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宝马在山间的土马路上奔跑着,直向故乡村头的那棵老槐树跑去。老槐树下站着一个人,那是我萦回梦绕,日夜想见的大山哥。
就我的心情来说,我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回故乡,飞到大槐树下,飞到大山哥面前。但我的宝马跑不起来,因为路况不太好,是就地取材的山皮路,而且是单车线,路面很窄,只能容一辆车行走,遇上对面来车,不论是哪一方或是前进几步,或是倒退几步,找一个略为宽敞的地方,让对方错过去。所以尽管我的宝马是匹骏马,也无法施展自己的雄劲的脚力。不过也好,正好我可以借这个机会再次尽情地饱览一下故乡美丽的风光。
我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回到故乡了。
我的故乡在燕山深处,是一个只有百十户的小山村。虽然与故乡阔别了二十多年,但因为我的童年和青少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所以故乡的景色,故乡的一山一水在我的大脑里还是那么的清晰,就像永不退色的彩色照片。
记得我们村儿紧靠西北一座不太高但很绿的小山,而小山的背后则是一座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大山。山村靠着小山,小山靠着大山,好象是在风雨中相依为命度春秋的祖孙三代。村前有一条由东北流向西南的小河。小河清澈碧绿,流水潺潺,小时候我和大山哥下学后,经常到河里摸小鱼,捞小虾玩。村头的高岗上有一棵五百多年的老槐树,粗大的树干五六个人也搂不过来,夏天就像一把天然巨伞,差不多可以容下全村三四百人来乘凉避暑。我和大山哥小时候经常在大槐树下玩,那时候我们淘气的很,有时玩藏猫儿玩到大槐树上,一个人藏,一个人找,只听树叶哗啦哗啦响,树枝来回摇动,就是不见人影,玩的可开心了。
大槐树是全村乡亲风风雨雨,酸甜苦辣的公证员,也是大山哥我们哥俩友谊长青的公证员。
现在回忆起来,我的故乡风景是那么的美好,但当时却没有觉得故乡美。大概是因为那时太穷了,穷得谁也没有觉得她的美,只觉得她是那么的丑陋,丑陋的那么的可怕。村子只有一条蚰蜒似的羊肠小道通向外面的世界。乡亲们卖点山货或是从外面买点生活用品,都得靠肩背驴驮。没有路也就算了,可偏偏叫“车道峪”。车道峪,山谷中的一条能够走大马车的路,我想这一定是祖先想路想疯了,起了这么个名字。
听我爷爷说—我爷爷也是听我爷爷的爷爷说的,说从前村里来了一个化缘的老和尚,老和尚捧着一碗化来的棒茬粥,站在老槐树下,慢慢地环视了一下村前的景致,又跷起脚后跟远眺了一下小山后面的大山,忽然神色凝重地说,这是个风水宝地,将来一定会出一个大人物,怎么也得是个州官吧。州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干部吧。
自从那个老和尚说了“风水宝地”、“要出个大人物”后,村里人就盼望这个大人物早日诞生出来,也好借借这个大人物的光,把家乡的面貌改一改,把苦日子变一变。可是时光到我们这辈儿,已经过了六辈儿了,这个大人物还是没有出现。人们实在等不得了,熬不住了,有的投亲靠友搬走了,有的姑娘借出嫁逃离了村子,村里的姑娘往外跑,山外的姑娘不愿意嫁进来,不少小伙子也只跑到外面倒插门去了,到我们这辈儿,原来三四百户的大村子只剩下百十来户了。
其实我们村儿的风水好不好,好在哪,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也不关心它,我只知道我们村的风景确实很美。小时候没啥感觉,不但没有感觉到她的美,还总是自怨自艾:我怎么生在这个倒霉的地方,人家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怎么这块土地就养活不起我们呢。但这些年在外面跑,工作闲暇时间也跑了不少所谓的风景名圣,什么这个山那个寨的,可是每到一处总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没啥新鲜的,就这景比我们村差多了。
宝马还在盘山道上小心地跑着。司机很少走这么险的道,他两手紧握方向盘,两眼直瞪瞪地盯着前方,小心翼翼开着车。我的思绪随着盘旋而颠簸的宝马也在飞扬着......
