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重组目的在于扶持移动竞争对手
观点:
联通的弱势地位依然会持续很长时间,三年之内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地位很难改变。中国移动已经有4亿用户,现在它手里的GSM网络是全球品质最好、最庞大、最稳定、管理最好的网络。即使说到了3G时代,最基本的业务是什么?我认为还是语音通信,三年之内这个格局不会改变,不会我们都拿着手机上网,不打电话了,没有这样的事情,我不相信这样的时代会出现。
铁通的并入,不能说给移动带来负面影响,但对移动来说还是有些压力的。我个人认为铁通可能会成为移动下面独立运营的公司,而不会直接进入移动,和移动完全整合起来。对铁通很多员工来说,很可能会面临一个比较残酷的问题,也就是淘汰和整合。通过整合会形成一些人员的淘汰,甚至某些员工要下岗,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当然了,这个事情不会在明天就出现,甚至我觉得不会在一年内出现,但终究会去做的。
访谈正文
主持人:网易(企业库论坛)的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首席对话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飞象网CEO项总作客网易聊天室,主要的话题还是电信重组,项老师您好。
项立刚:各位网友您好。
主持人:昨天我们听到电信重组的消息之后各位网友还是非常惊讶的,您觉得为什么电信重组这个炒得很热的话题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发?
项立刚:电信重组这个话题议论不止三年了,有些网友惊讶是不了解这个行业,其实大家一直在为重组这个事情讨论,都在说“狼来了,狼没来”。今年的情况,其实如果再不做电信重组,对我们的3G发展、未来业务发展、市场结构都有很多不利,所以这个事情应该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把事情解决。
项立刚:从我们了解的情况,事实上这样一个重组方案形成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今年年初可能都已经形成了,之所以拖到现在,前一段时间是因为大雪,所以今年年初事情被延缓下来。我们本来认为5.17很可能要宣布重组了,但5.12的地震使我们重要的领导人,运营商领导都到了抗震一线,所以事情又被延缓了。
项立刚:5.17之后,可以说抗震救灾第一阶段抢救阶段已经比较平缓了,下面就是重建过程,我们的生活也要回复到正常的轨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推迟了一周宣布了电信重组,我觉得这还是比较正常的时间点。
主持人:之前网上有很多电信重组的方案,从昨天出台的方案来看,跟网上的猜测是一致的,您觉得接下来几次重组方案会不会跟网上相一致呢?
项立刚:网上方案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大家提方案,各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各种方案,我说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是做网站的,曾经看到一位山东的网友提了一套方案,我说你是通信行业的吗?他说不是。我说你干嘛的?他是一个做跟通信没有任何关系的其他行业的,他也提了一套自己的方案,还有很多人提出方案。
项立刚:第二种情况,是专业研究、专业讨论的基本方案;第三个情况,流传出来的其实是已经定出来的基本方案,事实上可以说从今年2、3月份以来一直流传的方案,事实上也是通过专家讨论、有关部门批准定下来的一个最基本方案,所以这个方案,后面逐渐透露出来的方案和网上流传的5和3,基本上是一样的。
主持人:您觉得这次电信重组完成之后,我们知道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相对移动而言,联通是处于弱势的地位,重组之后,您觉得联通的弱势地位会不会因为未来的竞争而加剧呢?
项立刚:我想是这样,以前我对通信行业的市场格局情况是这么描述的,第一,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第二,中国电信相对弱小;第三,联通网通苦苦挣扎。这样的市场格局,现在不但是这样,而且格局还在不断加剧,你想中国移动一个月有600万以上的用户增长,一年有六七千万的用户增长,现在已经有4亿用户了。如果中国移动要做到6亿用户,那这个市场别人就无法和他竞争了。现在重组在某种程度上是打破了这个格局,我想重组可能有几个最基本的东西,除了目的之外可能还有几个最基本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要保护已经成功的企业,第一次重组时,中国电信不是做得大吗?我们把中国电信削弱了,一分为二。这次通过重组我看到一个最基本理念,不是要削弱强的。这里面有一些原则,这次要做的事情不是要削弱已经做得很强大的中国移动,而是培植弱的,给
弱的运营商一些机会,一些能力,提升他们的竞争能力,然后让他们和中国移动去竞争。
这次基本思路,第一中国电信想获得移动牌照,如果通过把C网剥离给它,它很快就会拿到移动牌照。使中国电信除了在固网的情况下又拿到移动方面的牌照,可以在移动领域和电信运营商竞争,这是第一个情况。
第二个情况,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合并一定有这么几个,一,增强了中国新联通的经济实力,以前联通的固网是非常弱的,现在至少它在北方十个城市的固网会变得比较强大;二,解决新联通、老联通原来的双网互补,发展决策方面不够清晰的问题,把C网剥离出来,上G网,G网是一个完整的,他就全心全意的发展G网,如果以后他们拿到了3G的WCDMA的牌照,那么它在G网的发展可能更加有利。三,如果它把C网剥离出去以后,它能很快获得一大比现金,这笔现金能使他在未来的竞争发展中有经济方面的支持。所以对这几个方面来说,对中国电信和新联通都是通过一些力量,培植它、扶持它,使它们变得更加强大一些,可以和中国移动竞争,而这次重组最基本的思路就是,不是削弱中国移动,而是增加它的竞争对手的实力。
主持人:刚才您讲到中国联通把C网剥离出去以后会拿到一笔现金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您觉得它拿到这笔投资之后,会不会用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以及进行管理方面的提高,或者再引入其他的战略投资者?
