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巧克力市场开拓的策略思考(忆动前)


产生于2006年春,故宫,瑞士某公司。

一、现状

CMMS(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由新生代市场检测机构Sinomonitor International与英国市场研究RMRB联合完成,美国天盟公司Telmar提供数据分析软件)数据显示:中国巧克力市场中,品牌市场份额位居前十位的分别是德芙(38.61%),吉百利(13.22%),金帝(11.12%),雀巢(9.49%),好时(5.52%),金丝猴(2.94%),费列罗(2.32%),M&M's(2.10%),金莎(1.89%),申丰(1.58%),合计共占整个市场的近90%的份额;其中,德芙、吉百利、金帝就占了近2/3的分额。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巧克力市场基本被几个品牌瓜分,如果同他们正面交锋会付出较大代价,将导致成本过高,而且会形成一种对品牌成长极为不利的局面:

在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近几年合资风潮,以及中国市场“洋名”风的影响下,会被误认为合资品牌或本土公司取了个洋名。

所以,必须避开同中国巧克力市场中原有品牌的正面交锋,寻找市场启动的新渠道,直接命中中国市场中的巧克力主要消费者。

二、中国市场中的巧克力主要消费者

时下,在中国,当问及青年人在表达爱意、展示友情首选的方式是什么时,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地说是巧克力。这种作为倍受年轻人欢迎的舶来品,不论在爱意浓浓的情人节还是在充满感思之情的母亲节以及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上,巧克力都已经成为集高雅情调、喜庆欢乐、温馨浪漫于一身的代名词了。

在中国,巧克力的消费者呈以下主要特征:

1、以年龄在16到30岁的未婚青年为主,占约82%的比例;

2、巧克力的频率与年龄有较强的关联,年龄低的人群购买的频率较高,高频率购买的比例呈现从低年龄到高年龄逐步递减的规律,低频次购买正好相反;

3、青少年是巧克力消费群中极其重要的环节。30岁以下的购买者自己消费的巧克力比例很高,尤其是15~24岁的人群为自身消费的主要群体,而35岁以上的消费者购买的产品绝大多数是为青少年购买,特别是35~44岁的人群,这一比例高达86.3%。(注:数据来自CMMS)
由此可见,中国市场中的巧克力主要消费者是:青少年。

同样作为食品商的“好丽友”早已经将赢利之剑对准了青少年,且收获很是丰厚。

三、慈善基金组织的优势

1、紧急拥有极为丰富的政府资源,可以为巧克力公司融入大量政府关系,为巧克力公司业务的顺利开展打开一条通畅的道路;

2、慈善基金组织运作与协助的“青少年杂志”掌握的整个中国教育系统的通行渠道,拥有较强的传播渠道优势——直接面对青少年;

3、慈善组织和“青少年杂志”在中国部分部委、中央机关的支持下运作,在与青少年紧密接触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青少年资讯,能够准确把握青少年的需求与倾向。

四、建议策略

1、借用慈善基金组织的政府资源优势和青少年资讯优势,围绕巧克力公司的品牌文化举办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就营造出一种姿态较高的健康的公益形象,为巧克力公司品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将来进行政府公关积累资源;

2、借用青少年杂志的传播渠道优势,在专门开设的“品牌故事”栏目中讲述巧克力公司品牌的品牌故事,可以着重为巧克力公司编辑这个栏目;

3、在青少年杂志开设 “健康新知”栏目并讲述巧克力对健康的积极意义,巧克力公司可着重强调自己品牌在这方面的独到之处;

4、为每期杂志提供与巧克力公司品牌相关的包装,或以巧克力公司品牌形象为原型,针对杂志和中国青少年习惯制作杂志包装;

5、在每期杂志上附送与巧克力公司品牌相关的礼品或产品试用装等;

6、符合青少年利益和习惯的其他有利于巧克力公司品牌营销开展的方案。

五、目标范畴

目标是:让每一个接触到青少年杂志的中国青少年都认识和认可巧克力公司品牌,为巧克力公司品牌顺利在中国进行品牌的价值的提升,包括经济利益的和社会效益的。
 
声明:本文章拒绝任何未经书面许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