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也许是全球性的灾年


  声明:本文仅仅是个人的推测,与宗教无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悖科学,欢迎指教。

  2008年5月12日以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来源经证实是印度洋板块与青藏板块的挤压造成的地壳变动。而这两块板块的相互作用,其源头则十分可能是来源于太平洋的中部。也许地球下面正在发生着我们尚未知道的大变化。那些对中国境内发生的自然灾害幸灾乐祸的外国人也许还没有觉察到,也许今年不仅仅是中国的灾年,很可能是世界性的灾年。因为,十分可疑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多次警告人类:灾难正在逼近。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说一个词汇“厄尔尼诺”,它的产生根源也来是太平洋!笔者认为,它与人类社会的活动关系不大!与工业废气及CO2排放无关。

  其实,“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ElNiño(小男孩的意思)。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次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

  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解: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厄尔尼诺发生后,太平洋沿岸各国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物理过程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海洋温度的变化与大气相关联。它无论发生在哪时,都会迅速地导致全球气候的明显异常,它是气候变异的最强信号,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厄尔尼诺现象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遍及整个中、东以及太平洋海域,表面水温正距平高达3℃以上。一般认为海温连续三个月正距平在0.5℃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相反,如果海温连续三个月负距平在0.5℃以上,则认为是反厄尔尼诺事件,又称拉尼娜(LaNiña小女孩的意思)事件。厄尔尼诺事件与拉尼娜的发生往往是成对出现的,它们对全球不少地区的气候灾害有预兆意义。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产生严重影响也很大,气候会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今年六月份出现的黄河水清现象就是十分明显的证据。具体地说,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包括:(1)沿海地区台风减少。(2)当年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3)次年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4)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至于厄尔尼诺形成原因,大多科学家认为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自然因素。赤道信风、地球自转、地热运动等都可能与其有关;二是人为因素。即人类活动加剧气候变暖,也是赤道暖事件剧增的可能原因之一。根据对近百年来太阳活动变化规律与厄尔尼诺关系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太阳黑子减少期到谷值期是厄尔尼诺的多发期。

  但笔者认为,按照中国古代“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推论,厄尔尼诺现象十分可能与海底地震及海底火山密切相关!与其说厄尔尼诺是气候异常现象,还不如说是海洋中心大地震及海底火山喷发的结果。由此继续推断,可知地球内部正在处于活动高峰期。从预兆角度讲,大批的鱼类上岸(海豚冲岸、螃蟹上树、鲸鱼自杀等)十分可能就是海底地震的预报。

  我们来想象一下:地球很象一只没有煮熟的鸡蛋,尽管地壳(犹如鸡蛋壳)是硬的,但里面的地墁(犹如尚未煮熟的鸡蛋清)和地核(犹如没有煮熟的鸡蛋黄)仍然是流动的,而且内部温度也是很高。同时,地球又象是被外力敲过的茶叶鸡蛋,到处是坑坑洼洼。地球在自转的时候,内外部的转动速度也并不是一致的。当地球的内部个层缝隙相重合的时候,也许就是地球发生大地震或者火山的时候。可以想象到,只要地墁和地核还是流动的,地震与火山就始终是存在的。除非地球彻底冷却。

  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条件的。外因通过内而起作用。按照中国古代科学理论,地球内部的活动往往与太阳、月亮、地球以及太阳系其他行星的运动位置、距离、角度、活动程度等密切相关。当外界引力最大或者最小并且地球内部错动扭力最大的时候,往往也就是地球自身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根据中国农历历法推算,今年水患已经得到证实。因此,自然灾害应该也是可以预测的。目前来看,太平洋海底是地壳最薄弱的地方,也是地震和火山多发地区。也许这里才是本次四川的大地震真正元凶。

  假如我们把“厄尔尼诺”现象当作预兆来看,那么,我们也许就会得到全球性灾难的结论。从目前世界各地的灾难报告及新闻来看,这种迹象已经渐渐显露。

  (本文中的厄尔尼诺的相关概念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