项立刚:说到更远一些,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如果它要拿到几百亿甚至近千亿的资金,我想有这么几个事情要做,第一,用这笔资金尽快完善它的网络;第二,如果它有可能拿到WCDMA的牌照,就尽快升级网络,使它尽快过渡到3G,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在这个层面上以后就是加强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竞争能力等方面都需要做。而且中国联通一直以来都在和SK等一些国外公司进行合作。比如在未来的发展中引进一部分战略投资者,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
主持人:在新的方案出台整合之后,您预计联通电信相对弱势的地位还会持续多久?
项立刚:如果说相对弱势地位,我估计会持续很长时间,我写过一篇文章说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三年之内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地位还是很难改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移动已经有4亿用户,第二,现在它手里的GSM网络可能说是全球品质最好、最庞大、最稳定、管理最好的GSM网,这是没有办法的。
第三,移动一直有很好的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目前来说,现存的6家运营商可以在执行能力和管理水平上最好的就是中国移动。在未来的竞争中,这些事情在短时间内是改变不了的。而在移动通信中,即使说到了3G时代,最基本的业务是什么?我认为还是语音通信,三年之内这个格局不会改变,不会我们都拿着手机上网,不打电话了,没有这样的事情,我不相信这样的时代会出现。因为语言交流是人类进行交流最基本的交流模式,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在三年之内中国移动仍然可以凭借它的语音通信在所有的运营商中收入最高、业务发展最稳定,这个格局是改变不了的。但因为现在的挑战者实力变得更强大,比如中国电信有了语音,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也有了新的东西,所以对未来发展肯定是有价值的。挑战者的实力也会变得更强大一些,但要说挑战者能很快地赶上移动,甚至超过移动,我觉得从目前来说,还看不到什么机会。
主持人:谈起挑战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信在移动领域的经验并不是很充分,而且相对来讲经验会比较欠缺,那么中国电信应该如何针对这个“短板”做一些这方面的弥补?
项立刚:我想是这样,如果说中国电信在移动领域没有经验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这么说,中国电信差不多是所有运营商的母体公司。像中国移动、网通,都是从中国电信剥离出来的,包括移动也是从中国电信剥离出来的。而联通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但后来有大量的电信的人过去,所以才使联通发展到今天这样。另外,从业务的本身来说,移动通信业务主要是网络的建设,而且它是接入网的建设,核心传输网络是一样的,都要用光缆、交换、管理系统,而虽然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有一定的区别,但也不是有根本性的区别,而未来C网剥离过去以后,联通会有相当一部分做C网的人过去,那么电信也可以从联通或移动挖一些人过去做移动通信。而原来的这些,不管是电信还是领导人,对移动通信方面的业务都是很了解、很成熟的,所以我倒认为,对于电信来说,它要做好移动业务的问题不是很大。
主持人:从移动的角度去看,因为电信的宽带捆绑业务还是非常强势的,移动在未来应该如何面对宽带捆绑业务的竞争?
项立刚:对于移动来说他们一直都很有危机感,他们最大的危机感可以说就是中国电信拿到移动牌照,在每个地方的竞争,现在联通很难和移动一对一的对抗,电信的对抗对他们来说压力会更大。对于未来捆绑业务,肯定会有一定的压力。不过我是这么看,短时间内,运营商,包括中国电信能够很好的整合固网和移动的这些东西,然后形成一个自己的业务和移动抗争,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短时间内我倒觉得对于移动来说问题不太大,他不需要下工夫多考虑。但长时间来说,这方面的压力会比较大,因为对未来现在真是不可知,我们现在做的分析是不是真的能看清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情况,也很难看得准。但我想移动需要做准备。移动做准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事实上它也通过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而拿到了固网的牌照,并且它在固网上也有了一定的能力,中国移动是不是要下决心把固网做好,这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但从长远来说,我想中国移动可能不能把固网丢掉,它应该在某些省市或地方做一些试点,在固网方面做最基本的准备,如果当捆绑这个东西变得比较强大时,中国移动也可以捆绑回去嘛。
电信如果说固网捆绑移动,那移动可以捆绑固网的东西啊,比如可以捆绑固定电话,或者捆绑宽带,这些都可以做到。而现在它有4个亿的移动用户,比电信的固网用户还多得多,这里面也会有一个反过来的作用力,所以最后我们也要看看情况。而中国移动要做宽带,事实上只要它拿到牌照,它也可以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
主持人: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昨天在宣布电信重组的方案之后,国内很多电信概念的股票多数呈涨停趋势,但唯独移动在中午停盘时股价却出现了下滑,您觉得能不能理解为资本市场对这次重组之后不是非常看好移动,或者说对未来有担忧?