二
这次回故乡不是为了看别人,父母早在十年前我就让秘书接到北京去住了。这次回来主要是看看我儿时的好伙伴大山哥,当然还想借此机会好好欣赏一下故乡的美景,亲吻一下故乡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
刚才说了,大山哥是我儿时最要好的伙伴,最好的朋友。我们俩同年不同月生人,都是属马的,他生在绿草肥美的七月,我生在草干树黄的腊月。从小我们两个人好的就像一个妈生的,一天不见一面吃不好睡不香的。
大山哥比我聪明。两道碳眉微微向外翘着,碳眉下镶着一双透着灵气的黑珍珠般的大眼,有人说这样的眼睛唱戏不用打扮了。大山哥学习比我好,比我认真,我有时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作业经常完不成,大山哥在学习上经常帮助我,我哪不会哪怕是他家里的活再多,也要帮助我学习,给我讲题,直到我会做为止。他还是班干部,原来是学习委员,后来升到了班长。
许多农村老人都信命。大山妈(我管叫大妈)总是在人前人后不时地得意地说:“我们大山的命儿,将来赖不了。属马的,生在七月,正是青草油绿油绿的时节,七月的马膘肥体壮。”马离不开山,山上有草有水,马在山上就好象鱼在水里,所以大山妈给他取名叫“大山”。我的故乡山场广阔,水草肥沃,马可以在那里自由的驰骋,享受肥沃的水草。
“我呢?大妈,我也属马的。”有一回在大山妈夸大山命儿好时,我在一旁不服气地问。
“你比你大山哥的命儿差不少呢。别看你也属马,可属马跟属马的不一样。你是冬天的马,冬天的马要吃没吃,要喝没喝的,你哪能跟你大山哥比呀。”大山妈的话里既带着一种自豪感,又夹着一丝替我惋惜之情,毕竟我是大山的好朋友啊。
当时,我总是抱怨我妈没把我生在青草肥美的七月。没把我生在七月也就罢了,那是不能选择的啊。但总得象大山妈那样,下功夫给我研究一个好名啊,名字总是可以选择的吧。我听说一个人八字不好,名字上可以找补,多少也能管点事儿,弥补一下八字的不足。可是我妈那叫给我起的什么名啊,叫“柱子”,多土啊,土的掉渣了。
每次我埋怨她老人家没有给我起好名儿时,她呢,总是一副不服气的态度,说:“叫柱子有什么不好,你那不是一般的柱子,你是玉柱,金龙盘玉柱,你知道啥呀,小孩子家!”
是的,我的名字正式应该叫“玉柱,”玉柱是只有金銮殿才配得上用的柱子,你看故宫中的柱子上面不都是盘着龙吗。哎呀,上了金銮殿了,这还不好啊。每当我想到这儿,心情稍稍平衡了些。
叫玉柱呢,这只是我小时候的事,大概是三岁之前的事,人们都这么叫我,一边用手指抿着我细嫩的小脸蛋儿,一边“玉柱”“玉柱”地逗着我玩。慢慢地我长大一点了,人们不知什么时候改叫“柱子”了,玉柱改柱子,玉柱还有情可讲,玉的柱子,可是叫柱子就很难说了,柱子可以是玉的,可以是木头的,还可以是水泥的。再后来我长成大小伙子了,人们不知什么时候在前面加了个“大“字,改叫“大柱子”了。
随着名字由玉柱改叫柱子,又由柱子改叫大柱子,我和大山哥的命运差距慢慢地也显现出来了。我和大山哥初中毕业后回到了村里,那时我们叫回乡知识青年。城里下乡到我们村儿的学生叫下乡知识青年。虽然我们是本地的,是地头蛇,可是压不住外来强龙,人家下乡知识青年比我们吃香。脏活累活我们干,轻活干净活让他们干,特别是那些不用下地的活,什么赤脚医生了、大队广播员了、记分员了等,都先紧着下乡知青干。而大山哥特殊,我们回乡时间不长,他就被公社任命为村支部副书记,当上了村官。我呢,在大山哥的关照下,也给我弄了个生产队的生产小组长干,和大山哥比,中间还隔着生产队长一级呢。
“你别跟你大山哥比,你大山哥是七月的马。”每当我在大山哥家聊天的时候,大山妈总是不忘提醒我,怕我心里不平衡,怕我在大山哥领导下不好意思。
其实我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钦佩大山哥。他不仅是命儿好,还有真才实学。他给我们村干部和社员开会,讲起话来不用打草稿,就象村前的小河流水不紧不慢,不温不火,潺潺流淌。讲大道理的同时经常夹杂着一些俏皮话,小笑话,不时把听会的人逗得前仰后合,哈哈大笑。每次大山哥讲完话,看着人们伸长的脖子,树的直直的耳朵似乎听得还不过瘾的样子,便眯起眼睛看着大家,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大山哥的口才和领导能力,早在学校时就展现出来了。还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就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在几百人师生的大会上,他那带着塘音的嗓音,像洪亮的钟声在会场上飘荡。他就象个小演讲家站在会场主席台上声情并茂,滔滔不绝地讲着,不用说学生佩服他,就是我们的校长也自愧不如。校长说,这孩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如今看起来,大山哥这发展势头还真不敢说,也许将来能成个县委书记或许更大,陈副总理不就是大寨村的一个村支部书记吗。
