种工程,全市以优质专用小麦、玉米等为主的优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万亩。突出大宗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全市以玉米、小麦、洋芋为主的农作物制种面积达到13万亩,其中玉米杂交制种面积5.6万亩。
二是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得到加快。从战略性支柱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瓜菜和草畜两大战略支柱产业,2005年瓜菜种植总面积达到71.1万亩,其中蔬菜面积达到47.8万亩(含早熟洋芋),日光温室面积达到7.7万亩,蔬菜产业生产水平居全省前列。草畜产业以舍饲化规模养殖为主,2000年以来新发展规模养殖户近7万户,规模化舍饲养羊总数达到169万只,全市羊只饲养量突破300万只,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畜牧业大发展,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3.8%提高到26.3%。2005年,两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8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7%,农民人均从两大产业实现收入约840元。发展林果、马铃薯、小杂粮等区域优势产业,优质林果、加工型洋芋和优质小杂粮面积分别达到20万亩、100万亩和70万亩。开发黑瓜籽、枸杞、小口枣等地方特色产品,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4.4万亩、2.9万亩和3.4万亩。
三是突出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取得国家A级证书的绿色产品数量已达到41个,占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产品总数的五分之一,靖远羊羔肉、会宁良谷米、马铃薯、华惠麦芽等产品已占有相当市场份额。全市建成17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示范面积达到28.5万亩,无公害及取得绿色食品标志产品的种植面积近140万亩。全市农产品优质率提高到31.6%。加大动物防疫检疫力度,乡镇和村级全部配备了防疫员,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
2、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拓宽增收空间。
一是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优惠政策,激活民间资金,扩大招商引资,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兴办龙头企业。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40多家,雨润、卡森、盼盼三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先后落户我市,华惠麦芽、长河食品、三福粮油3家企业进入全省重点龙头企业,新西部草业、金穗种业、祁连雪淀粉加工等39家企业进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05年,投资规模达到15.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9亿元、增加值4.8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率已达到27%,农民人均从农畜产品加工中获得纯收入294元。
二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全市已建成批发市场14个,专业市场10个,集贸市场8个,其中年交易量亿元以上的3个,5000—10000万元的5个。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靖远瓜果蔬菜批发市场是我省最大的瓜果蔬菜批发市场,2005年交易量达到2.5亿公斤,交易额近2亿元。依托各类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已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6个,拥有成员1.3万多人,带动农户5.74万户。全市订单农业面积不断扩大,以小杂粮、蔬菜、制种、啤酒大麦等为主的订单农业面积达到44万亩。
三是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托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示范小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村小城镇建设。全市农村建制镇由2000年的6个增加到2005年的18个,非农业人口由36.09万人增加到41万多人,年转移农业人口近1万人,城镇化率由20.5%提高到30%,初步形成了路域经济型、旅游开发型、产业主导型、工业聚集型和集贸市场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四是加大劳务输出的引导和管理力度,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市积极加强劳务基地建设,已建立百人以上劳务基地140个,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人数成倍增加,2005年达6.5万人次。加大培训基地建设力度,整合全市培训资源,认定了14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加强劳务输转服务工作,积极培育劳务输转中介组织,开展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活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05年,全市累计输出城乡富余劳动力20.2万人次,比2000年翻了近一番,创劳务收入4.75亿元。
㈡加强农村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十五”期间,全市大力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续建和延渠扩灌、人饮解困、梯田建设、退耕还林等农村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到2005年底,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33万亩,农村人均近一亩;“三田”面积达到295.16万亩,其中梯田170.76万亩,干旱山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4亩,梯田已占旱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5亿元,新修梯田22万亩,新增集雨水窖6.4万眼、节水灌溉50万亩,解决了42万多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尤其是在没有新上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情况下,在三大灌区实施延渠扩灌和节水续建配套项目,新增水地12万亩,完成移民搬迁1.9万人。
二是农村交通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市上下结合实际,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新增农村公路1594.5公里。全市69个乡镇已全部通公路,其中43个已通油路;713个行政村有134个通油路;全部行政村已通农二级公路,农村交通状况逐年改善。
三是电力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先后实施了一期和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投入资金近6亿元,全市全部乡镇实现通电,697个村民委员会中694个已通电,通电户数达到28.87万户,占乡村总户数的99%。完成农电“两改一同价”阶段性任务,全市70%的农户已完成户改任务,农村电价由网改前的每千瓦时1.2元降至0.57元,每年给农民减轻负担1000多万元。