项立刚:我们看看重组最基本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对中国移动这样一个一家独大的运营商形成竞争,也就是培植它的竞争对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要给中国电信和中国新联通增强了实力,不管怎么说,移动竞争的压力就更大了。从这个意义上大家分析,认为这次重组对移动肯定不算一个利好,所以它的股价没有上涨也是很正常的。
主持人:项老师,您在通信业如何评价铁通这个运营商?
项立刚:铁通这个运营商很复杂,这样一个运营商本来希望把原来铁路通信的资源拿出来在公众通信中有所建树,或者参与这个领域的竞争,希望有一些机会。虽然我们表面上说电信行业是相对垄断的,但事实上它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电信行业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这样,都是少数几家运营商,不会像开饭店一样,运营商个数都比较少,这在全世界是一个基本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只有几家运营商,但这几家运营商本身的竞争需要技术、管理、业务能力、资金等各个方面形成综合的实力。
其实从中国铁通拿到公众运营牌照,成为公共公司以后,本来纯属移动的,石油、电力等专网,也想拿到公共牌照的,看到铁通的情况之后大家都不敢拿了,都不敢进来竞争了,因为进入里面竞争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好象表面上我有一些闲置资源,我要把资源用起来,但真等到竞争时就不是这样了。而铁通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它的人太多了,现在可能不会少于七万,有人说七万人、有人说九万人,但我想至少不会少于七万。
第三就是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原来有一部分是做信号,铁路相关其他部门的,人员素质相对运营商来说(比较低),对铁通来说,真要用人是不够的,要用人的地方人才不够,而不用人的地方,有一些方面还是人浮于事,人比较多,所以这样的企业运营起来还是很难,压力很大的。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是合并到中国移动里来,机会也不是特别多,因为它的资金实力不够,业务能力特点不够明显,一对一的和运营上硬碰硬,很难去碰。所以这样的结果对铁通是有好处的,至少我看铁通的员工还是充满期待的,希望能够到移动去,希望在业务等各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有很大的改动。
主持人:像铁通这样一家企业并入移动之后,会给移动这样的企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吗?
项立刚:不能说给移动带来负面影响,但对移动来说还是有些压力的,现在的情况,我个人认为铁通可能会成为移动下面独立运营的公司,而不会直接进入移动,和移动完全整合起来。对于一个独立的公司,基本的东西还是原来那一块,第二,在这个过程中,移动一方面需要在资金上给铁通一些支持,第二在业务上也要给铁通一些拉动的作用。第三,中国移动一直是一个执行能力很强、素质比较高的企业,它应该通过融合、改变把它的企业文化、执行能力、管理水平、管理能力拿到铁通去,带动铁通发展。
我觉得对铁通很多员工来说,很可能也会面临着一个比较残酷的问题,也就是淘汰和整合。通过整合会形成一些人员的淘汰,甚至某些员工要下岗,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当然了,这个事情不会在明天就出现,甚至我觉得不会在一年内出现,但终究会去做的,要不然会有大量员工素质等各方面不够高,这对企业发展是不利的。
主持人:我们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债权业务实现之后,电信将会采用Wi-Fi加CDMA的模式进行战略互补,您觉得这种方式的可行性有多大?