那年头人们的主要精力是搞运动,批林批孔批周公,还要加上反击右倾翻案风。生产也不是不要,是抓革命促生产。革命抓好了,生产自然就促上去了。白天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晚上披星戴月开批判会。尽管当时人们的革命情绪很高涨,但都是瘪着肚子闹革命。
不久,命运好象又一次证实了大山妈的话,大柱子的命儿不如我们大山的命儿好。我的生产小组长的职务被撤销了。原因是有一天晚上开批判会,我当时干了一天活,又饿又困又累,在呼口号的时候,手举得虽然不比别人低,但合着眼闭着嘴呢。
“你为啥不呼口号!”突然狗吠一声的吼叫,吓了我一激灵。我睁开眼一看,是团支部书记,只见他叉着腰像狗一样冲着我吠叫。这个家伙我讨厌死他了,在书记面前不是给这个打小报告,就是给那个穿小鞋。我恨死他了。
“谁说我没喊口号!”我揉揉眼睛瞪着他。
“你就没喊!”
“我喊了!”
就这样,我被撤消了生产小组长职务,连芝麻粒小官也没有当长。不过还好,因为我根红苗正,好农好史(贫农、家史清白),村党支部没有再追究我政治责任。
晚上,大山哥安慰我:“不干也好,这年头不知哪句话说错了。危险啊。”
无官一身轻。没了生产小组长职务,除了上山下地干活,晚上会少多了。百无聊赖,晚上没事我就重温初中课本打发日子,初中课本啃完了,就找过去老高中的课本看。当然只能是秘密地看,因为上面有不少毒草。
三
时光老人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走到了1979年。我清楚地记得,那年春天好象来的特别早,小山村本来应该还沉浸在睡梦中,人们就好象被春雷震醒的冬蛰的动物,蠕动着身子从地洞里爬出来,悄悄地互相询问着什么,又好象在互相求证着什么。
“你听大喇叭说没,上边好象让做小买卖了。”
“听说逢三六九县城又办大集了。”
转眼之间到了1982年,全国掀起的农村大包干风潮刮到了车道峪。仿佛是一夜醒来,生产队散了,土地和山场都承包给了个人,生产队的牛马驴骡等生产工具也都采取抓阄的办法分给了个人。
幸运之神再一次证明了大山的命运比我好。他家分到的土地最肥,山场最好。村里仅有百十亩能够长庄稼的地,他家承包了三亩;山场也是最好的地方,离家又近,土质又厚,最适宜栽种苹果树。在分牲畜和大车等农具时,大山哥的手气也够冲的,一下子把生产队又壮实又会干活的大青骡子抓去了。
“我们大山的命儿就是好!”大山妈那几天的心情特别特的好,嘴乐得就没看见她合上过。
而我呢,好象老天成心跟我过不去,我家分的两亩地兔子都不爱拉屎,分的十几亩山场离家又远又荒,山上长的都是连烧火都不愿意烧的刺槐。在分大牲畜时,为了抓到一个好阄,临抓前在家里我把手用香皂洗了又洗,到那一抓,一下子傻眼了,抓了一个还没搭过套的小母牛。瞧我这臭手!
“你呀,手气好不了。属马还叫个大柱子。你说这马整天拴在大柱子上,能好得了吗?”“二臭嘴”拉着他刚抓到的一匹大白马,走过我身边成心气我。
“以后这日子怎么过呢?”我妈看着眼前还没有替完牙的小母牛愁眉苦脸地说。她一点也没有埋怨我的意思。因为她也认定我的命儿不如大山好。
大山哥心眼可好了。我家的农活只要干不过来,他都是主动地套上他家的大青骡子帮我家干活。他家的核桃栗子下树了,就送给我们两麻袋,嘱咐我拿到县里大集去卖。
这时,中国的经济越来越活了,深圳特区建设搞的热火朝天。农村有些青年呆不住了,有的跑到了县城,有的跑到了省城,最远的跑到了深圳特区。看着这沸腾的中国,沸腾的山村,我也有点坐不住了。我把自己关在屋里,闷头想了三天。我想在家是没有出路了,靠着两亩薄地,十几亩兔子不拉屡的山场和一头小牛,累死也过不好,更不用说致富了。何不趁年轻我也到外面闯一闯呢。
说什么我命运不好,说什么我这匹马让大柱子给拴住了。我偏不信,我偏要挣脱拴在柱子上的缰绳纵横驰骋一番。我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地干一番大事业!
