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业发展总体情况,1980年,我国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至1986年,我国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这一时期,保险公司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意志,其经营是一种政府行为,所以也无从谈保险市场问题。1986年,新疆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成立,结束了中国保险业独家垄断经营的历史。此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1988年)和太平洋保险公司(1991年)相继成立,保险竞争开始形成。
从市场主体结构来看,虽然从90年代以来,市场主体不断增多,但仍属于寡头垄断结构。在众保险寡头中,国有保险公司是保险市场供给的第一集团,控制着60%以上的保险市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是供给的第二集团,控制着30%左右的保险市场。其他保险公司则是市场供给的第三集团,市场供给量低于10%.
20多年来。保险产业的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保险密度不断增长,保险深度不断提高。保险密度是指人均保费收入。这是衡量一个国家保险业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均保费收入越高。说明一国保险业相对越发达。保险深度是指保险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这是衡量一国保险业发达程度的又一个重要指标。保险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越大,说明一国保险业相对越发达。如表1所示:
保费收入实现第一个500亿元用了15年,第二个500亿元用了3年,而2001年保费1年实现增长500亿元,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近1000亿元。保费平均增长率30%左右;保险密度从1980年0.47元/人提高到2002年的237.6元/人,如果用图形表示,呈现出平滑的上升曲线;保险深度从1980年0.1%上升到2002年3%.按照波特产业演变过程理论。我国保险产业的发展处于增长期。
经济体制的转型是我国保险业恢复和发展的直接契机。保险需求源于人们对于不确定性风险预期损失补偿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国有财产,政府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企业并不需要承担风险。个人也几乎没有财产和人身风险来让保险公司经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同时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风险,人们意识到许多风险难以避免且个人没有能力完全承担,于是,企业和个人不能不考虑风险的分散及转移问题。在这种体制背景下,保险业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起来。
从所得的资料看,扣除物价因素,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在10%左右,而保费增长速度平均在30%左右。保险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从理论上讲,国民收入尤其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速增长,能够推动保险需求的增加,其原因有:第一,从个体来讲,人们对财产和自身安全进行投保。只有人们的财富积累积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为已经积累的财富支付保险费,而这部分保费的支出,来源于新增收入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的安全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从而对寿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第二,从企业生产来看,根据加速原理,国民收入的增加促进投资的增长,人们为扩大再生产中追加的投资部分支付的保险费,也同样出资于新增收入部分。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它越小,意味着居民个人生活内容越丰富,面临的风险压力越大,个人保险需求就越大。同时,保险费的支付能力也越强,保险费支出可能性就越大。近5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不断下降趋势,将导致对保险需求的直接或潜在扩大。
虽然各国向来对金融行业采取严格的监管政策,金融行业的政策进入壁垒比其他行业都严格,而我国源于特定的发展历史,对金融行业的进入限制几乎达到行政垄断的地步。改革开放以后刚恢复保险业。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直到加入WTO前后,保险行业才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随着保险市场的逐渐开放,保险监管提供的政策供应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保险公司来说是一视同仁的,也就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是相同的,但基于对政策的理解执行,各公司制定的策略可能并不相同,即面对相同的外部博弈规则,由于选择行动组合的策略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不相同,即最后达到的纳什均衡,并不会都是帕累托最优。
这也表明,私人保险、商业保险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这对保险业的发展是一个有利条件。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小农经济社会。与西方的工业化社会相比,小农经济社会重实物而轻货币,重个人情感而轻法律契约,重近期而轻长远。这些历史积淀无疑与保单典型特征,如货币性。契约性与长久性相;中突。其次,从中国的文化来看,中国文化推崇“富贵在天,生死由命”,信奉“养儿防老”,重视家庭共济,这些文化基因无疑与保险所具有的防范风险、转移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分担损失的社会机制特性相矛盾。再次,从体制因素来看,自解放以后,中国搞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从保障的角度来说,这样一种传统的计划经济是以否定和忽视自我保障,而以政府保障为其基本特征的。保障程度虽然不高,但范围广泛,政府对国有部门的职工实行几乎“从摇篮到墓地”的全方位保障。改革开放以后,即使理论和实践都在逐渐发生变化,但传统体制对人们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仍然是十分巨大的,这一影响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保险公司发展商业保险的挑战。
从市场主体结构来看,虽然从90年代以来,市场主体不断增多,但仍属于寡头垄断结构。在众保险寡头中,国有保险公司是保险市场供给的第一集团,控制着60%以上的保险市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是供给的第二集团,控制着30%左右的保险市场。其他保险公司则是市场供给的第三集团,市场供给量低于10%.