四是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思路,明确了“六位一体”战略布局和四大林业重点建设工程的战略重点。以退耕还林为主,五年累计争取国家林业建设投资5亿多元,完成重点工程造林178万多亩,其中完成退耕还林162.8万亩。仅退耕还林一项,5年间累计向农户兑现粮食、教育医疗补助达5.17亿元,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82元。
五是加快扶贫开发步伐。五年间完成扶贫开发投入2.12亿元,重点实施了整村推进和异地搬迁扶贫工程,有2.07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7.17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贫困面下降1.6%。全市共完成移民搬迁1.86万人,其中以工代赈异地搬迁2527人,新疆劳务移民6403人,扶贫部门组织向市内灌区移民9979人。
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不断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和完善专业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县级农技综合服务中心,重点扶持建设乡级“三站”,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有农林牧业和水利、农机农业科研机构314个,农业科技人员总数达到3716人。积极支持农民自办、联办服务组织,发展民办科技服务组织,全市农民专业科技服务组织达到130个,取得“绿证”的农民技术员总数达到1356个,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已初步形成。
二是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2002年开始,全市把农村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农村税费改革上。到2005年,全市实现了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目标,为农民减轻税费负担6333万元,全市农民人均减负46元。加大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力度,重点检查了农村中小学乱收费、农村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以及农村水费、电费、农民进城务工等行业收费。
三是进一步落实好各项综合改革。全面推动乡镇机构改革,理顺了乡镇内设机构,精简了人员编制,共清退临时工、招聘人员546人。加大教育布局调整力度,统一规划学校,编制规模,调整学校布局。全市共撤并农村中小学校158所,辞退代课教师2231人,全市的初级中学控制在120所左右,小学控制在1100所左右。稳妥推进乡镇村组行政区划调整,全市共撤并乡镇14个,乡镇总数减少到69个。共清理出乡村两级债务13366万元,其中乡级债务近1亿元,村级债务3366万元。
四是加强农村土地改革。县、乡、村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近1.3万块,保护面积384.4万亩,保护率为86.1%,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标准。加大了土地开发整理复垦,2002年以来实施国家级和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7个,总规模4万多亩,规划新增耕地2万亩,预算总投资7343万元。针对近年来征地补偿偏低的实际,出台了《白银市征收(用)土地补偿补助办法》,确保征地补偿安置合法合理。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7万亩,涉及农户2.2万户,签订流转合同1.1万份。
五是全面落实配套改革。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认真落实粮食直补政策,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实行每个农户的补贴面积、享受补贴数量、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张榜公布,并做到政策宣传、清册编制、张榜公布、通知发放、资金兑付“五到户”,认真开展粮食直接补贴兑付工作,2004年、2005年,分别兑付补贴资金1082万元、1361万元。
2、突出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基础。一是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立了13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5万亩中心示范基地,带动推广地膜种植122万亩,高效立体模式化种植100万亩,配方施肥172万亩,药剂拌种157万亩,机械化播种105万亩。靖远大坝设施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是省上重点支持的示范园区,示范规模已达1000多亩。二是加强良种推广体系建设。围绕品种优化抓引进,以实施《种子技术创新计划》为切入点,加大名优特新品种引进力度,建立玉米、小麦、牧草、豆类、油料等农作物繁育基地20万亩,其中订单制种面积达10万亩,年繁育良种8000万公斤,加工能力达到2400万公斤,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三是加强农村信息体系建设。开通了白银农业信息网站和“神农通”农业短信服务,为2500户农民和18名科技专家配备了“神农通”电话和手机,发展农村信息员600多名,有效解决了“农村最后一公里”信息服务障碍问题。四是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大抓农业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重点实施了百万亩地膜覆盖工程、灌区粮食模式化丰产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二代日光温室蔬菜瓜类、砂田和日光温室滴灌、毛白杨伐根嫁结及农林牧新品种的试验推广等10多项农业适用技术,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3、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及各项社会事业。一是重视发展农村教育。到2005年,全市共有农村小学1210所(其中教学点281个),中学123所,在校小学生17.68万人,初中生8.54万人。有小学教职工8392名,初中4686名,小学和初中教师合格率分别为97%和90%;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2%和98.6%。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8.8%。农村职业教育、各种形式的农民文化技术培训教育不断发展。全市于2003年实现了“两基”区域达标。全面建立了“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普通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显著提高,教学水平明显提升,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二是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紧紧抓住乡镇卫生院“一无三配套”建设机遇,大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全市乡镇卫生院基本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农民群众的就医条件有了根本好转。2005年,省政府确定我市会宁县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共有44.83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8%,共筹集资金1229.5万元。当年全县共有11.95万名参合农民得到合作医疗补助,补助费用898.3万元。形成了农村三级药品供应网络,使药品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分别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16%、30%,直接为群众让利300多万元,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三是重视农村文化广播电视等其它社会事业发展。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民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全市92.9%的村、26.7%的农户通了电话。81.2%的村通广播,97.5%的村通电视,19.9%的村通了有线电视,42.3%的村建有村文化室。农民生活环境有了一定改善,17.3%的村、近5万户24万农民已经用上了自来水,25.3%的农户使用太阳灶,5.3%的农户使用燃气灶。