闯,到哪去闯呢?我把牙一咬,心一横,要走就走的远远的,既不去县城,也不去省城,去深圳。晚上我把大山哥叫了出来,我们哥俩站在老槐树下,把我要去深圳的心思跟大山哥说了,并约他一起深圳打工。我想他比我能力强,比我有经验,一起去也好有个伴。可是他不但自己不去,也不同意我去。
“柱子兄弟,我看还是在家忍着吧,外边人生地不熟的,哪那么好挣钱的。再说这日子不是一天比一天好点了嘛。”他闷了好半天,缓缓地抬起头,望了一眼满天的星星,好象怕我一下子淹没在这满天的繁星之中,再也出不来,找不见了。
我知道大山哥不会走的,不仅是因为他家生产条件好,更是因为他刚结婚,娶了一个如花之貌的妻子。这点其实我想到了。
“大山哥,我决心下死了。反正在家也没啥大指望。这几年是好点了,但要比人家外面的发展速度不是差老鼻子了吗。你没听外面回来的人说,人家深圳人口袋里装的零花钱就五六百块,我们捣腾一年不也就剩个五六百块呀。你不去我自己去!”我一拳砸在老槐树干上。
“好吧,那你走吧。家里老人我帮你照看点,有什么活我帮家里干干。你就放心走吧。我生在七月,离不开大山,马怎么能离开大山呢。”大山哥知道我的脾气,要是我拿定了主意,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谢谢你,大山哥!”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眼中都含满了泪珠,但谁也不肯让它流出来。
第二天,我把山场包给了别人,留下两亩地给父母做口粮用。把家里仅有一头匹子猪卖了一百二十块钱,给家里留下二十,我揣上一百就坐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车,向一个是陌生的世界扑去……
四
宝马在颠簸中行进,我的思绪也随着宝马的颠簸起伏荡漾,不知不觉跑出了三多百里路,快到中午了,故乡的轮廓渐渐地在我眼前清晰起来。啊,亲爱的故乡,我终于快见到你了。
随着宝马徐徐地向村口驶去,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村头高岗上的那棵老槐树了。此时正是秋末冬初,山外的树叶虽有些发黄,但还没有全落下,草也是黄中透绿,可是山村的冬天来得确实早,这里冬天的气氛已经很浓了。草又黄又干,树叶早就掉光了,晦暗的云挂在山头,寒风打着口哨在山林中不停地追逐打闹,把欢乐留给自己,把寒冷献给了人们。
二十多年没有回到故乡了,我使劲扫视着整个村庄的样子,我幻想展现我面前的一定是个美丽的新农村形象。可是我失望了,一百多户的村庄,除了村东头有十户八户的房子比较高大,蓝墙红瓦,有点气派外,整个村子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还是土墙土房的居多。
房子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看一个村子富裕不富裕,主要看房子。就像高楼大厦是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国际大都市的标志一样,没有高楼大厦就不称其为大城市。农村也是一样,看一个村经济发展水平,首先看到的不是别的,而是房子盖的怎么样。
从繁华的省城回来,看到眼前故乡“涛声依旧”的面貌,不禁感慨万端。这时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去欧洲,人家跟我说,你们的城市像欧洲,你的农村像非洲,当时我还不大服气。看到眼前的景象,我与这位外国朋友颇有同感,我对中国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的发展状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我还体会到中央讲的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苦衷和用意了。
大山哥不知模样变化大不大,不知我们哥俩见面还能不能一下子认出来,我们可是已经二十多年没有见面啊。
我和大山哥电话里说好了,他在村头的那棵老槐树下等我。
在我的指引下,宝马徐徐向村头的那棵老槐树开去。老远我就看见老槐树下站着一个人,时不时地翘起脚后跟向村口望去。我敢断定,那就是我分别二十多年的大山哥。
宝马来到大槐树下,一看果然是我的大山哥。我一下子推开车门,从车里窜出来,大山哥也看出了我,两双大手再一次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一次我们哥俩再也忍不住了,泪珠在眼眶里转了好几圈还是流了下来。
“你老多了。”我看着大山哥那锗石般的脸上,刻着几道深深的沟纹,半黑半白的头发在风中抖动着。
“你可没啥大变。”大山哥紧紧地攥着我的手,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表情,但很快就消失了。大山哥是个倔强的硬汉子,从来不愿意向别人低下他那高昂的头。这点我最佩服他。
“走吧,回家,你嫂子早就把酒烫好了。”
“好!”