20多年来。保险产业的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保险密度不断增长,保险深度不断提高。保险密度是指人均保费收入。这是衡量一个国家保险业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均保费收入越高。说明一国保险业相对越发达。保险深度是指保险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这是衡量一国保险业发达程度的又一个重要指标。保险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越大,说明一国保险业相对越发达。如表1所示:
保费收入实现第一个500亿元用了15年,第二个500亿元用了3年,而2001年保费1年实现增长500亿元,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近1000亿元。保费平均增长率30%左右;保险密度从1980年0.47元/人提高到2002年的237.6元/人,如果用图形表示,呈现出平滑的上升曲线;保险深度从1980年0.1%上升到2002年3%.按照波特产业演变过程理论。我国保险产业的发展处于增长期。
经济体制的转型是我国保险业恢复和发展的直接契机。保险需求源于人们对于不确定性风险预期损失补偿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国有财产,政府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企业并不需要承担风险。个人也几乎没有财产和人身风险来让保险公司经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同时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风险,人们意识到许多风险难以避免且个人没有能力完全承担,于是,企业和个人不能不考虑风险的分散及转移问题。在这种体制背景下,保险业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起来。
从所得的资料看,扣除物价因素,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在10%左右,而保费增长速度平均在30%左右。保险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从理论上讲,国民收入尤其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速增长,能够推动保险需求的增加,其原因有:第一,从个体来讲,人们对财产和自身安全进行投保。只有人们的财富积累积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为已经积累的财富支付保险费,而这部分保费的支出,来源于新增收入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的安全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从而对寿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第二,从企业生产来看,根据加速原理,国民收入的增加促进投资的增长,人们为扩大再生产中追加的投资部分支付的保险费,也同样出资于新增收入部分。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它越小,意味着居民个人生活内容越丰富,面临的风险压力越大,个人保险需求就越大。同时,保险费的支付能力也越强,保险费支出可能性就越大。近5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不断下降趋势,将导致对保险需求的直接或潜在扩大。
虽然各国向来对金融行业采取严格的监管政策,金融行业的政策进入壁垒比其他行业都严格,而我国源于特定的发展历史,对金融行业的进入限制几乎达到行政垄断的地步。改革开放以后刚恢复保险业。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直到加入WTO前后,保险行业才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随着保险市场的逐渐开放,保险监管提供的政策供应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保险公司来说是一视同仁的,也就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是相同的,但基于对政策的理解执行,各公司制定的策略可能并不相同,即面对相同的外部博弈规则,由于选择行动组合的策略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不相同,即最后达到的纳什均衡,并不会都是帕累托最优。
这也表明,私人保险、商业保险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这对保险业的发展是一个有利条件。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小农经济社会。与西方的工业化社会相比,小农经济社会重实物而轻货币,重个人情感而轻法律契约,重近期而轻长远。这些历史积淀无疑与保单典型特征,如货币性。契约性与长久性相;中突。其次,从中国的文化来看,中国文化推崇“富贵在天,生死由命”,信奉“养儿防老”,重视家庭共济,这些文化基因无疑与保险所具有的防范风险、转移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分担损失的社会机制特性相矛盾。再次,从体制因素来看,自解放以后,中国搞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从保障的角度来说,这样一种传统的计划经济是以否定和忽视自我保障,而以政府保障为其基本特征的。保障程度虽然不高,但范围广泛,政府对国有部门的职工实行几乎“从摇篮到墓地”的全方位保障。改革开放以后,即使理论和实践都在逐渐发生变化,但传统体制对人们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仍然是十分巨大的,这一影响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保险公司发展商业保险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