二、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全市上下在突出抓好生产发展、增加收入的基础上,重点抓了组织领导和规划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2006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5.97亿元,同比增长6.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162元,同比增加136元,增长13.3%。
㈠加强组织领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是加强领导。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二是强化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重要政策和目标任务等,使广大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4—6月份,市电视台深入县区,围绕“二十字”方针,从产业发展、群众动员、示范村建设等方面搜集素材,进行电视宣传报道,编辑制作了25期电视节目并在市电视台播出,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是建立机构。市委成立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召开了3次领导小组会议,5月份又召开了新农村建设汇报会,研究部署新农村建设工作。各县区也相继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部分县区乡镇一级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
㈡科学制定规划,使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今年新农村建设起步之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原则,市上成立了相关部门参加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7个分项规划目前均已完成初稿,进入征求意见和修改过程,十月底正式出台。
各县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也正在抓紧制定之中,多数县区已完成初稿。《会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从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区域布局,建设步骤,建设内容,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对“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发展目标中,提出了围绕“十化”,即农业产业化、生产方式合作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整洁化、居住集约化、公共服务公益化、管理民主化、农民知识化、乡风文明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区域差异较大的实际,细化了“黄灌及城郊区、东南部二阴区和中北部干旱区”三类不同区域。提出引水、集水、蓄水、节水“四水”齐抓,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从加大新村建设力度、加大旧村改造力度、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和加大公共设施配套力度等四个方面加强人居环境治理,等等,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白银区及早着手,于2006年元月就印发了《白银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纲要》,从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六式”并举,即生活城镇化、身份两制式、耕作规模式、医疗合作式、教学标准式和困难保障式,扎实稳步建设新农村,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
㈢加大项目和资金投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重大项目的争取和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安全饮水、农村能源、农村公路、农村电网、农村信息化及文化、教育、卫生等农村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的争取。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1亿元。落实2006年春季免除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和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转移支付资金3342万元;下达贫困家庭学生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478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在上年会宁县的基础上新增加了靖远和景泰县,覆盖农业人口113.1万人,覆盖面达到86.8%。特别是在国家和省上的重视支持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重大突破,争取实施了会宁和靖远农村干旱地区农村饮水困难及安全饮水工程,总投资8250万元。其中会宁县中北部干旱地区农村饮水困难供水工程投资3480万元,解决11个乡镇5.4万人的饮水困难;会宁县新堡子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投资2802万元,解决郭城、河畔、头寨三个乡镇29个村6.44万人的饮水安全;曹若人饮及大芦、高湾等干旱山区供水工程总投资1968万元,解决干旱山区2.9万人的饮水困难。各县区不同程度加强项目和资金整合,白银区今年共实施涉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21个,占全区项目总数的44.7%,计划总投资1.83亿元。靖远县突出重点区域,在“一带五区”共组织实施重点项目31项,总投资4.76亿元,占全县在建项目总投资的52.3%。截止7月底,全县共实施新建、续建项目199个,同比增加145个,其中新建设项目128项,同比增加91项,总投资9.54亿元,续建项目71项,投资4.7亿元。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尽可能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项目保障。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农业专项投入1440万元(农业专项资金9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配套140万元、新农村建设400万元),对农村教育投入495万元、农村卫生投入251万元、民政救灾投入160万元,对农村的全部财政资金投入达到2475万元,比上年的1428万元增加了1044万元。