大山哥的家离老槐树不远,我们步行向他家走去。不一会儿,来到大山哥家门口,我打量着他的房子,一看这房子是新翻盖的,翻盖就是把原来的房子拆了,在原地重新盖,这样比上别处盖省点事。土坯房没有了,换成了砖瓦房。砖瓦房到是砖瓦房,但一看就不是好砖瓦,不知是哪个砖瓦窑处理的次品,砖瓦的颜色深一块浅一块,而且凹凸不平,因为砖瓦不合格,砌出的墙也是花花塔塔的。比起村东头那几户大高房子差多了,但比大山哥原来的房子还是强了不少。
一进院大山嫂就迎了出来。我走的时候大山哥刚结婚不到一年。那时的大山嫂是村里出了名的美人,皮肤比城里人还白还嫩,两只大眼像清水一样明亮,人家都说长得特像刘晓庆。现在呢,岁月老人用风刀霜剑无情地在她的脸上刻下道道痕迹,并且把她的头发也染成了秋天的霜草。
“柱子兄弟,可把你大山哥想坏了!”
“我也想大山哥啊!”
大山哥的屋还是过去那样结构,没有变。五间房,紧西边是单间,孩子住;西边第二间老母亲住;中间是锅灶,烧火做饭用;东边两间是连屋,大山哥两口子住。
大山哥把我让到东连屋,一进屋炕头上坐着一个老太太,一看就知道是大山哥的母亲,老人家七十多岁了,身体还硬朗,只是眼睛有些花,耳朵有点背。
“妈,您瞧谁来了。”大山哥把我推到老人跟前笑着问。
“大妈,我是大柱子。我看您来了。”我赶紧上前一把攥住老人的双手。
“大柱子,你不是闯关东去了吗?啥前儿回来的?”大山妈使劲睁了睁昏花的双眼。
“不是闯关东,是闯广东。”我笑了,大山哥大山嫂也都笑出来了声。
“甭管关东广东的,回来就好,在外头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吧?”
“人家大柱子发了,”大山哥凑到老人跟前,大声说:“大柱子发大财了!”
“吃饭吧,你们哥俩边吃边聊。”大山嫂边拿筷子边催我们吃饭。
我让家里人一起吃。大山哥说,我妈她老人家刚吃完,你侄子不在家,你嫂子还得给你包饺子呢,咱哥俩先喝着。
大山嫂早就把桌子放好了,大山嫂想的挺周到的,怕我出去二十多年,在炕上盘腿吃饭不习惯了,在地放了一张从旧货市场买来旧圆桌,两把旧椅子。菜是五个盘一个大碗:盘是炸花生米、大葱沾酱、白菜熬豆腐、韭菜摊鸡蛋、干豆角炒腊肉,碗是粉条炖猪肉。这些都是我爱吃的呢。
大山哥指着放在节煤炉上烫的直冒泡的酒说:“正宗北京二锅头,你侄子放假从北京买回来的。”
“这都是我爱吃爱喝的啊,你知道我在家时就爱喝北京二锅啊。那时喝口北京二锅也够奢侈的呢。”
“你想让我再往高了弄,我也弄不来啊。”大山哥说话从来不遮不掩。
我们哥俩一边喝着滚烫的二锅头,一边聊着天。
“柱子兄弟,我不如听你的了。”大山哥把碰到嘴唇的酒杯又轻轻地放下了,慢慢地转过脸去,眼睛望着窗外的那棵大槐树,说:“树挪死人挪活呀。”
“是呀,你要是出去了,保险比我混的还要好。从小你就比我聪明。”
“聪明啥,我那叫小聪明。我想明白了,大山里的人要是不走出大山,去开阔开阔眼界,见见世面,没啥大出息。我这些年啊,在罐子里混呢。哎!”大山哥说完,猛的一口把多半杯酒倒进嘴里。
“七月马......大山。”坐在炕头上的大山妈突然嘴里轻轻地嘟囔一句。
“其实我压根儿就不信什么七月马,离不开大山的话。”大山哥回头看了一眼母亲,把伸进盘子里的筷子又抽回来,说:“我吃亏就吃在太容易满足上了,用政策话,叫小富即安。当时我想,我家分的地是长粮食的好地,山是能长果木的好山,抓阄又抓了个能干活的大青骡子,我想捣腾不了几年我就得是村里的冒尖户。所以啊,我也就不想出去闯了。”
大山哥总结的很对,但我又不好意思点头。因为那样等于我在批评他,我怕伤他自尊心。因此我没有说什么,只是陪他喝了一口酒。
“还有,”大山哥夹了一大柱菜放进嘴里,好像要把这些年的后悔连嘴里的菜一口吞下去。“还有,就是我不求进取,这些年我只知道捣腾这点地这点山场,再没有往深了学。现代农业得有现代农民才行啊。这点上我就不如你,听说你都是什么硕士了,还拿下了北大的MBA,你不发谁发啊。”
