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信息的传播
5月12日中午两点二十八分,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四川各地以及陕西、甘肃、重庆等省市受到波及,出现相当程度的房屋破坏与人员伤亡。尤为严重的是,作为震中区的汶川,因为道路及电力通讯的中断竟然几十个小时与外界失去联系。而距离汶川县城100多公里的北川县,地震造成的建筑破坏和人员伤亡却已经惊人的严重。
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乃至全世界为之震惊,国务院迅速组成了以总理为首的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央政治局常委连续召开专题会议,布置抗震救灾工作,各有关方面:国家救援队、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部队,在两个小时内就做好了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准备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国家有关部门的信息发布及时到位,地震局在地震发生10几分钟后就向新华社发送了发生地震和地震强度的信息,各种新闻媒体也对地震的发生作了报道。联合国、美国以及许多国家向我国发来了慰问电,并愿意提供相应的帮助。
的确,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使重大自然事故的信息瞬间传遍了全世界,这与唐山大地震时,几个向中央报告信息的同志驱车4小时,才跑到中南海,向中央领导同志报告了地震发生的情况恰成对照。
地震是人类至今了解最少而对人类生命财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如此震级的大地震发生在我国四川这样一个人口周密的地区,后果更难以想象。这是灾难,但它不是社会造成的,这是悲剧,但不是人为的,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人民在这样的灾难面前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它考验着我们的社会道德水准和我们民众的心理素质,考验着我们社会的组织能力和各级政府的应变能力。
信息成为我们救援活动重要资源
信息是我们组织抗震救灾的的关键资源,只有掌握尽可能全面的关于灾情、关于人员被压情况、房屋倒塌情况、电力通讯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救援物资情况、救援队伍情况、救援进展情况、道路维修情况的信息,才有利于我们各级抗震指挥部门作出合理与符合实际的救援决策,有利于各方面的人士、组织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支持。
四川是个人口大省,川籍人士遍布全国、全世界各个角落,近年的外出就业浪潮更是将四川老乡撒满全国各个行业、各个地方。重要的是,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侨、十几亿中国人,他们都非常关心自己的亲戚、姐妹、同胞兄弟,有道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满足数量如此之大的人民群众对这一突发事件的信息要求,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在震区道路不通、水电通讯全部中断的严峻环境下,完成这一任务更是困难异常。但是,由于这是抗震救灾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这项工作做好了或是做坏了影响巨大,所以各个部门各级政府肯定会非常严肃的对待这一问题。笔者希望提出这样几条建议:
一、现在中央电视台各台的新闻已经有相当长的时段是在播放抗震救灾实况新闻,本人以为有必要开设一个专门的频道,24小时专题播发与抗震有关的新闻:包括救援进展、道路维修情况、救援知识、前期救援中的经验和教训、安民告示、疏导交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对开展自救的广大灾民,对于参加救援的全国人民和各方人士,都是非常需要的。
二、开放一切组织或个人包括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进入灾区进行灾情记录与报道的顺畅渠道。正像抗震救援需要打一场人民战争一样,抗震救灾中的新闻报道,也应发动一切力量,动员一切有条件记录和摄像的人士,有通讯报道能力的组织和机构,共同参与。就是业余的灾情记录者和录音录像者,其提供的信息也都应该采用,这将使我们的电视及媒体的报道更准确更深入。
从提供信息的条件来说,一些个人可能很熟悉当地的道路,一些受灾地区的地震灾情记录者可能更了解当地各方面的情况,一些外国组织和机构或许设备和技术人才条件更好,一些有能力和实力的企业可能更能够在当前条件下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多方参与的新闻报道、实况报道,难免有错谬之出、误报之处,但是有信息来源比没有信息来源好,有多个信息来源比只有一两个信息来源好。真实的信息是在多渠道、多角度第一手资料的相互印证中产生的。只要不是恶意造谣破坏,个别信息有点错误及时更正,更是严重的自然灾害报道中经常出现的事情。在救灾第一、人的生命第一的大局面前,任何意识形态的担心、任何民族主义的杂念,任何一时的不习惯,都应该打消。
让一线领导干部与受灾群众上电视