项立刚:是这样,未来技术方面现在很难说得清楚,因为要选择技术,不仅要看技术本身,还要看这个技术的供应商有没有大量的工厂供货,而且还是稳定的设备,同时还要看这个技术未来向下一代引进的机会,还要看市场的情况,甚至还要看牌照的情况,要不然我们中国就不会有小灵通这样的业务了。说Wi-Fi+CDMA的形式是这样,我对Wi-Fi的技术还是很看好的,为什么呢?它做热点部署,在一个热点范围内进行网络的传输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它对频谱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所以我很看好这个技术。CDMA现在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了,但说Wi-Fi+CDMA时,事实上刚才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关于互联网和电信网,事实上CDMA的网络结构和Wi-Fi的网络结构是不一样的。
Wi-Fi网络结构只是互联网的接入技术,是一个对等网的网络结构,每个人接入进去之后用户是不受管理的,共享资源就完了。CDMA这样的网络结构事实上是一个可以管理和控制的网络体系。最简单我们说3G时,在电信网络里有这么几点:你是谁?你在什么地方?你干了什么?这些都是清楚的。这样的网络结构怎么整合好,我觉得还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如果说现在中国电信已经很好的想清楚了这个问题,要做这样的模式,我个人认为现在还不一定能说得很清楚,但我觉得未来在这里面形成一些融合都是有价值的。
主持人:除了技术方面的融合之外,在政策上会不会遇到什么难题?因为我们知道Wi-Fi技术在国内,尤其它在移动通信的应用方面,因为我们国内有自己的技术。
项立刚:我觉得Wi-Fi在政策上没有什么难题,而且国内没有Wi-Fi同类的竞争技术,比如原来我们说到的WIPR,它不是Wi-Fi技术,而是一个安全技术的部分,还是要依托Wi-Fi技术的。如果做一个比喻,Wi-Fi是一个房子,WIPR就是房子上的一把好锁。
所以我个人认为未来的走向肯定是,国家对于各种各样的技术也应该放松管制,更多的由运营商自己去选择,而不是国家帮运营商做选择,所以在这方面说有政策限制,我个人认为不会很多,尤其Wi-Fi这样的东西,现在国家对这是开放的,我们自己用IP就可以做Wi-Fi,就可以部署一个网络。而国家对于运营商,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他们都有自己的Wi-Fi网络,这个在政策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主持人:您预计3G什么时候发牌,我们今天谈到电信重组时大家的直观印象就是3G要发牌了。
项立刚:事实上我也认为3G发牌会比较快的到来了,因为重组以后可以说扫清了为3G发牌的最后一个障碍。为什么中国迟迟上不了3G?首先我们认为技术不成熟,现在的情况,在全世界,从2001年10月份日本开始部署第一个3G网络到现在已经过去六七年时间了,而全世界3G发牌已经进入了两轮,第一轮是2001年左右发达国家都把牌照发了,第二是2005年左右不发达国家把牌照发了,全世界已经有几百个3G运营商了,而我们说3G不成熟,并不是不成熟。
第二我们需要等一等TD,通过一些实际的延缓,让TD更加成熟起来,我和TD产业联盟很多人都还是很熟悉的,比较早的时候大家都是希望能够延缓一段时间发牌,给TD一些时间,现在的情况是我们TD已经完成了市场用(?),在这儿我们的手机就有TD信号,现在的情况,TD联盟的相关人员也都希望能够尽快把TD的牌照发放,推动TD尽快商用,所以等TD也没有什么道理。第三就是说我们的产业结构不好,希望通过电信重组,减少重复建设,使我们的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合理一些再发3G牌照,所有这些障碍都已经被扫清了,那就应该发了。而且我不单觉得应该发了,还应该尽快发,本来奥运会可以成为中国3G的机会,推动3G发展,同时也是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中国在技术和经济发展上的能力,但现在的情况,我认为奥运会中真正大规模商用的机会不太多,即使现在我们宣布大规模商用,把牌照一发,发完以后我们多少人能用上TD-SCDMA,甚至用上其他3G,还需要时间,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要尽快推动这个过程。
主持人:最后想了解一下,您认为今后一年内,哪家运营商业绩增长最快呢?还会是移动吗?
项立刚:肯定是移动了,你想想,一方面我们说电信重组,事实上电信重组有两个很大的难点,第一个难点是新联通的组织机构建立,因为新联通要和网通合并,合并之后对于未来,举个例子,比如北京,北京网通很强大,北京联通也不弱小,他们是各自为政,继续这么干?还是整合在一起,完全融合起来?
所有的部门都面临着重新打乱、重新整合、领导人位置可能都不保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整合好,形成比较好的实力和移动竞争,这样的组织机构,我个人认为一年时间都未必能把这些事情做得很好。
所以对于新的联通,现在的说法是要成立一个筹备组,而不是直接成立一个新联通公司,所以这是一大难题。
第二大难题是把C网剥离出来,C网剥离出去之后要有人员的剥离,网络的剥离,技术的问题,也有资产评估的问题,这些事情还是很复杂。也就是说,中国电信能够拿到这张网再把它很好地运用起来,我估计一年左右也未必能够。当然也许会快一些,也许做得快的话半年也能完成,但不管怎么说,还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健康、正常发展的还是中国移动,而且我相信,如果发了3G牌照,中国移动肯定会马上获得TD牌照,在3G方面来说,它也会有更多的机会。
虽然说TD是中国自己推出的标准,可能它的成熟度比WCDMA和CDMA2000稍微弱一点,但在中国现在WCDMA和CDMA2000还没有开始用,TD至少有八个网络城市,积累了很多经验,它要下工夫往前推,在3G领域也会有所建树的,而且我一直认为三年之内我们主要的竞争领域还是语音通信,不会是数据领域。所以,我想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未来一年甚至未来三年,也没什么好怕的。
观点:
联通的弱势地位依然会持续很长时间,三年之内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地位很难改变。中国移动已经有4亿用户,现在它手里的GSM网络是全球品质最好、最庞大、最稳定、管理最好的网络。即使说到了3G时代,最基本的业务是什么?我认为还是语音通信,三年之内这个格局不会改变,不会我们都拿着手机上网,不打电话了,没有这样的事情,我不相信这样的时代会出现。
铁通的并入,不能说给移动带来负面影响,但对移动来说还是有些压力的。我个人认为铁通可能会成为移动下面独立运营的公司,而不会直接进入移动,和移动完全整合起来。对铁通很多员工来说,很可能会面临一个比较残酷的问题,也就是淘汰和整合。通过整合会形成一些人员的淘汰,甚至某些员工要下岗,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当然了,这个事情不会在明天就出现,甚至我觉得不会在一年内出现,但终究会去做的。
访谈正文
主持人:网易(企业库论坛)的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首席对话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飞象网CEO项总作客网易聊天室,主要的话题还是电信重组,项老师您好。
项立刚:各位网友您好。
主持人:昨天我们听到电信重组的消息之后各位网友还是非常惊讶的,您觉得为什么电信重组这个炒得很热的话题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发?
