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西部论丛》2008年第5期】作者:王雅龄 季栋伟 闫锐傧
回顾三十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成就和进步有目共睹。但是,迄今也暴露出一些十分严重的问题。比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且是越来越难。在人们的常识里,大学生和人才、精英已经相去甚远了。再比如,公办高校企业化,累累负债伤及师生切身利益,教授对骂,斯文扫地,名校蒙尘。背负二千多亿元银行贷款还本付息的沉重压力,大学不像大学,校长不像校长,连教育部长也屡遭诘难。冷静地反思一下,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财政资金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二是盲目扩招导致人才市场供求结构失衡;三是应试导向的基础教育不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一、财政资金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我国2007年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支出大幅提高,达7065亿元,与近25万亿的GDP相比,比重也提高到了2.8%,当然与最近二十年5.5%的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与美国超过7%的比重也不好比,我国十五规划的4%也始终没有达到,但比2006年的2.6%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尤其是绝对投资数目,可以说是大幅度提高了。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增长速度及国民素质等方面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受各种国际国内原因影响,国家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抑制,导致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指出: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资料统计,祖国大陆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4109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4519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此次统计结果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3396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7057人下降为35701人。
以上资料证明我们是在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完成了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客观地说,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地方政府和高校当局都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社会团体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学生家长群体也为高等教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作为一种必然后果,一些高校领导和部分学校的教师都面临着沉重的财务创收压力,不仅影响了大学的教学质量,更影响了大学作为精神堡垒的结构基础,致使一些资金较困难、要求不严格的高校对学生质量、学历资格认证和学术水平都降低了标准,显出参差不齐的混乱局面。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不敢相信学生的文凭和能力。公办高校企业化的弊端,最突出者就是教授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操守不得不让位于急功近利的物质诉求。
二、盲目扩招导致人才市场供求结构失衡
我国的教育一直致力于大众化教育体系,其中也包括本应以精英为培养目标的高等教育。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但是问题是在供大于求的背后却同时存在着“劳工荒”和“技工荒”的现实,大学生就业难与个别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并存,“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同在。高级技工、高级管理人员等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折射出了现今我国教育体制的一大弊端——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大锅饭”的教育制度,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没有很好的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应该正确地把高等教育同职业教育区别开来,高等教育应该突出其层次性,培养知识型人才,实施精英教育。而职业教育应该突出其职业性,培养技术性人才,实施大众化教育。
我国目前的状况却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一直在不断的扩招,而职业教育一直都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缺少必要的财政资金、师资力量、社会舆论等支持。因此,财政应该发挥其资源配置的职能,对社会资源实施必要的合理引导。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2001年我国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547.32亿元,比2000年的1349.45元增长14.66%,2002年为1664.06亿元,2003年为1684.79亿元,2004年为1842.58亿元,2005年为1980.54亿元,2006年相应的为2163.69亿元。而2001年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20.39元,比上年的214.90元增长2.55%,2002年下降了0.01%,2003年—200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8.56%、11.90%、25.76%和20.98%。从上面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支出可以看出,其支出水平仅相当于对高等教育支出的30%—40%,因此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培养的是知识型的精英人才,必需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由于我国高校扩招之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我们的师资力量却是严重的不足。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2月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当中有博士学位者,全国平均是7%,重点高校教
如果考虑R&D经费总量,则这一差距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294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41%。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2003年美国这一比例为2.6%,韩国为2.64%,日本则达到3.15%。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总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解决就业问题,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者是相互影响但绝不是互相冲突的。扩大就业面必然发展职业教育,而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则是发展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只有积极推动高校培养人才的改革进程,才能更好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应试导向的基础教育不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不可否认,我国的大学生比例在不断增高,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后,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了,这是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的好现象,但是由于学历来的相对容易了,大学生的含金量已经很低,“毕业等于失业”是当今高校准毕业生的口头禅,这一现象令人感到心寒。当然,产生这种现象,扩招只是很小的因素,更多的是学生主观原因。高校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大部分“饱受应试教育摧残”的孩子们的惰性瞬间迸发,影响速度很快、范围甚广。过分的沉溺于放松状态让上进心不知不觉磨灭,接受先进专业知识教育的机会就这样被大部分人遗弃了。受此拖累,近几年的数字表明,研究生、博士生的身价也有很大的缩水。这表明用于最高等教育的那部分财政教育支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人才能力的普遍下降和尖端人才的外流可以说让高校教育投资的收益大幅度降低,造成一种浪费,我们花重金打造的新一代,不是不堪重任就是远走他乡,真正为国家所利用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6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加明显。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只有70%左右,同时伴随着大学的年年扩招,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1年的只有114万,扩展到了2005年的338万,是2001年的3倍。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连年增长:2001 年是34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迅速增长到了52万人,2004年到2006年分别为69万人、79万人和91万人,大学生如此大规模的待业问题,必将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因此,国家财政应该在加大对高校的转移性支付的同时积极构建起“未就业大学毕业生保障系统”,并将未就业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给这些未能如期就业大学毕业生以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高校改革也应该向着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改进,在积极扩大就业,以资金支持的方式鼓励创业,并给予完备就业指导的同时,还应该在高校中应该建立并完善各届毕业生的信息档案,构建“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系统”,积极获取他们的信息,确保就业保障工作的合理到位。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从本质上来说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财政政策应该在市场失灵领域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坚持不懈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高校也应该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创新改革。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为祖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总之,高校改革“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