我刚要说话,大山哥端起酒杯“咣”地跟我的杯子撞了一下,没等我说话,接着说:“我可是吃了文化浅的亏了。所以啊,我就下定决心,你侄子念到哪我就供到哪,再苦再穷也要供。没想到这孩子还挺争气,一下子念到北京去了。”
我说怎么这半天没见到他儿子呢,我刚要问还没问呢。
“柱子兄弟,这次回来你多呆几天,咱哥俩好好聊聊,我再陪你转转咱们村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的。”
“大山哥,这次回来,我想多呆一段时间。这些年我也没有给咱村做点什么事儿,我想在咱村投点资,建一个旅游景点。我走过全国好多景点,咱村的景致一点也不比别的地方差。春天山花烂漫,夏天河山潺潺,秋天满山红叶,冬天山挂银幕,一年四季都可以搞旅游。”
“好啊,那敢情好。你要是能在咱村投资建个旅游景点,一下子就把全村的乡亲都带富了。来,大山哥代表全村父老乡亲敬你一杯,这杯你可得干了。”
“好,我干!”
那天我们哥俩喝了好长时间,越喝越高兴。大山哥高兴,我更高兴。我高兴的不是又找到了一个好的投资项目,而是为大山哥高兴,高兴他终于整明白了:作为一个现代农民,一定要敢于走出大山,一定要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一定要不断地学习……
2008-1-3
宝马在山间的土马路上奔跑着,直向故乡村头的那棵老槐树跑去。老槐树下站着一个人,那是我萦回梦绕,日夜想见的大山哥。
就我的心情来说,我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回故乡,飞到大槐树下,飞到大山哥面前。但我的宝马跑不起来,因为路况不太好,是就地取材的山皮路,而且是单车线,路面很窄,只能容一辆车行走,遇上对面来车,不论是哪一方或是前进几步,或是倒退几步,找一个略为宽敞的地方,让对方错过去。所以尽管我的宝马是匹骏马,也无法施展自己的雄劲的脚力。不过也好,正好我可以借这个机会再次尽情地饱览一下故乡美丽的风光。
我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回到故乡了。
我的故乡在燕山深处,是一个只有百十户的小山村。虽然与故乡阔别了二十多年,但因为我的童年和青少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所以故乡的景色,故乡的一山一水在我的大脑里还是那么的清晰,就像永不退色的彩色照片。
记得我们村儿紧靠西北一座不太高但很绿的小山,而小山的背后则是一座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大山。山村靠着小山,小山靠着大山,好象是在风雨中相依为命度春秋的祖孙三代。村前有一条由东北流向西南的小河。小河清澈碧绿,流水潺潺,小时候我和大山哥下学后,经常到河里摸小鱼,捞小虾玩。村头的高岗上有一棵五百多年的老槐树,粗大的树干五六个人也搂不过来,夏天就像一把天然巨伞,差不多可以容下全村三四百人来乘凉避暑。我和大山哥小时候经常在大槐树下玩,那时候我们淘气的很,有时玩藏猫儿玩到大槐树上,一个人藏,一个人找,只听树叶哗啦哗啦响,树枝来回摇动,就是不见人影,玩的可开心了。
大槐树是全村乡亲风风雨雨,酸甜苦辣的公证员,也是大山哥我们哥俩友谊长青的公证员。
现在回忆起来,我的故乡风景是那么的美好,但当时却没有觉得故乡美。大概是因为那时太穷了,穷得谁也没有觉得她的美,只觉得她是那么的丑陋,丑陋的那么的可怕。村子只有一条蚰蜒似的羊肠小道通向外面的世界。乡亲们卖点山货或是从外面买点生活用品,都得靠肩背驴驮。没有路也就算了,可偏偏叫“车道峪”。车道峪,山谷中的一条能够走大马车的路,我想这一定是祖先想路想疯了,起了这么个名字。
