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届毕业论文工作安排
一、 答辩委员会组成成员
组长:赵华
成员:刘解龙 叶 泽 杨海余 冯丽霞 戴罗仙 曾力勇 黎建新
贺云龙 曾小青 王福鑫 文凤华 刘建江 王宏霞
秘书:廖妮娅
二、答辩时间
金融学、会计学、公共事业、财务管理专业:
17周星期三、四、五(6月18~20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7周星期四、五(6月19~20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三、答辩注意事项
(1)学生和指导教师分在一组。
(2)各组答辩顺序先二本学生后三本学生。
四、答辩程序
(1)学生先介绍论文情况(限8分钟)
(2)主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10分钟)
五、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优秀论文(100>x≥90)
(1) 能很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
(2) 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圆满地完成开题报告。在文献阅读方面,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较多的自选资料,并按要求写出文献综述,质量好。外文翻译译文准确,质量好。
(3) 有多方案选择、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数据准确可靠,有较强的操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文本格式规范。
(4)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分析或有独到之处,成果突出,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5) 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文字流畅。
(6)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准确流利地回答各种问题。
(7) 学习态度认真,模范遵守纪律,设计(论文)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
良好(90>x≥80)
(1) 能较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
(2) 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较好地完成开题报告。在文献阅读方面,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按要求写出文献综述,质量较好。外文翻译译文准确,质量较好。
(3) 有多方案选择,设计比较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比较准确,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文本格式规范。
(4) 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或有新见解,成果比较突出,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5) 论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文字通顺。
(6) 能比较流利、清晰地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能正确地回答与设计(论文)有关的问题。
(7) 学习态度比较认真,组织纪律较好,设计(论文)达到规范化要求。
中等(80>x≥70)
(1) 按时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
(2) 基本上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开题报告。在文献阅读方面,能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并按要求写出文献综述,质量尚可。外文翻译译文质量尚可。
(3) 有方案比较,设计比较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数据基本准确,操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尚可,图纸质量较好。
(4) 对研究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成果有一定意义,反映出作者基本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5) 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层次较分明,文理通顺。
(6) 基本能叙述出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对提出的主要问题一般能回答,无原则错误。
(7) 学习态度尚可,遵守组织纪律,论文基本达到规范化要求。
及格(70>x≥60)
(1) 能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
(2) 阅读了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并按要求写出文献综述,完成外文翻译。
(3) 有方案选择,设计基本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无大错,数据无原则错误,操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弱,图纸质量一般。
(4) 研究能力较弱,对某问题提出个人见解,未取得什么成果,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得欠扎实。
(5) 论文结构不够合理,逻辑性不强,论说基本清楚,文字尚通顺。
(6) 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对某些主要问题虽不能回答或有错误,经提示后能作补充或进行纠正。
(7) 学习不太认真,组织纪律较差,论文勉强达到规范化要求。
不及格(x<60)
(1) 没有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
(2) 未完成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阅读任务,文献综述,外文质量翻译达不到要求。
(3) 设计不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有原则错误,实验数据不可靠,实验操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差。
(4) 缺乏研究能力,未取得任何成果,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不扎实,内容空,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错别字较多,图纸错误太多。
(5) 不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主要问题答不出或有原则错误,经提示后仍不能回答有关问题。
(6) 学习马虎,纪律涣散,论文达不到规范化要求,或抄袭严重。
六、材料上交、校级推优指标分配及要求
(1)6月23日5:00前,请所有毕业生将按要求装订好的毕业论文定稿及相关论文资料(含论文电子文档)交指导老师;各答辩组长提交答辩记录本。
(2),请各系主管实践教学环节负责人汇总各专业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成绩后于6月23日17:00前必须提交网络报送,同时提交纸质成绩一式两份给教务办。
(3)请各系主管实践教学环节负责人于6月30日前提交各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及成绩汇总表。
(4)请各专业按照毕业生人数的2%推荐优秀毕业论文。
七、答辩分组
第一组 组长:欧阳强 7-110
组员:陈湘杰 戴罗仙 谢冠慧 胡跃红 贺正楚 冯萍
第二组 组长:刘建江 地点:4-506
组员:
第三组 组长:周正祥 地点:13-205
组员:梁向东 刘燕 钟武强 王虎林 殷光文 唐平海
第四组 组长:张庸平 地点:13-206
组员:刘大能 杨海余 刘明栋 唐志良 李兰兰
第五组 组长:彭爱兰 地点:6-201(17周五1-2节停用)
组员:刘解龙 卿前龙 黄登春 彭积敷 李喜梅 田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