㈣加强示范引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典型经验。
按照示范带动、典型引导、逐年扩大、力求实效的原则,各县区选择一些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综合素质较高的行政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宣传推广,分步推进,分批实施。2006年,全市确定省级示范村6个,市级示范村13个(其中5个为省级示范村),省市示范村数量达到14个。同时,部分县区也确定了新农村示范点,如靖远的五合、唐庄,平川区的广盐沟等。目前,试点村总体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之中,村镇建设规划已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全面展开。
试点村在突出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村镇建设和改造上。在改造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就地改造,即在原村落基础上,重新规划,拓宽硬化道路,拆除破旧房屋重建新居,并配套沼气、改水、改厕,改变人居及卫生环境状况;二是新地新建,即在原村落以外新开辟空闲地,按照统一规划,建设新村镇,将旧宅拆除后恢复为耕地;三是离村进城,即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离开农业,居住离开农村,在城市建设新楼,整体搬迁。
从新村建设的进展情况来看,依托移民搬迁项目或整合其它项目的新建村庄成为各县区今年新农村建设的“亮点”。景泰县寺滩乡十支示范区依托扶贫开发移民搬迁项目和国土整治项目,总投资700多万元,平田整地3500亩,完成418户山区农民的整体搬迁。年内完成200户,每个农民补助2000元,平均每个家庭补助1万元,建成新型农民住宅。靖远县唐庄文明新村依托2005年国家扶贫易地搬迁工程,项目总投资770万,在兴电灌区平田整地3000亩,建设移民住宅258户,安置石门、兴隆、双龙、永新四乡五社移民258户1096人。会宁县红堡子村计划建设四个移发新点改造一个旧村,共计建设400户,2006年计划建成235户。到“十一五”末,全村930户农民全部完成农宅改造。白银区根据城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一部分村人走村空的现实情况,计划完成武川、强湾两乡整体搬迁,实现群众生活城市化,武川乡移民搬迁工程2006年计划搬迁431户2070人,五岘乡2006年计划安置进城农民675户2700人。平川区广沿沟移民新村,计划投入资金1020万元,完成宝积乡党家水和黑水村两村土地塌陷区93户500重灾户的搬迁。
三、白银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新农村建设的自然条件仍然极差。沿黄灌区是白银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覆盖全市三县两区的38个乡镇317个村,68万人口,占全市农业人口的51%。区域内粮食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70%以上,蔬菜产量占87%,农业总产值占80%以上。大面积的高扬程灌区安置了大量贫困地区移民,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西北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防止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大风危害,阻止了腾格里沙漠的进一步南侵,实现了人进沙退的好局面。但同时,高扬程灌区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一些灌区主要考虑了灌溉,没有建设配套的排水工程,经过多年的灌溉,部分地区产生了次生盐渍化,致使部分高产田变成了低产田,个别地方出现撂荒现象。灌区内以盐碱地为主的低产田面积已经达到13万多亩,改造任务艰巨。二是节水灌溉的任务仍然艰巨。灌区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着大水漫灌现象,高新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不够,节水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三是水费改革任重而道远。高扬程灌区供水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目前的水费农民已不堪重负,无法实现按成本收费,灌溉管理困难重重,需要国家给予专门补贴。四是电费涨价的压力大。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给高扬程灌区保持了适当的电价优惠政策,但电力部门每年都提出电费提价,势必将进一步加重农民负担。
另一方面,干旱缺水是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近年来,全市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旱灾密度呈加密趋势,自2003年以来,连续四年发生大旱。全市56个乡430个村的64.8万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农业人口的49%。其中有14.3万人处于绝对贫困线下,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0.8%。2006年1—7月,平均有效降水仅57毫米,旱灾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大、受灾群众之多、损失程度之严重,为近20年来之最。一是旱灾给全市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干旱山区每年农作物受旱面积超过200万亩,有近百万亩的旱地因灾无法播种。今年全市受旱面积更是达到了286万亩,占旱地面积的90%,其中191万亩基本绝收;近80万头(只)牲畜不同程度发生草荒,年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元。二是干旱缺水给干旱地区人畜饮水造成了严重威胁。一遇旱灾,“水荒”仍然不断。全市农村资源性缺水人口达57.8万人,氟病区、苦咸水区、污染区存在饮水安全人口达56.8万人,饮水存在问题的人口累计达114.6万人。每年11月份至次年4月底,全市局部发生人畜饮水困难,历时6个多月。目前,全市90%的农户水窖已无蓄水,有38个乡镇的4.9万户22.24万人、33.24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三是旱灾给农民生活带来严重困难。由于连续四年干旱,灾区粮食年年欠收,大部分群众已无自救能力,全市常年缺粮人口保持在40万人以上。目前,缺粮人口、救济人口每月以5%的速度递增,重灾乡村需要救济人口占缺粮人口的60%以上。预计到11月底,全市有缺粮群众12.13万户54.5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41%,缺粮3274万公斤,其中需要救济的特困灾民有10.12万户45.6万人。连年干旱也造成群众做饭取暖燃料出现短缺,农民积攒的秸秆全部用完。“四缺”(缺水、缺粮、缺草、缺燃料)“三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成为突出问题。
