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窗(2)


 

 ——你消失但不会离去,你所在之处,留给他你凝望的双眸,留给他你的衷情

  进入生命的正午,女人时常会心摇神荡地回想起从前的日子,在追忆中,甜蜜地翻阅生活之书,有那么几页格外美好,一些无足轻重的细锁小事,本身虽无特别之处,但对这游移的记忆却显得更为真实。

  离开小垸读书的三年,正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稻田分给了一家一户.

  女孩家里也分得到了好几亩,母亲没有象其他家庭那样尽可能让孩子,特别是让女孩放弃学习回家种地。

  女孩懂得,没有了父亲,母亲坚持将自己的女儿们送进学堂,这需要承受族人的责备,乡邻的讥笑,还得失去叔伯邻里的帮助。

  每年的暑期放假回家,女孩会不要命似的去田里割谷、插秧、除草、,家里没有水车,女孩会在别人午休时,忘却头顶火样的太阳,看准时机,偷偷的爬上别人家的脚踏水车将水送进自己田里。女孩还小,只能这样回报自己的母亲和家人。

  忙完紧张的抢收抢插阶段,女孩还会做一件事情-----去同学家串门,这是女孩好不容易从母亲那里争取到的自由,也是农忙季节里奢侈的享受。

  首次去同学家串门是在实行承包责任制的第一年,女孩抓住“双抢”刚过的一天间隙,早早起床,上菜园子里揪了两个菜瓜就出发,光脚踏过村里唯一的公路,脚走痛了才到达那位女同学家里。她家居住在大堤旁,离她家不远处有一个长满莲藕的湖。女孩到达时,她早已和其他同伴在湖边嬉戏。见女孩走近,她顺手摘下四张荷叶,先将两张平铺在大树下的草地上,自己率先坐下,不一会,另两张荷叶在她手里变成了两顶帽子,两个女孩分别戴上后,相视一笑,在这笑声中,久未谋面的同学开始了对过去的回想。回想的人和事很多,但绝对不谈及男生,因为那时候,男生女生界限分明。

  第二年暑期的一个中午,似火的骄阳,炙烤得土地发烫,女孩脚尖点地,快步冲进一个女同学家里,这是女孩第二次串门,理由是请女同学解决学习难题。那时候,男生女生开始交流,为了挤出时间干点别的,两人商量请几个男同学来帮助尽早解决问题。很快,女同学邀来了3位男同学,难题很快得到解决,只是解决难题的不是女孩认识的男生。太阳落山了,女孩告别回家,心里因为难题得以解决而高兴,可不同的是,女孩改变了走路唱歌的习惯,默默的走着,一路上没有了歌声。

  当又一个农忙季节来临的时候,女孩参加了高考,不理想的考分,让女孩很郁闷,于是,女孩再次走进了一位女同学的家门,在一番安慰和鼓励后,女孩心情改变了许多,感觉不再那么压抑,慢慢的,两个女孩聊到了更多的话题,学习、追求、梦想、感情。和以往同学间的说笑不同,女孩这次感觉女同学有一点神神秘秘,在断断续续的问答里,女孩终于体味出女同学有了意中人,就是那位眼神特别的男生。这样的结论的确让女孩大吃一惊,以至于走在回家的路上,女孩仍然没法相信。

  转眼,有的同学走上了工作岗位,而女孩还得继续学业。在农民庆祝新一轮收获季节来临的时候,女孩也开始新一轮的休假,乘车回家途中,顺道拜望了一位女同学,因为想念,因为想了解。见面后简短的交流,女孩感觉到:儿时的伙伴已经成年,并独立的走入社会, 她的思想、她的追求,已经和在校的自己有了区别。透过她开心的笑脸和兴奋的话语,女孩也能够感受到她生活的幸福和爱情的甜蜜,而她周围同事对她事业的关心和肯定,对她意中人的欣赏和赞许,莫不是她开心的催化剂!一阵寒暄后,女孩送上祝福后挥手离开。

  再后来,女孩没有了到同学家串门的习惯,开始默默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她不想自己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情绪影响同学快乐的心情,她更不想自己控制不住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追寻而让同学误解,她心中尚有疑问,不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是否有人认同!她不想……! 就此尘封一切记忆!心中因而有了一块圣地,十分珍惜,但不轻易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