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远成人在一线
5月19日10点整,远成集团成都分公司紧急抽调7台八吨车,装载1400顶救灾帐篷驶出成都火车西站,火速赶往距成都约六百公里外的马尔康,救援当地灾民。为保证物资顺利到达,此次行动成都公司共安排了14名司机以及1名修理人员。车队抵达马尔康后将根据赈灾指挥部的指示做出下一步行动,据前方记者了解,从5月13日开始成都分公司赈灾物资运输车队的司机们轮流两班倒,人休车不休,一直奔忙在生命通道上,为震灾区的同胞送去急需的救援物品。
前往马尔康的救援车队人员名单:
钟映理、丁 毅(车号川A39496)
孙燕龙、李 兵(车号川A38972)
奉传文、王齐国(车号川A39577)
高文均、钟键伟(车号川A38641)
袁双明、雷 强(车号川A38988)
王永恒、唐良辅(车号川A38624)
黄 勇、刘义龙(车号川A39509)
车辆维修人员:胥波
鸣笛声声,中华同悲,华夏共震
5月19日下午14时25分,远成集团载有1400顶帐篷赶赴马尔康的车队顺利通过雅安境内赈灾救灾专用车道。入口处,西康大桥收费站悬挂着“确保成雅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全力支援抗震救灾!”的醒目横幅。烈日下的马路两旁站着手举矿泉水慰问赈灾救灾车辆司机的雅安中学生志愿队员,考虑到灾区清洁水源紧张,有更多的司机需要,出发前成都公司给车队人员每人备了一箱矿泉水,大家婉言谢绝了志愿者的好意。28分,远成此次奔赴马尔康的七台车同时按下汽笛,悲壮、嘹亮的巨响在巴蜀山谷间久久回荡,为震灾中遇难的同胞沉痛哀悼。车队的司机们也恨不得为疾驶的赈灾车再插上翅膀,为幸存的亲人们即刻带去温暖和平安!
救灾勇士们要克服的六个困难
一、疲劳。连续六天奔袭在赈灾救灾生命线上,吃喝睡都在车上,大家都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二、安全。救灾任务重,时间紧,路况差,有些新修好的路段并不绝对安全,还要冒着可能发生余震的危险。
三、饥饿。时间紧迫,也不清楚集结号何时吹响,大家最多都只吃个六成饱。中午每人两块沙琪玛,四块饼干,五点在一提供开水的支援点,才各泡了一桶方便面。
四、健康。灾区水质污染,加上被掩埋在废墟下的尸体腐烂变质,蚊虫滋生,有被疾病传染的危险。
五、车辆所需要的燃油和水。灾区物资奇缺,燃油供应紧张,不少供水点被破坏。
六、寒冷。阿坝州昼夜温差大,夜晚需厚棉被盖着保暖。
山高路陡,我们目标坚定:向前!
进入雅安市后,路况明显艰险起来。路窄、坡陡、弯多,路的一边是突兀尖锐的岩石,另一边是少辄二十余米的峭壁……由于怕司机分神,大家都不敢轻易开口说话,副驾驶也协助观察前方路面,神情紧张而专注。本次赶赴马尔康执行任务的14名司机平均驾龄都在九年以上,是公司最精锐的“王牌司机”,目的就是快速、安全地将赈灾救灾物资运到灾区同胞手中。我们祈祷英雄们顺利完成生命线上的庄严使命,平平安安地凯旋归来!
抗震救灾,重走长征路,再现远成精神
5月19日16:10,车队进入宝兴县,沿着当年工农红军第一军的长征路线向小金挺进,车右边就是奔腾不息的青衣江。在穆坪镇加水的时候,路边抗震支援点的警察向司机们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一位警察一边递矿泉水一边竖起大拇指:“远成集团车队整齐有序,人员着装整洁,精神状态极好。一个个都是真正的‘硬汉’!好样的!
全力以赴,目标:汶川!
根据总裁的指示,从13号开始,成都公司支援政府抗震救灾的车辆已达到81台,共出动车辆115台次。从成都公司车管部负责人万江明处了解到,由于地震及山体滑坡所造成的道路原因,前期车队只能向成都周边的都江堰、崇州、彭州、大邑、什邡、安县等灾区运送赈灾物资。19日,所有通往灾区的道路都将实现通车,成都公司当即全力组织人员和车辆,运送赈灾物资赶赴前期不能到达的灾区,特别是汶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