2、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仍然较差。一是缺乏专业化分工,导致农业生产低效率。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在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实际上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制度变革,传统农业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造,分家分户经营,以自给性生产为主,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不高。二是缺乏有效的生产要素投入,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农村改革和城市发展造成的土地价值净流出、农村资金净流出和优秀劳动力净流出,使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日益弱化。虽然近年来农业和农村投入增加较多,但基础设施薄弱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加上农业贷款不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还没有步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滞后,优势支柱产业成长较慢。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小,而且不稳定,产品档次较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加工深度不足,全市农产品初加工比重大约为20%,精深加工率则更低;龙头、基地、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调节机制不完善,为农户服务能力弱,带动辐射作用发挥不足,在近70家加工龙头企业中,与农户建立合同关系的大约只有26%;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亟待健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和示范推广滞后。四是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导致农产品卖难问题经常性突出。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缺乏有效的联结手段,难以避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致使农业发展长期缺乏有效的市场拉动力。五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总量仍然偏小,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不够。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技术水平不高,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缺少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劳务输出总量不足,收入偏低,不少农民盲目外出打工,上当受骗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条件差,劳动安全和职业病没有保障;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
3、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支撑仍然较弱。贫困地区山大沟深,交通状况极差。目前全市不通等级公路的乡还有3个,不通油路的乡还有27个,不通农二级公路的行政村还有56个,不通油路的行政村占到了81%,大部分分布在这些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地区。“十一五”期间,全市计划实施“通畅”工程,共规划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5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规划投资18.76亿元,国家和省上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贴资金仅占全部建设资金的40%左右,其余60%的建设资金需要靠地方各级政府自筹解决,筹资难度很大。
由于长期缺乏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足够投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更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民素质较差,生活单调,缺乏必要的文化消费现象十分突出。农村教育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农村小学还有20万平方米的危房没有得到改造,需改造资金1.2亿元,资金缺口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校舍短缺,尚缺校舍20万平方米,特别是学生住宿条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负债严重,全市负债达1.3亿元,偿还债务资金来源渠道不明;农村职业教育和各类适用技术培训相对滞后,农村劳动培训不足。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更为落后,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相对过少,破旧、危房面积过多;基本医疗设备缺乏,现有设备老化严重;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村级卫生人员素质低下,整体业务素质较低;补偿机制不健全,包袱较重,卫生院发展缺乏后劲。
农村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尤其是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更为落后,为农民、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的信息服务相当有限。农业社会化服务以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为主,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薄弱,合作经济组织刚刚起步,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乡级农技站一方面力量薄弱,一方面围绕乡上中心工作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去,服务效果差。供销合作社经营举步为艰,局限于供应生产生活资料和简单的收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少,规范性和组织性差,服务带动作用有限。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为农民提供的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很少,农产品卖难现象时有存在。
4、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生活不够宽裕。一是农民收入增速虽然加快,但收入水平低、增收困难仍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虽然“十五”期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摆脱了“九五”末、“十五”初低迷徘徊局面,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但与城市居民收入相比,增长速度仍然偏低,与城市居民收入的较高增长形成反差。2005年与2000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503元,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平均增长率5.9%,而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2%。与九十年代初相比,城乡居民收入比仅由4.3:1缩小为3.9:1。二是扶贫开发虽然富有成效,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尤其是干旱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差,扶贫攻坚的任务仍然艰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更为艰巨。“十五”期间,全市农村贫困面仅下降1.6个百分点,农村贫困面仍稳定在10%以上,全市46个贫困乡年收入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仍有15万多人,年收入668—924元的低收入人口23万多人。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现在剩余的贫困人口,绝大多布在特别严酷的极端干旱地区,解决这部分群众温饱的难度相当大。加上80年代中期确定的温饱钱,仅仅是一个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标准,刚刚越过这个标准的群体,往往是小灾小返贫,大灾大返贫,一遇天灾病患,就会重新变为贫困人口。我市尽快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还十分紧迫。
