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量抑制大盘上涨


上周大盘窄幅波动,周二受四川汶川突发强烈地震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一度大跌考验3500点,周三在大部分川渝上市公司公告平安后方才企稳回升,但由于市场缺乏可以持续带动人气的热点,成交量逐步萎缩,周末大盘有所转弱。

随着成交量的萎缩,市场又到了面临选择方向的时候。由于四川汶川强烈地震造成的不确定性和持续高企的cpi涨幅以及由此带来的年内第四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使得市场中的观望气氛比较浓厚,而追涨意愿相对不足。

突发的地震给了游资做多部分医药、水泥、基建类公司股票的理由,虽然地震可能给某些行业的部分上市公司获得发“国难材”的机会,但是这显然不会造成上市企业普遍受惠,只是对某些重点行业、对于四川省内的基建企业有一定益处。

可是另一方面,地震可能会加大以食品价格上升为主的此轮cpi上升的压力。四川、重庆农业产值之和占全国的6.1%,大米产量占全国10%。四川是我国生猪出栏第一大省,去年出栏9911万头,外调猪肉117万吨,占全国猪肉外销总量的三分之一,如果四川外调猪肉下降一半,将使cpi上升0.3%左右。这一预期与cpi翘尾因素下降的影响互相抵消,政府控制cpi、我国三季度cpi涨幅大幅下降的预期,将因此受到冲击。这也就意味着,紧缩政策的时间将延长,这将对市场有一定负面影响。

从近一周的盘面表现看,虽然灾后重建概念的水泥、基建类个股都还表现出一定强势,但是医药股,农业股都相继在下半周由强转弱进入调整,而新的热点却始终没有出现,这也导致了市场赚钱效应的下降,市场的成交量也因而萎缩,周5上海市场成交金额甚至不足1000亿元,这是424以来的第一次。另一方面,短线大涨过后的农业、医药等股票的丰厚获利盘的涌出也加大了市场的调整压力。

技术上,指数有再度考验30天均线和424日的向上跳空缺口,进行再次探底的可能。我预计,这次的探底幅度不会太深。毕竟此前管理层出台的一系列实质性的政策利好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消化,而以基金为首的机构也有一个换筹和增仓的过程,加上新发基金的持续建仓,将是今后大盘走强的基础。

大盘要再度走强,关键要靠成交量的再度放大。从目前情况看,上海市场单边成交金额需放大到15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