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蓝海市场的误区!


开创蓝海市场的误区

/郑翔洲 博士

我以前曾经讲到过的一个案例:

以水的为例

娃哈哈是第一种矿泉水,乐百氏是第一种纯净水,可口可乐是第一个碳酸饮料,鲜澄多是第一种果汁饮料,乌龙茶是第一种茶饮料,农夫山泉是第一种天然水,星巴克是最大的咖啡饮料,蒙牛是乳制品饮料的领导品牌,红牛是功能型饮料第一品牌。

因为一流的企业都不是卖产品或服务,而是贩卖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也就是你的公司=什么字眼;比如王老吉=败火,沃尔沃=安全,海飞丝=去屑,易中天=三国专家,比尔盖茨=世界首富。要想让消费者有效的记者你,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第一。

根据“第一”胜过“更好”的市场规律,如果你不能某个成为行业第一,也不要灰心,就创造一个类别成为第一。

 “创造类别第一”并不是什么秘密,早就公布于天下,如果你觉得“创造类别第一”就能够成功的话,那么我告诉你,你成功的几率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创造类别第一”只是你成功的第一步。

如果谁给我讲“创造类别第一”就能够成功,我就劝他最好去商学院教书,只有商学院的教授才会讲这种不切实际的话。我今天最后悔的事情就是读到了工商管理博士,那些商学院的知识比起我跟大家分享的,商学院的基本上没什么用。

为什么现在全球平均100件创意产品,大概只有3件才能在市场上运营,其余97件都会默默无闻?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企业开创的蓝海市场10个出来九个都会失败?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努力地寻找到了一个无竞争市场,却同样地会遭遇挫折?

红海战略指的是在现有的行业中竞争;蓝海战略指的是开创一个全新的市场,寻找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

《蓝海战略》的观点:“成功的企业,不要局限在找寻顾客需求什么,而是要研究非顾客,看他们需要什么,也就是要去主动寻找顾客需求和引导需求,创造顾客,把非顾客群变成顾客。100年前,很多今天的基础产业,例如,汽车、录音、航空、石油化工、医药、管理咨询等,当时都还是闻所未闻的事物。即使是30年前,大量收入的几百亿的产业也还不存在,例如,共同基金、移动电话、生物技术、折扣零售、快递、星巴克、家庭影院等等。”

红海战略可以造就很多百万富翁,而蓝海战略才能成就亿万富翁。

问题的关键不是每一种开创出来的蓝海商机都能成功,否则每个人都成功了。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有这么多创新的产品都失败了。创新就跟创业一样,十个出来九个都会失败。

但是如何正确寻找蓝海商机呢?首先要明确一个观念:分化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比如,你住在一个人口只有100人的小村庄,那么你可能在村子里找到什么样的商店?那肯定是一家食品,衣服,汽油,油盐柴米什么都卖的“杂货店”。但是你搬到拥有100万人口的城市,你又会在此发现什么样的商店。这里有分工极细的专业商店,比方说,不单有服装店,而且还分男式服装店,女式服装店,儿童服装店和休闲服装店。

市场越大,商品专业性越高;市场越小,专业性越低,企业的概括性就越大。因此当整个世界朝全球经济的方向推进的时候,当中国面对全球化的阶段,企业就必须变得更专业化。

百货商店,以前是什么都在卖,现在开始慢慢地分化:运动鞋店,婴儿商店,床上用品,图书馆,休闲服店,家具店,珠宝店,皮衣店,女性内衣店,化妆品店,男士西服,宠物店,运动用品,玩具店,残疾人用品,左撇子用品等等。以后还会继续地分化,你要做的就是根据分化规律找创造一个类别第一。

市场营销学也是在这样分化:印象营销、整合营销、超速营销、电话营销、事件营销、体育营销、关系营销、公关营销、切割营销、插位营销、紫牛营销、口碑营销、网络营销、娱乐营销、大客户营销等等。今天哪个学者要想在营销领域有所成就,最好创造一种新的营销概念,而不是什么都去讲,什么都去讲,最好什么都不是。

其实很多行业都是这样……

分化是生命的真相,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每一种产品类别,从电脑,通讯,家电到有限电视,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分化。没有分化,你怎么去创造类别第一呢?没有分化,你怎么去寻找无竞争市场呢?