5、农村改革滞后,民主管理尚不健全。一是农村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的成果需要巩固,农村教育负担大,医疗、电价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时有上涨趋势,各种不合理收费仍然不少,农民负担仍然较重。农村金融体制不够健全,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对依法治农重视不够,农业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薄弱,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平;执法监督制度尚未建立,没有完全做到公正执法和严格执法;农业法制宣传教育不够,广大农民的法制意识也亟待提高。二是存在着民主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忽视农民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受益权等民主权利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农民自身民主意识淡薄,忽视权益保护,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氛围不浓的问题。三是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四、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调研,进一步深化了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形成的共识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根据“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重点在以下八个方面抓好落实,务求突破。
1、深化认识。从调研看,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参差不齐,有的认识清晰,有的认识模糊。从工作上看,认识清晰的县区和乡村,工作力度大,措施得力,效果不错;认识模糊的县区和乡村尽管工作在展开,但充满顾虑,信心不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市有697个行政村、4870个自然村,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状况差别很大,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充满信心、有所作为、只争朝夕,树立紧迫感和责任感,又不可急于求成,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努力,使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2、科学规划。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制定规划,坚决避免将新农村建设片面地理解为新村建设的倾向,确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根据全市自然生态条件各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的实际,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有一定条件的欠发达地区和基础条件极差的贫困地区等三种类型推进新农村建设。不同类型地区突出各自的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更加重视解决极度干旱山区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把黄河沿岸建设成农业经济带,成为城市支持农村的重点区域;把刘白高速公路沿线建设为工业经济带,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区域。要从全市不同条件出发,要坚持把新农村建设的重心放到经济发展上,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发挥特色优势,制定详细的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总体规划。尤其是乡(镇)村建设规划,既要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民建房模式,又要规划水电路、通讯和科教文卫服务事业等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还要考虑人防、环境保护等因素。我市各县区和乡镇、村组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参差不齐,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统一模式搞“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从乡镇、村组、农户的具体情况出发,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建设规划要充分尊重民意,突出特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注重利用土地,保护耕地,保护历史文脉,体现文化内涵,不搞千篇一律。建设规划要把“村兴、民富、路畅、山绿”放在首位。建设规划要经村民充分讨论,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专业机构指导、相关部门审定,坚持科学合理,统筹兼顾。要聘请专家,对乡镇和县区规划进行指导论证,制定文本规范、切实实际、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切实发挥基础性作用和带头作用,指导村社总体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搞好设计。村庄规划要切实因地制宜,按当地经济条件量力而行,整村移民搬迁争取一次成型,就地改造型的视农民经济状况可以分步实施,不提倡搞楼房。要以新农村规划建设为契机,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规划队伍,指导和实施全市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建设中要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切忌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3、兴办实事。各级领导干部要多办实事,处理好公共财政共享的问题,让农民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变化,进一步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信心。要突出重点,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解决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把兴水改水作为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性措施来抓。要做好引水的文章,突出解决特困山区群众的缺水问题。