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赵迪的《基金经理》,当时便对这部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直摆在书桌案前,前段时间赵迪说他的新作品《资本剑客》即将推出,便期待着这本新书的问世,自《基金经理》后,赵迪的财经小说风格自成一派,他虽年纪尚轻,但却能用犀利、专业的笔触聚集老一辈的财经老读者及新一代的财经弄潮儿,享受着80年后新一代的财经品位和生活态度。细读他的作品:包括小说、包括评论都有深意,可读性强。
《资本剑客》展现的是一部现世股权之争的真实案例,作者以其独到的专业视角,敏锐而朴实的语言将这个真实案例全面而周密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深入浅出,跌宕起伏,其间通过故事的推进全面客观的反映出当代资本市场之中,以控股权为核心的利益争夺,文章即富有知识性,又不落俗套,作者才思敏捷、睿智横溢,拜读之际,常有喜不自胜之感。
本书表面上描绘的是股权之争,但实质却是通过“凯雷收购徐工”这一现实案例,揭示了全流通时代股权之争中不同资本高手、利益主体的复杂较量及国企改制中充满波折的本质,徐工并购案是近20年来难得一见的高透明度的样本。并购过程中的每一步、谈判交易的每一处细节、协议文本上的每一个字,都被人们拿到“聚光灯下,解剖台前详细检查”。这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也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在传统与现实、机制和市场以及观念和利益的搏弈中,最终选择了按市场化原则自主操作,无疑这些较量演变推动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及完善。在解决了股权分置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后,在一个全流通时代,并购重组案例将不断上演,并购重组、股权之争将成为未来的投资主题。
在笔者看来,中国资本市场是移植过来的,十几年的发展,没有根基和土壤,是先结果,后长根,再完善其枝干,有点象树上掉下的葫芦,头重脚轻。他和欧美不同,欧美的资本市场是地里长出来的,到了如今已经根深蒂固,只要气候适宜他就可以自然生长,不需要启蒙,只需要完善,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正在从不完善向完善转变,正在从不成熟向成熟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体现着一种力量:那就是改革。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资本市场将不再是大股东圈钱的工具,而将真正成为企业融资、抵御外来风险、完善激励机制、实现快速并购的平台。正因如此,制度上不断健全的资本市场,正尽情地宣泄着其内生性的增长力量。在这样的资本市场背景下,中国会逐渐进入一个充分竞争的时代,而其中的企业也一定会在几场洗牌过后获得重生。
在改革过程中一定会有阵痛,在风云突变的资本市场,唯有心中冰清水,悠悠不改旧时波。资本市场这台高速列车的加速运行,拉开了阿拉丁的神灯,也掀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但无论如何,对于想要中流击水的大国而言,不能因怕溺水就不去游泳,况且在我们下水之时设置了深水区和浅水区以及救生圈。
一位融资高手曾说过:人不是赢在起跑线上,而是赢在转折点上,在中国资本市场浪涛翻涌的今天,机会永远都不是秃子头上的头发一抓就没有,好的书籍是一份珍贵礼物,好的书籍也是投资者的救生圈,相信凡有识投资之士对《资本剑客》这份珍贵礼物的价值都不应视而不见。
曹洁
2008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