项立刚:电信重组这个话题议论不止三年了,有些网友惊讶是不了解这个行业,其实大家一直在为重组这个事情讨论,都在说“狼来了,狼没来”。今年的情况,其实如果再不做电信重组,对我们的3G发展、未来业务发展、市场结构都有很多不利,所以这个事情应该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把事情解决。
项立刚:从我们了解的情况,事实上这样一个重组方案形成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今年年初可能都已经形成了,之所以拖到现在,前一段时间是因为大雪,所以今年年初事情被延缓下来。我们本来认为5.17很可能要宣布重组了,但5.12的地震使我们重要的领导人,运营商领导都到了抗震一线,所以事情又被延缓了。
项立刚:5.17之后,可以说抗震救灾第一阶段抢救阶段已经比较平缓了,下面就是重建过程,我们的生活也要回复到正常的轨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推迟了一周宣布了电信重组,我觉得这还是比较正常的时间点。
主持人:之前网上有很多电信重组的方案,从昨天出台的方案来看,跟网上的猜测是一致的,您觉得接下来几次重组方案会不会跟网上相一致呢?
项立刚:网上方案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大家提方案,各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各种方案,我说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是做网站的,曾经看到一位山东的网友提了一套方案,我说你是通信行业的吗?他说不是。我说你干嘛的?他是一个做跟通信没有任何关系的其他行业的,他也提了一套自己的方案,还有很多人提出方案。
项立刚:第二种情况,是专业研究、专业讨论的基本方案;第三个情况,流传出来的其实是已经定出来的基本方案,事实上可以说从今年2、3月份以来一直流传的方案,事实上也是通过专家讨论、有关部门批准定下来的一个最基本方案,所以这个方案,后面逐渐透露出来的方案和网上流传的5和3,基本上是一样的。
主持人:您觉得这次电信重组完成之后,我们知道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相对移动而言,联通是处于弱势的地位,重组之后,您觉得联通的弱势地位会不会因为未来的竞争而加剧呢?
项立刚:我想是这样,以前我对通信行业的市场格局情况是这么描述的,第一,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第二,中国电信相对弱小;第三,联通网通苦苦挣扎。这样的市场格局,现在不但是这样,而且格局还在不断加剧,你想中国移动一个月有600万以上的用户增长,一年有六七千万的用户增长,现在已经有4亿用户了。如果中国移动要做到6亿用户,那这个市场别人就无法和他竞争了。现在重组在某种程度上是打破了这个格局,我想重组可能有几个最基本的东西,除了目的之外可能还有几个最基本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要保护已经成功的企业,第一次重组时,中国电信不是做得大吗?我们把中国电信削弱了,一分为二。这次通过重组我看到一个最基本理念,不是要削弱强的。这里面有一些原则,这次要做的事情不是要削弱已经做得很强大的中国移动,而是培植弱的,给
弱的运营商一些机会,一些能力,提升他们的竞争能力,然后让他们和中国移动去竞争。
这次基本思路,第一中国电信想获得移动牌照,如果通过把C网剥离给它,它很快就会拿到移动牌照。使中国电信除了在固网的情况下又拿到移动方面的牌照,可以在移动领域和电信运营商竞争,这是第一个情况。
第二个情况,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合并一定有这么几个,一,增强了中国新联通的经济实力,以前联通的固网是非常弱的,现在至少它在北方十个城市的固网会变得比较强大;二,解决新联通、老联通原来的双网互补,发展决策方面不够清晰的问题,把C网剥离出来,上G网,G网是一个完整的,他就全心全意的发展G网,如果以后他们拿到了3G的WCDMA的牌照,那么它在G网的发展可能更加有利。三,如果它把C网剥离出去以后,它能很快获得一大比现金,这笔现金能使他在未来的竞争发展中有经济方面的支持。所以对这几个方面来说,对中国电信和新联通都是通过一些力量,培植它、扶持它,使它们变得更加强大一些,可以和中国移动竞争,而这次重组最基本的思路就是,不是削弱中国移动,而是增加它的竞争对手的实力。
主持人:刚才您讲到中国联通把C网剥离出去以后会拿到一笔现金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您觉得它拿到这笔投资之后,会不会用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以及进行管理方面的提高,或者再引入其他的战略投资者?