对有引水条件的地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千方百计实施农村人饮解困工程,集中解决群众的吃水问题。对没有引水条件的地区集水蓄水,进一步搞好集雨水窖建设,力争人均1眼水窖,保证生活用水,发展集雨节灌。实施以梯田建设为主的小流域治理生态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专项扶持我市干旱山区梯田建设,力争每年完成10万亩梯田建设任务,五年内实现人均3亩梯田,提高旱地农业生活水平。要做好改水的文章,提高饮水安全和生产能力。对山区苦咸水、高氟水和灌区高污染水区域,加大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力争“十一五”时期解决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问题。要做好节水的文章,加强对高扬程灌区的支持。更加重视高扬程灌区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争取国家从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全局出发,加大对我市高扬程灌区的水利投入,坚持做好水费、电价和粮食补贴,促进高扬程灌区可持续发展。实施以节水灌溉为主的延渠扩灌工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移民搬迁工程和以水地开发为主的水利骨干工程。通过节水灌溉和延渠扩灌,提高现有工程效益;争取新上西格拉滩、双永、引大入景等水利骨干工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解决特困山区的移民搬迁,逐步在特困山区移民15—20万人,同时加大劳务移民力度,彻底解决极端干旱地区群众生活问题。要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加强对我市农村交通建设的支持,改善农村交通差的状况,重点是村级公路建设和村道建设,逐步改变农村行路难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切实提高工程效益;以城市大环境绿化、生态小康村建设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村镇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工程;继续抓好“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等工程,全面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要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重点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五大体系。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消化乡村办学债务,落实好“两补一免”政策,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一池五改”(沼气池、改路、改厨、改水、改圈、改厕),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提高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所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尽快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求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求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支持和鼓励外出农民工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要加强农村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加强村镇文化活动中心和村民健身休闲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名村。
4、发展经济。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是发展农村经济,根本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要加快推进农村“三化”进程,加大扶分开发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一是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这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等几个层次抓好产业开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优势产品向优势产业区域集中的原则,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积极推进农业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林牧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草产业,重点发展以舍饲养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壮大林果业,着力提高林牧业比重。突出抓好以蔬菜产业为主的种植业特色产业,重点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到“十一五”末日光温室面积突破10万亩。突出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品种品质结构调整。二是突出农村二三产业,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村工业化。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重点的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尽可能多地减少农民人数,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长远出路。要切实落实国家和省上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引导乡镇企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招商引资,积极参加乡镇企业贸洽会等各种经济贸易洽谈会,千方百计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重点在蔬菜加工、洋芋淀粉、啤酒麦芽、绿色食品等方面扶持发展一批新型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企业,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引导个体私营企业扩大投资领域,整体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三是突出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强劳务输出,推进农村城镇化。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连片发展,以黄河沿岸、交通干线为主轴,以建制镇为重点,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为关键,提高经济实力为目标,搞好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体系,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力度,健全劳动保护机制,每年输转20万人次以上。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善和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强化扶贫工作责任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切实抓好整村推进、扶持龙头企业和转移就业培训三项重点工作。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创造条件,稳步实施易地移民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坚持对口帮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力争五年内有5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10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