分化出来的产品,往往都是顾客闻所未闻的。因此,永远不要问顾客需要什么,他们只知道自己见过的东西。他们不需要的东西,你通过分化创造出来的产品,当他们看到后,就会说:啊!这正是我想要的。

我在我的《如何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力――21MBA中学不到的黄金策略》一书中,给大家分析了35种行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供大家参考。

未来的趋势是分化,而不是整合。两种不同的东西相结合,就会违反自然定律。

飞机和汽车会结合吗?以前有人试过,但是都失败了,虽然在科技上没问题。

汽车和船可以结合吗?以前也有人试过,不过也失败了。

电脑和电视能结合吗?你在市场上见过PC电视吗?没有。因为科技不会整合,只会分化。

电脑能和打印机合在一起买吗?不能,他们只能分开买。

电脑和电话能够结合吗?康伯、王安电脑、AT&T80年代都曾经推出过,不过都失败了。

VCD和电视机能结合吗?很多人都试过,技术上可以,可惜出来以后没有市场。

(注意:PPLive、土豆网等这些视频网站不是电视和互联网的结合,而是一个网络多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品类)

如果整合的概念是正确的话,结合两个不同的物种产生一个新物种,就像狮子和老虎交配能生出什么东西?狗和猫交配又能生出什么东西呢?

所以整合违反自然规律,分化才符合自然规律。老子讲:道法自然。企业成功之道,个人成就之道必须要根据自然的规律。跟着自然的规律走,你就很容易成功。

什么是自然规律?地球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永恒不变,这就是自然规律。

比如从小到大的定律。这个规律是从易经演化而来。万事万物都是从小变到大,树是从小树变成大树,人是从小孩变成大人,做事情是从做小事开始,然后再做大事。

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理论能说清楚这个问题,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解释这个现象,只有从小到大的定律才能说清楚这个问题。肯定是先有蛋,因为万事万物都是从小变到大。这是自然定律。

世界上什么力量最伟大?规律的力量最伟大。

顺天者昌!什么叫天机?天机就是最高的规律,也就是自然定律。只要你符合发展的规律,你不想赚钱都难,因为规律要你赚。

那么你要想成功地“创造类别第一”,有效的开创蓝海市场,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根据分化去创造,而不是整合。

 

BIC营销咨询强烈推荐:《郑翔洲博士:如何打造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1》(免费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co00XMjY1MjQ4NzY=.html

郑翔洲博士:如何打造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2》(免费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co00XMjY1MjUxNTY=.html

 

郑翔洲博士

    中小企业营销专家,品牌核心竞争力专家,“新实战派”营销战略顾问,“BIC品牌学”创始人,BIC品牌咨询机构 首席营销咨询顾问,中欧国际管理学院DBA工商管理博士,国际注册高级商务策划师,时代光华高级培训师,中国总裁培训网金牌讲师。

    郑博士长期研究中小企业营销策略,最擅长为中小企业塑造强式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他服务的企业客户当中,其中35%左右的企业利润增长2倍以上,有将近50%左右的企业利润增长1倍以上。很多商业人士上了郑博士的总裁营销策略课程之后,觉得完全就是改变命运的三天。

   他的营销专著《如何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力――21MBA中学不到的黄金策略》也远销到了美国及东南亚地区,并引起高度关注。

   同时郑博士也是全球品牌网,网易商业报道,品牌中国,中华管理在线,中华民族品牌联合会,中国融资网,理财,蜀商等全国十多家媒营销专栏作家。

商学院可以教我们知识,但是商学院的教育在教我们如何运用知识方面是无所建树的。这也是为什么商学院的学生出来有成就的比例较低。
  
法学院也是如此,他们只会教你些法律知识,而不会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名律师。

――郑翔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