项立刚:说到更远一些,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如果它要拿到几百亿甚至近千亿的资金,我想有这么几个事情要做,第一,用这笔资金尽快完善它的网络;第二,如果它有可能拿到WCDMA的牌照,就尽快升级网络,使它尽快过渡到3G,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在这个层面上以后就是加强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竞争能力等方面都需要做。而且中国联通一直以来都在和SK等一些国外公司进行合作。比如在未来的发展中引进一部分战略投资者,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
主持人:在新的方案出台整合之后,您预计联通电信相对弱势的地位还会持续多久?
项立刚:如果说相对弱势地位,我估计会持续很长时间,我写过一篇文章说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三年之内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地位还是很难改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移动已经有4亿用户,第二,现在它手里的GSM网络可能说是全球品质最好、最庞大、最稳定、管理最好的GSM网,这是没有办法的。
第三,移动一直有很好的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目前来说,现存的6家运营商可以在执行能力和管理水平上最好的就是中国移动。在未来的竞争中,这些事情在短时间内是改变不了的。而在移动通信中,即使说到了3G时代,最基本的业务是什么?我认为还是语音通信,三年之内这个格局不会改变,不会我们都拿着手机上网,不打电话了,没有这样的事情,我不相信这样的时代会出现。因为语言交流是人类进行交流最基本的交流模式,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在三年之内中国移动仍然可以凭借它的语音通信在所有的运营商中收入最高、业务发展最稳定,这个格局是改变不了的。但因为现在的挑战者实力变得更强大,比如中国电信有了语音,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也有了新的东西,所以对未来发展肯定是有价值的。挑战者的实力也会变得更强大一些,但要说挑战者能很快地赶上移动,甚至超过移动,我觉得从目前来说,还看不到什么机会。
主持人:谈起挑战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信在移动领域的经验并不是很充分,而且相对来讲经验会比较欠缺,那么中国电信应该如何针对这个“短板”做一些这方面的弥补?
项立刚:我想是这样,如果说中国电信在移动领域没有经验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这么说,中国电信差不多是所有运营商的母体公司。像中国移动、网通,都是从中国电信剥离出来的,包括移动也是从中国电信剥离出来的。而联通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但后来有大量的电信的人过去,所以才使联通发展到今天这样。另外,从业务的本身来说,移动通信业务主要是网络的建设,而且它是接入网的建设,核心传输网络是一样的,都要用光缆、交换、管理系统,而虽然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有一定的区别,但也不是有根本性的区别,而未来C网剥离过去以后,联通会有相当一部分做C网的人过去,那么电信也可以从联通或移动挖一些人过去做移动通信。而原来的这些,不管是电信还是领导人,对移动通信方面的业务都是很了解、很成熟的,所以我倒认为,对于电信来说,它要做好移动业务的问题不是很大。
主持人:从移动的角度去看,因为电信的宽带捆绑业务还是非常强势的,移动在未来应该如何面对宽带捆绑业务的竞争?
项立刚:对于移动来说他们一直都很有危机感,他们最大的危机感可以说就是中国电信拿到移动牌照,在每个地方的竞争,现在联通很难和移动一对一的对抗,电信的对抗对他们来说压力会更大。对于未来捆绑业务,肯定会有一定的压力。不过我是这么看,短时间内,运营商,包括中国电信能够很好的整合固网和移动的这些东西,然后形成一个自己的业务和移动抗争,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短时间内我倒觉得对于移动来说问题不太大,他不需要下工夫多考虑。但长时间来说,这方面的压力会比较大,因为对未来现在真是不可知,我们现在做的分析是不是真的能看清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情况,也很难看得准。但我想移动需要做准备。移动做准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事实上它也通过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而拿到了固网的牌照,并且它在固网上也有了一定的能力,中国移动是不是要下决心把固网做好,这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但从长远来说,我想中国移动可能不能把固网丢掉,它应该在某些省市或地方做一些试点,在固网方面做最基本的准备,如果当捆绑这个东西变得比较强大时,中国移动也可以捆绑回去嘛。
电信如果说固网捆绑移动,那移动可以捆绑固网的东西啊,比如可以捆绑固定电话,或者捆绑宽带,这些都可以做到。而现在它有4个亿的移动用户,比电信的固网用户还多得多,这里面也会有一个反过来的作用力,所以最后我们也要看看情况。而中国移动要做宽带,事实上只要它拿到牌照,它也可以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
主持人: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昨天在宣布电信重组的方案之后,国内很多电信概念的股票多数呈涨停趋势,但唯独移动在中午停盘时股价却出现了下滑,您觉得能不能理解为资本市场对这次重组之后不是非常看好移动,或者说对未来有担忧?