5、尊重主体。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不管是科学规划、兴办实事还是发展经济,都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多听听农民的呼声,多替农民的实际着想。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决不能脱离实际,搞行政命令的“一刀切”,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新村庄建设”,把精力更多地用在了“村容村貌”的整饰上,或者修华而不实的广场,或者盖“农民式别墅”,或者搞城市一样的“精品小区”,而违背农民意愿,适得其反。要加强农民培训。充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大力推行“政府出钱,农民免费学技术”的“农民知识化”工程,对农民进行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重点是改造农民的思想、观念、习俗,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农民的创业、就业、致富能力;同时,教育、引导农民树立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消费理念,争做新时期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
6、培育典型。通过典型示范,从而带动面上的工作,这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典型引路,分步实施,注重实效。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目前,乡村建设混乱,住房设计粗放,公共设施不配套,生活环境极不卫生的问题相当普遍。要搞好村镇建设试点,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原则,抓好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示范乡镇建设方面,到2010年,重点抓好10个人口在1—2万人以上试点乡镇;示范村建设方面,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家居舒适化、服务社会化、管理规范化要求,以推进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建设管理体系、小康农宅建设为主要任务,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文明新村建设示范点并逐年增加,到2010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达到100个以上。要突出建设重点。对原有旧村镇改造,以“五改一池”为基础,加强村镇绿化,提高人居生活质量。对新规划的村庄建设点,政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自愿搬迁,政府给予适当补助,高标准建设布局合理、村容整洁的新型村镇。
7、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涉农部门的事,也是非农部门的事;不仅仅是农村的事,也是城市的事。尤其是县区,要把新农村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狠抓落实。全社会都要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大家都来关心新农村建设,真正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要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业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等为主的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消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继续稳定、完善、强化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落实直接补贴有关政策。要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机制,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确保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同步增长,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按照公共财政原则,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支出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要加大力度整合支农资金。切实加强对财政资金、基本建设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村社会各项事业专项资金的统一规划安排,统筹管理使用,加强协调监督,坚决防止截留挪用。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加强资金协调,集中资金投向,优化支农资金使用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积极创新投资机制,改变投资方式。建设新农村,农民应当在建设自己的家园中成为主体。要积极探索建立“各级政府拨一点、涉农资金捆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扶单位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让一点”的融资模式。政府要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更多地依法、依规采用补助、贴息、奖励、物资援助、风险补偿、减免税费等政策工具和激励措施,落实一定的启动资金和补助资金,建好水、电、路等公共基础建设,解决单家独户不好办也办不了的事情。
8、加强领导。市、县、乡都要有得力机构和专门人员来抓新农村建设,一把手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谋划新农村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下大力气狠抓落实。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考核,把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作为选拔作用干部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要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领导能力。要选好配强村班子,把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选拔进村支两委班子,特别要选配好“一把手”。要强化民主管理,认真执行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真正做到干部村民选,大事村民议,财务村民管。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转变村干部工作方式使村干部真正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