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绿的搭配其实很优美,不像人们常说的“红配绿,丑到底。”我的窗帘正是红纱配绿帘,被邻居赞不绝口,特意向我打听价格,被她赞不绝口的还有我的灯,最初在琳琅满目的灯饰里她们毫不起眼,布满尘埃,我用主人的心情凝视,揣测她们能否与我的空间对话,找到答案后我拥有了她们,最后的结果令我欣喜。物品自有灵性,它们和我们一样渴望遇到眼光独具的人。
万物皆有灵性。颜色与颜色能够对话,图案与图案能够对话,材质亦然。美往往因为相处和谐。千姿百态的美之中,我们喜欢这个而不喜欢另一个,只因背后有某种内质暗合了我们的心。曾经有位女读者打电话到我们公司,询问在报纸上看到的那一款床头柜哪里有卖,我翻出那一期报纸,那是一款古典风格的乳白色木质床头柜,有点英式乡村风格的味道,老派而华丽。据前台同事说那位女士后来还打了好多电话跟踪问询,也不知到底寻访到没有。这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常不经意想起有这样一位女士,对一款英式乡村风格的床头柜恋恋不忘,她与喜欢中式古典风格床头柜的女人,有何不同呢?
在体验馆的儿童房的床上打过滚之后,我家的小天使终于知道原来小孩子也有权拥有自己的空间,于是,拥有一个儿童房成为她的愿望,我也信誓旦旦表示会满足她,但这个愿望就像我立志要为她生个小弟弟一样,简单而艰难,迟迟无法实现,似乎是经济问题,似乎是时机问题,似乎都不是,到底是什么问题,说不清楚。
完美的家是什么样子?过去我觉得一切按自己意愿和最高品位整体设计堪称完美,现在不这么认为,现在觉得完美家居包含了许多的爱:客厅要照顾朋友和宾客聚谈的形象与气质,全家人闲坐聊天需另辟一个温馨的起居室,那是不待客的家庭空间。厨房一定要照顾女主人心情,儿童房的每一样东西最好能尊重孩子的意志,卧室至少是两个人的共同决定,若再贵族一点,男女主人各自都有卧室,再独立一点,书房也一人一间,按各自喜好装饰。还有老人房、保姆房、客房、视听室、衣帽间、储藏室,都有不容忽略的诉求。复式结构的房子或许还可以在屋顶布置一个斜顶阳光房,两张藤椅一块地毯外加咖啡豆飘香,可与三两知己私享。
说到这里,发现完美多少和富裕有关,否则,孩子和父母挤一间房、男主人上厕所撞见保姆、客人过夜睡沙发,纵然幸福喜乐,总不能算完美。但富裕的生活未必完美,富人自有富人的愁苦。
如果男女主人有情人怎么办?最好能有第二套房子幽居,因再豪华的酒店都不太像美好爱情。完美因此还包括:伴侣并不嫉妒,自己并不彷徨,情人并不介意。反正百年以后我们身躯冰冷,谁都不是谁的男人女人,一如生命之初本来的面目。
还是孩子们给我们永恒的希望,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寄托那些从未实现的完美追求,所以孩子不能太少,至少三个,像《成长的烦恼》里面那样,老大是个男孩,从小承担哥哥的责任,长大了顶天立地,老二是个女孩,成绩优良,将来在男权社会能独立生存,老三最受宠也最容易被忽视,所以敏感和有柔性气质,长大了没准适合搞艺术。如果有经济能力和政策支持,我希望生五个孩子,哗啦啦像母猪下崽,将来做多子多福的胖祖母,在炉火旁打盹,跟孙子孙女讲过去年代的童话故事。那一定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