三、稳定人心,安抚灾民,令广大灾民与身处外地甚至外国的亲戚朋友放心,是抗震救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体现政府应变能力的重要方面。发达国家的市长常常会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停电事故而发表安民讲话,表达歉意的讲话,这固然与发达国家政府领导人的产生机制有关系。但我们党有着几十年干群一心的鱼水关系,在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前,各级党组织领导人各级基层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是值得信赖的组织要素,他们镇定的态度和果敢自救的决心,对震情以及人员伤亡的了解,由他们出来叙述当时当地的情况,对于当地的受灾群众,对于远在他乡关心每一个救灾行为的父老乡亲、同胞姐妹,有着重要的情绪稳定作用和鼓舞信心的作用。昨天电视节目上看到一个与外界失去联系的矿区,其中一位书记带下来的有关山上灾情和伤亡的一封信,就使人们看到了党组织的作用和基层干部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令各级领导通过录像和互联网与外界直接发生联系,能令村长、副村长、村支书、乡长、副乡长、总支书记、县长副县长在电视或当地广播中发表讲话,介绍他所知道的情况,一方面会因为比较权威而打消人们的疑虑,另一方面会因为是当地村民的父母官而令外界的乡亲比较放心。在这个最需要信息的时刻,让各地被救灾民在电视上露面,让无法同外界取得联系的受灾群众在电视说一句平安的话,让村长、镇长通过录像和电视给外界通报灾情与救援情况,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不可以道里计。虽然任何个人的情况通报都不可能完全没有误差,但在时下这样特殊的条件下,即使有点误差的信息对众多希望获得最需要的信息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这次救援工程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救援的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在至今尚未打通公路的重灾区,空投救援人员救援工具或者说依靠飞机救援是必然的选择。由于地形的原因和天气复杂等等情况,加上救援力量的有限,使得我们惟有开辟一切救援通道,鼓励国际国内一切政府组织和企业的力量投入救援,或者说只要有救援经验和技术能力,有能力进入重灾区的国内国外各方面的救援队伍,都应鼓励进入,这样,才能使我们重灾区救援力量的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以应紧急救援的迫切需要。
5月12日中午两点二十八分,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四川各地以及陕西、甘肃、重庆等省市受到波及,出现相当程度的房屋破坏与人员伤亡。尤为严重的是,作为震中区的汶川,因为道路及电力通讯的中断竟然几十个小时与外界失去联系。而距离汶川县城100多公里的北川县,地震造成的建筑破坏和人员伤亡却已经惊人的严重。
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乃至全世界为之震惊,国务院迅速组成了以总理为首的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央政治局常委连续召开专题会议,布置抗震救灾工作,各有关方面:国家救援队、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部队,在两个小时内就做好了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准备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国家有关部门的信息发布及时到位,地震局在地震发生10几分钟后就向新华社发送了发生地震和地震强度的信息,各种新闻媒体也对地震的发生作了报道。联合国、美国以及许多国家向我国发来了慰问电,并愿意提供相应的帮助。
的确,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使重大自然事故的信息瞬间传遍了全世界,这与唐山大地震时,几个向中央报告信息的同志驱车4小时,才跑到中南海,向中央领导同志报告了地震发生的情况恰成对照。
地震是人类至今了解最少而对人类生命财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如此震级的大地震发生在我国四川这样一个人口周密的地区,后果更难以想象。这是灾难,但它不是社会造成的,这是悲剧,但不是人为的,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人民在这样的灾难面前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它考验着我们的社会道德水准和我们民众的心理素质,考验着我们社会的组织能力和各级政府的应变能力。
信息成为我们救援活动重要资源
信息是我们组织抗震救灾的的关键资源,只有掌握尽可能全面的关于灾情、关于人员被压情况、房屋倒塌情况、电力通讯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救援物资情况、救援队伍情况、救援进展情况、道路维修情况的信息,才有利于我们各级抗震指挥部门作出合理与符合实际的救援决策,有利于各方面的人士、组织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支持。