项立刚:我们看看重组最基本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对中国移动这样一个一家独大的运营商形成竞争,也就是培植它的竞争对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要给中国电信和中国新联通增强了实力,不管怎么说,移动竞争的压力就更大了。从这个意义上大家分析,认为这次重组对移动肯定不算一个利好,所以它的股价没有上涨也是很正常的。
主持人:项老师,您在通信业如何评价铁通这个运营商?
项立刚:铁通这个运营商很复杂,这样一个运营商本来希望把原来铁路通信的资源拿出来在公众通信中有所建树,或者参与这个领域的竞争,希望有一些机会。虽然我们表面上说电信行业是相对垄断的,但事实上它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电信行业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这样,都是少数几家运营商,不会像开饭店一样,运营商个数都比较少,这在全世界是一个基本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只有几家运营商,但这几家运营商本身的竞争需要技术、管理、业务能力、资金等各个方面形成综合的实力。
其实从中国铁通拿到公众运营牌照,成为公共公司以后,本来纯属移动的,石油、电力等专网,也想拿到公共牌照的,看到铁通的情况之后大家都不敢拿了,都不敢进来竞争了,因为进入里面竞争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好象表面上我有一些闲置资源,我要把资源用起来,但真等到竞争时就不是这样了。而铁通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它的人太多了,现在可能不会少于七万,有人说七万人、有人说九万人,但我想至少不会少于七万。
第三就是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原来有一部分是做信号,铁路相关其他部门的,人员素质相对运营商来说(比较低),对铁通来说,真要用人是不够的,要用人的地方人才不够,而不用人的地方,有一些方面还是人浮于事,人比较多,所以这样的企业运营起来还是很难,压力很大的。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是合并到中国移动里来,机会也不是特别多,因为它的资金实力不够,业务能力特点不够明显,一对一的和运营上硬碰硬,很难去碰。所以这样的结果对铁通是有好处的,至少我看铁通的员工还是充满期待的,希望能够到移动去,希望在业务等各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有很大的改动。
主持人:像铁通这样一家企业并入移动之后,会给移动这样的企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吗?
项立刚:不能说给移动带来负面影响,但对移动来说还是有些压力的,现在的情况,我个人认为铁通可能会成为移动下面独立运营的公司,而不会直接进入移动,和移动完全整合起来。对于一个独立的公司,基本的东西还是原来那一块,第二,在这个过程中,移动一方面需要在资金上给铁通一些支持,第二在业务上也要给铁通一些拉动的作用。第三,中国移动一直是一个执行能力很强、素质比较高的企业,它应该通过融合、改变把它的企业文化、执行能力、管理水平、管理能力拿到铁通去,带动铁通发展。
我觉得对铁通很多员工来说,很可能也会面临着一个比较残酷的问题,也就是淘汰和整合。通过整合会形成一些人员的淘汰,甚至某些员工要下岗,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当然了,这个事情不会在明天就出现,甚至我觉得不会在一年内出现,但终究会去做的,要不然会有大量员工素质等各方面不够高,这对企业发展是不利的。
主持人:我们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债权业务实现之后,电信将会采用Wi-Fi加CDMA的模式进行战略互补,您觉得这种方式的可行性有多大?
