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成本:当前企业创新的重点
新年以来,有四匹“狼”紧追在企业的后面,欲把企业逼死悬崖而后快。第一匹“狼”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升值,打破了7:1的比例,使得企业对美国的出口大受挫折,出现增幅下降的局面。第二匹“狼”,则是新劳动法颁布以后人工成本的明显攀升,而其大背景则是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渡过了剩余高峰,将逐步从过剩转向短缺。这两匹“狼”使得企业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缓慢消失。第三匹“狼”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第四匹“狼”是以铁矿石为代表的基本资源的价格上涨。这两匹“狼”使得企业的成本不断攀升,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这四匹“狼”所代表的趋势大多不是短期的,而是一种长期趋势。
石油价格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每桶3美元一直涨到今天的100美元上下,谁也不敢预计将出现长期下降的趋势,除非发生能源革命,找到廉价的替代能源。
以铁矿石为代表的基本资源的价格上涨,由于世界经济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当今世界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这全球四大龙(区别于以前的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大国的崛起,也不可能仅仅是一种短期现象。
从世界经济的长期历史来看,基础资源的周期性上涨是一般规律。目前的情况可能正是新一轮上涨的开端。
中国农村剩余廉价劳动力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即便没有新劳动法,其价格也将缓慢上涨,除非是人为(尤其是政府)打压,或者中国经济出现大衰退。而新劳动法不过是使这个过程提前和加速而已。况且中国苦农久矣,从价格剪刀差到廉价大征地,农民被非市场强制剥夺的资产恐以亿万计,目前以民工荒为先声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只不过是应有的“欠账还债”而已。只是这个过程最好以市场的自发机制为主。估计不论政府干预与否,新世纪的下一个十年的基本趋势,将是民工继续荒缺,劳动力价格继续上扬。除非过于热心的政府人为拔高工资,引起大规模外资撤资、内资出逃。
唯有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不可能长期维持,而是会趋向一种均衡水平。目前的升值已经减缓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增幅,而进一步的升值除了进一步减缓对美出口之外,还将冲淡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从而缓解国际热钱的涌入。一旦中国的美元储备不再增加,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就将停止。
面对四匹“狼”紧随其后的局势,围绕降低成本进行创新尤为必要。企业迫切需要把创新的重点放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降低顾客使用成本、消费者消费成本这两方面。
企业创新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可以是原有产品生产工艺的创新,可以是为原有产品开发新的市场,也可以是在原有行业中开发新产品,还可以是勇敢地闯入其它行业,尤其是新兴行业,更可以是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的改革。不同的创新维度意味着企业可以根据经济形势,选择创新的重点。
首先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创新。劳动力成本上升了,就进行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能源价格上涨了,就创造出节约能源的新技术;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就进行节约原材料的工艺创新。当年二战期间,美国农村出现了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上升的局面,然而富有创新精神的农业企业家,通过采用节约劳动的生产工艺,照样渡过了难关。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能源价格暴涨,欧美日等国的企业家面对困厄,大力开发节约能源的新生产技术,渡过了一时的困难,保持了经济增长的势头。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不仅可以在工艺技术方面创新,还可以在产业结构、企业组织方面进行创新。温州打火机行业就是通过零配件生产的企业集群来降低生产成本的。
其次是降低顾客尤其是普通消费者使用成本、消费成本的创新。人工成本的上升,尤其是家政服务费用的上升,意味着各种节约人力的家用消费品机会来了。可以预见在将来,家用机器人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能源价格的上涨,各种节能产品将获得畅销机会。1973年石油危机为日本小汽车打进美国市场创造了条件,因为日本汽车厂商一直把开发低耗能汽车作为产品创新的目标。节能灯、节能车、节能空调、节能冰箱……、节能公寓,这一系列节能产品都有待企业家通过创新来生产去推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四匹“狼”的追逼之下,企业实际上在进行一场看看谁更行的马拉松竞赛,而降低成本的创新就是这场竞赛的引擎,就是决定输赢的分水岭。
衷心祝福企业成为竞赛的优胜者!
2008年5月5日于杭州嘉绿西苑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