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境外资本流入意愿较强的时期
白明
有消息说,4月份的外汇储备增加745亿美元,相当于每小时增加1000万美元。当然,仅仅从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还不能说明热钱加速流入,还要看一看外汇储备是怎样增加的。在经常项目国际收支方面,不容易看出什么问题。4月份,全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1187.1亿美元和1020.3亿美元,分别增长21.8%和26.3%,进口显然要大于出口。尽管贸易顺差仍达到166.8亿美元,但比上年同期略微下降0.1%。即使这166.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完全转化为外汇储备,那么,其余578.2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量还需要有一个合理解释。看来,用经常项目国际收支很难全面解释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剩下的外汇储备增量产生过程就更为令人琢磨不透,只能靠观察资本项目国际收支变化来加以解释了。
曾几何时,外汇对中国来说何等珍贵,甚至重要领导人出国访问也仅仅有几美元的零花钱。据统计,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1980年的外汇储备甚至出现12.96亿美元的赤字。经过了30年的沧桑,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在2001年中国加入之时,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864亿美元。从今年4月末的情况来看,外汇储备规模高达1.76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和意大利这7大主要西方工业国家的总和。可以说,近年来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以单调上升为基本轨迹的外汇储备规模扩张过程。
从去年末到今年初,中国的外汇储备依然在增长,但增长势头似乎不如前一阵子锐利。其实,也并不难理解。越来越多的境外资本流入中国肯定是更加看好中国的资产。可是,随着境外资本流入的最多,适合他们投资的中国资产价格也水涨船高,而当资产价格高到一定程度时,境外资本为了寻求更加适宜的价格,也会选择等待。只不过到了4月份,越来越多的境外资本认为该出手的日子到了。
房地产是境外资本在中国投资最热的领域。从去年末开始,受到一系列“冷水”的打击,一些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也出现冷却,广州、深圳的房地产价格最高下跌三成左右,北京、上海的楼市也出现大范围的变相打折。到了4月,该跌房价也跌得差不多了,境外资本又开始对房地产市场加以觊觎。事实上,房地产市场是一种高投资、中风险、回报具有高不确定性的市场,如果每年房价升值幅度赶不上利率机会成本与房屋维护管理成本之和,房地产市场投资就属于无利可图。现在,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不仅没有出现与上述两种成本之和大体相当的涨幅,反而出现高达30%左右的下降。到头来算总帐一看,一些人在房地产方面里外里出现40%的投资损失也是符合实际的,而损失40%后出现一定的回升迹象也不足为奇。
证券市场是境外资本在中国投资另外一个最为活跃的领域。且不说通过各种非正常途径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难以计数,就是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QFII的规模就已经一再扩大。2007年12月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QFII的投资额度将由不足100亿美元扩大到300亿美元。然而,从去年下半年到4月份,上证指数经历了由最高6100点跌至不足3000点的过程,境外资本自然也是其中的做空主力。现在,随着3000点最终被跌破,外资在中国股市上“杀回马枪”的空间也是存在的。看过跳高比赛的人都知道,无论是蹲骑式,还是背跃式,或者是俯卧式,运动员在腾空跃过横杆之前,都要将姿态压低。在这种情况下,境外资本加速进入中国也十分“应景”。
人民币现金本身也是外资在中国的主要资产储备工具。既然中国经济对外资有很强的吸引力,那么,这种影响力也必然会在中国的货币上有所体现。4月份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破七”前夜,境外资本也并未贸然大举买入人民币资产。然而,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4月初“破七”最终得以确立,境外资本对于买入人民币资产也不再更多犹豫。此外,自从200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先后8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而经过连续降息之后,美国的利率水平也处于历史911后的历史最低水平。由于人民币利率“见顶”与美元利率“见底”几乎同时出现,境外资本购买人民币资产也处于相对最佳时机。
总之,房市、股市、汇市的走势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这样的观点:目前是境外资本进入中国意愿较强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