项立刚:是这样,未来技术方面现在很难说得清楚,因为要选择技术,不仅要看技术本身,还要看这个技术的供应商有没有大量的工厂供货,而且还是稳定的设备,同时还要看这个技术未来向下一代引进的机会,还要看市场的情况,甚至还要看牌照的情况,要不然我们中国就不会有小灵通这样的业务了。说Wi-Fi+CDMA的形式是这样,我对Wi-Fi的技术还是很看好的,为什么呢?它做热点部署,在一个热点范围内进行网络的传输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它对频谱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所以我很看好这个技术。CDMA现在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了,但说Wi-Fi+CDMA时,事实上刚才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关于互联网和电信网,事实上CDMA的网络结构和Wi-Fi的网络结构是不一样的。
Wi-Fi网络结构只是互联网的接入技术,是一个对等网的网络结构,每个人接入进去之后用户是不受管理的,共享资源就完了。CDMA这样的网络结构事实上是一个可以管理和控制的网络体系。最简单我们说3G时,在电信网络里有这么几点:你是谁?你在什么地方?你干了什么?这些都是清楚的。这样的网络结构怎么整合好,我觉得还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如果说现在中国电信已经很好的想清楚了这个问题,要做这样的模式,我个人认为现在还不一定能说得很清楚,但我觉得未来在这里面形成一些融合都是有价值的。
主持人:除了技术方面的融合之外,在政策上会不会遇到什么难题?因为我们知道Wi-Fi技术在国内,尤其它在移动通信的应用方面,因为我们国内有自己的技术。
项立刚:我觉得Wi-Fi在政策上没有什么难题,而且国内没有Wi-Fi同类的竞争技术,比如原来我们说到的WIPR,它不是Wi-Fi技术,而是一个安全技术的部分,还是要依托Wi-Fi技术的。如果做一个比喻,Wi-Fi是一个房子,WIPR就是房子上的一把好锁。
所以我个人认为未来的走向肯定是,国家对于各种各样的技术也应该放松管制,更多的由运营商自己去选择,而不是国家帮运营商做选择,所以在这方面说有政策限制,我个人认为不会很多,尤其Wi-Fi这样的东西,现在国家对这是开放的,我们自己用IP就可以做Wi-Fi,就可以部署一个网络。而国家对于运营商,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他们都有自己的Wi-Fi网络,这个在政策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主持人:您预计3G什么时候发牌,我们今天谈到电信重组时大家的直观印象就是3G要发牌了。
项立刚:事实上我也认为3G发牌会比较快的到来了,因为重组以后可以说扫清了为3G发牌的最后一个障碍。为什么中国迟迟上不了3G?首先我们认为技术不成熟,现在的情况,在全世界,从2001年10月份日本开始部署第一个3G网络到现在已经过去六七年时间了,而全世界3G发牌已经进入了两轮,第一轮是2001年左右发达国家都把牌照发了,第二是2005年左右不发达国家把牌照发了,全世界已经有几百个3G运营商了,而我们说3G不成熟,并不是不成熟。
第二我们需要等一等TD,通过一些实际的延缓,让TD更加成熟起来,我和TD产业联盟很多人都还是很熟悉的,比较早的时候大家都是希望能够延缓一段时间发牌,给TD一些时间,现在的情况是我们TD已经完成了市场用(?),在这儿我们的手机就有TD信号,现在的情况,TD联盟的相关人员也都希望能够尽快把TD的牌照发放,推动TD尽快商用,所以等TD也没有什么道理。第三就是说我们的产业结构不好,希望通过电信重组,减少重复建设,使我们的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合理一些再发3G牌照,所有这些障碍都已经被扫清了,那就应该发了。而且我不单觉得应该发了,还应该尽快发,本来奥运会可以成为中国3G的机会,推动3G发展,同时也是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中国在技术和经济发展上的能力,但现在的情况,我认为奥运会中真正大规模商用的机会不太多,即使现在我们宣布大规模商用,把牌照一发,发完以后我们多少人能用上TD-SCDMA,甚至用上其他3G,还需要时间,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要尽快推动这个过程。
主持人:最后想了解一下,您认为今后一年内,哪家运营商业绩增长最快呢?还会是移动吗?
项立刚:肯定是移动了,你想想,一方面我们说电信重组,事实上电信重组有两个很大的难点,第一个难点是新联通的组织机构建立,因为新联通要和网通合并,合并之后对于未来,举个例子,比如北京,北京网通很强大,北京联通也不弱小,他们是各自为政,继续这么干?还是整合在一起,完全融合起来?
所有的部门都面临着重新打乱、重新整合、领导人位置可能都不保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整合好,形成比较好的实力和移动竞争,这样的组织机构,我个人认为一年时间都未必能把这些事情做得很好。
所以对于新的联通,现在的说法是要成立一个筹备组,而不是直接成立一个新联通公司,所以这是一大难题。
第二大难题是把C网剥离出来,C网剥离出去之后要有人员的剥离,网络的剥离,技术的问题,也有资产评估的问题,这些事情还是很复杂。也就是说,中国电信能够拿到这张网再把它很好地运用起来,我估计一年左右也未必能够。当然也许会快一些,也许做得快的话半年也能完成,但不管怎么说,还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健康、正常发展的还是中国移动,而且我相信,如果发了3G牌照,中国移动肯定会马上获得TD牌照,在3G方面来说,它也会有更多的机会。
虽然说TD是中国自己推出的标准,可能它的成熟度比WCDMA和CDMA2000稍微弱一点,但在中国现在WCDMA和CDMA2000还没有开始用,TD至少有八个网络城市,积累了很多经验,它要下工夫往前推,在3G领域也会有所建树的,而且我一直认为三年之内我们主要的竞争领域还是语音通信,不会是数据领域。所以,我想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未来一年甚至未来三年,也没什么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