听我爷爷说—我爷爷也是听我爷爷的爷爷说的,说从前村里来了一个化缘的老和尚,老和尚捧着一碗化来的棒茬粥,站在老槐树下,慢慢地环视了一下村前的景致,又跷起脚后跟远眺了一下小山后面的大山,忽然神色凝重地说,这是个风水宝地,将来一定会出一个大人物,怎么也得是个州官吧。州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干部吧。
自从那个老和尚说了“风水宝地”、“要出个大人物”后,村里人就盼望这个大人物早日诞生出来,也好借借这个大人物的光,把家乡的面貌改一改,把苦日子变一变。可是时光到我们这辈儿,已经过了六辈儿了,这个大人物还是没有出现。人们实在等不得了,熬不住了,有的投亲靠友搬走了,有的姑娘借出嫁逃离了村子,村里的姑娘往外跑,山外的姑娘不愿意嫁进来,不少小伙子也只跑到外面倒插门去了,到我们这辈儿,原来三四百户的大村子只剩下百十来户了。
其实我们村儿的风水好不好,好在哪,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也不关心它,我只知道我们村的风景确实很美。小时候没啥感觉,不但没有感觉到她的美,还总是自怨自艾:我怎么生在这个倒霉的地方,人家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怎么这块土地就养活不起我们呢。但这些年在外面跑,工作闲暇时间也跑了不少所谓的风景名圣,什么这个山那个寨的,可是每到一处总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没啥新鲜的,就这景比我们村差多了。
宝马还在盘山道上小心地跑着。司机很少走这么险的道,他两手紧握方向盘,两眼直瞪瞪地盯着前方,小心翼翼开着车。我的思绪随着盘旋而颠簸的宝马也在飞扬着......
二
这次回故乡不是为了看别人,父母早在十年前我就让秘书接到北京去住了。这次回来主要是看看我儿时的好伙伴大山哥,当然还想借此机会好好欣赏一下故乡的美景,亲吻一下故乡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
刚才说了,大山哥是我儿时最要好的伙伴,最好的朋友。我们俩同年不同月生人,都是属马的,他生在绿草肥美的七月,我生在草干树黄的腊月。从小我们两个人好的就像一个妈生的,一天不见一面吃不好睡不香的。
大山哥比我聪明。两道碳眉微微向外翘着,碳眉下镶着一双透着灵气的黑珍珠般的大眼,有人说这样的眼睛唱戏不用打扮了。大山哥学习比我好,比我认真,我有时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作业经常完不成,大山哥在学习上经常帮助我,我哪不会哪怕是他家里的活再多,也要帮助我学习,给我讲题,直到我会做为止。他还是班干部,原来是学习委员,后来升到了班长。
许多农村老人都信命。大山妈(我管叫大妈)总是在人前人后不时地得意地说:“我们大山的命儿,将来赖不了。属马的,生在七月,正是青草油绿油绿的时节,七月的马膘肥体壮。”马离不开山,山上有草有水,马在山上就好象鱼在水里,所以大山妈给他取名叫“大山”。我的故乡山场广阔,水草肥沃,马可以在那里自由的驰骋,享受肥沃的水草。
“我呢?大妈,我也属马的。”有一回在大山妈夸大山命儿好时,我在一旁不服气地问。
“你比你大山哥的命儿差不少呢。别看你也属马,可属马跟属马的不一样。你是冬天的马,冬天的马要吃没吃,要喝没喝的,你哪能跟你大山哥比呀。”大山妈的话里既带着一种自豪感,又夹着一丝替我惋惜之情,毕竟我是大山的好朋友啊。
当时,我总是抱怨我妈没把我生在青草肥美的七月。没把我生在七月也就罢了,那是不能选择的啊。但总得象大山妈那样,下功夫给我研究一个好名啊,名字总是可以选择的吧。我听说一个人八字不好,名字上可以找补,多少也能管点事儿,弥补一下八字的不足。可是我妈那叫给我起的什么名啊,叫“柱子”,多土啊,土的掉渣了。
每次我埋怨她老人家没有给我起好名儿时,她呢,总是一副不服气的态度,说:“叫柱子有什么不好,你那不是一般的柱子,你是玉柱,金龙盘玉柱,你知道啥呀,小孩子家!”