四川是个人口大省,川籍人士遍布全国、全世界各个角落,近年的外出就业浪潮更是将四川老乡撒满全国各个行业、各个地方。重要的是,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侨、十几亿中国人,他们都非常关心自己的亲戚、姐妹、同胞兄弟,有道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满足数量如此之大的人民群众对这一突发事件的信息要求,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在震区道路不通、水电通讯全部中断的严峻环境下,完成这一任务更是困难异常。但是,由于这是抗震救灾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这项工作做好了或是做坏了影响巨大,所以各个部门各级政府肯定会非常严肃的对待这一问题。笔者希望提出这样几条建议:
一、现在中央电视台各台的新闻已经有相当长的时段是在播放抗震救灾实况新闻,本人以为有必要开设一个专门的频道,24小时专题播发与抗震有关的新闻:包括救援进展、道路维修情况、救援知识、前期救援中的经验和教训、安民告示、疏导交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对开展自救的广大灾民,对于参加救援的全国人民和各方人士,都是非常需要的。
二、开放一切组织或个人包括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进入灾区进行灾情记录与报道的顺畅渠道。正像抗震救援需要打一场人民战争一样,抗震救灾中的新闻报道,也应发动一切力量,动员一切有条件记录和摄像的人士,有通讯报道能力的组织和机构,共同参与。就是业余的灾情记录者和录音录像者,其提供的信息也都应该采用,这将使我们的电视及媒体的报道更准确更深入。
从提供信息的条件来说,一些个人可能很熟悉当地的道路,一些受灾地区的地震灾情记录者可能更了解当地各方面的情况,一些外国组织和机构或许设备和技术人才条件更好,一些有能力和实力的企业可能更能够在当前条件下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多方参与的新闻报道、实况报道,难免有错谬之出、误报之处,但是有信息来源比没有信息来源好,有多个信息来源比只有一两个信息来源好。真实的信息是在多渠道、多角度第一手资料的相互印证中产生的。只要不是恶意造谣破坏,个别信息有点错误及时更正,更是严重的自然灾害报道中经常出现的事情。在救灾第一、人的生命第一的大局面前,任何意识形态的担心、任何民族主义的杂念,任何一时的不习惯,都应该打消。
让一线领导干部与受灾群众上电视
三、稳定人心,安抚灾民,令广大灾民与身处外地甚至外国的亲戚朋友放心,是抗震救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体现政府应变能力的重要方面。发达国家的市长常常会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停电事故而发表安民讲话,表达歉意的讲话,这固然与发达国家政府领导人的产生机制有关系。但我们党有着几十年干群一心的鱼水关系,在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前,各级党组织领导人各级基层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是值得信赖的组织要素,他们镇定的态度和果敢自救的决心,对震情以及人员伤亡的了解,由他们出来叙述当时当地的情况,对于当地的受灾群众,对于远在他乡关心每一个救灾行为的父老乡亲、同胞姐妹,有着重要的情绪稳定作用和鼓舞信心的作用。昨天电视节目上看到一个与外界失去联系的矿区,其中一位书记带下来的有关山上灾情和伤亡的一封信,就使人们看到了党组织的作用和基层干部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令各级领导通过录像和互联网与外界直接发生联系,能令村长、副村长、村支书、乡长、副乡长、总支书记、县长副县长在电视或当地广播中发表讲话,介绍他所知道的情况,一方面会因为比较权威而打消人们的疑虑,另一方面会因为是当地村民的父母官而令外界的乡亲比较放心。在这个最需要信息的时刻,让各地被救灾民在电视上露面,让无法同外界取得联系的受灾群众在电视说一句平安的话,让村长、镇长通过录像和电视给外界通报灾情与救援情况,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不可以道里计。虽然任何个人的情况通报都不可能完全没有误差,但在时下这样特殊的条件下,即使有点误差的信息对众多希望获得最需要的信息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这次救援工程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救援的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在至今尚未打通公路的重灾区,空投救援人员救援工具或者说依靠飞机救援是必然的选择。由于地形的原因和天气复杂等等情况,加上救援力量的有限,使得我们惟有开辟一切救援通道,鼓励国际国内一切政府组织和企业的力量投入救援,或者说只要有救援经验和技术能力,有能力进入重灾区的国内国外各方面的救援队伍,都应鼓励进入,这样,才能使我们重灾区救援力量的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以应紧急救援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