是的,我的名字正式应该叫“玉柱,”玉柱是只有金銮殿才配得上用的柱子,你看故宫中的柱子上面不都是盘着龙吗。哎呀,上了金銮殿了,这还不好啊。每当我想到这儿,心情稍稍平衡了些。
叫玉柱呢,这只是我小时候的事,大概是三岁之前的事,人们都这么叫我,一边用手指抿着我细嫩的小脸蛋儿,一边“玉柱”“玉柱”地逗着我玩。慢慢地我长大一点了,人们不知什么时候改叫“柱子”了,玉柱改柱子,玉柱还有情可讲,玉的柱子,可是叫柱子就很难说了,柱子可以是玉的,可以是木头的,还可以是水泥的。再后来我长成大小伙子了,人们不知什么时候在前面加了个“大“字,改叫“大柱子”了。
随着名字由玉柱改叫柱子,又由柱子改叫大柱子,我和大山哥的命运差距慢慢地也显现出来了。我和大山哥初中毕业后回到了村里,那时我们叫回乡知识青年。城里下乡到我们村儿的学生叫下乡知识青年。虽然我们是本地的,是地头蛇,可是压不住外来强龙,人家下乡知识青年比我们吃香。脏活累活我们干,轻活干净活让他们干,特别是那些不用下地的活,什么赤脚医生了、大队广播员了、记分员了等,都先紧着下乡知青干。而大山哥特殊,我们回乡时间不长,他就被公社任命为村支部副书记,当上了村官。我呢,在大山哥的关照下,也给我弄了个生产队的生产小组长干,和大山哥比,中间还隔着生产队长一级呢。
“你别跟你大山哥比,你大山哥是七月的马。”每当我在大山哥家聊天的时候,大山妈总是不忘提醒我,怕我心里不平衡,怕我在大山哥领导下不好意思。
其实我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钦佩大山哥。他不仅是命儿好,还有真才实学。他给我们村干部和社员开会,讲起话来不用打草稿,就象村前的小河流水不紧不慢,不温不火,潺潺流淌。讲大道理的同时经常夹杂着一些俏皮话,小笑话,不时把听会的人逗得前仰后合,哈哈大笑。每次大山哥讲完话,看着人们伸长的脖子,树的直直的耳朵似乎听得还不过瘾的样子,便眯起眼睛看着大家,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大山哥的口才和领导能力,早在学校时就展现出来了。还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就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在几百人师生的大会上,他那带着塘音的嗓音,像洪亮的钟声在会场上飘荡。他就象个小演讲家站在会场主席台上声情并茂,滔滔不绝地讲着,不用说学生佩服他,就是我们的校长也自愧不如。校长说,这孩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如今看起来,大山哥这发展势头还真不敢说,也许将来能成个县委书记或许更大,陈副总理不就是大寨村的一个村支部书记吗。
那年头人们的主要精力是搞运动,批林批孔批周公,还要加上反击右倾翻案风。生产也不是不要,是抓革命促生产。革命抓好了,生产自然就促上去了。白天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晚上披星戴月开批判会。尽管当时人们的革命情绪很高涨,但都是瘪着肚子闹革命。
不久,命运好象又一次证实了大山妈的话,大柱子的命儿不如我们大山的命儿好。我的生产小组长的职务被撤销了。原因是有一天晚上开批判会,我当时干了一天活,又饿又困又累,在呼口号的时候,手举得虽然不比别人低,但合着眼闭着嘴呢。
“你为啥不呼口号!”突然狗吠一声的吼叫,吓了我一激灵。我睁开眼一看,是团支部书记,只见他叉着腰像狗一样冲着我吠叫。这个家伙我讨厌死他了,在书记面前不是给这个打小报告,就是给那个穿小鞋。我恨死他了。
“谁说我没喊口号!”我揉揉眼睛瞪着他。
“你就没喊!”
“我喊了!”
就这样,我被撤消了生产小组长职务,连芝麻粒小官也没有当长。不过还好,因为我根红苗正,好农好史(贫农、家史清白),村党支部没有再追究我政治责任。
晚上,大山哥安慰我:“不干也好,这年头不知哪句话说错了。危险啊。”
无官一身轻。没了生产小组长职务,除了上山下地干活,晚上会少多了。百无聊赖,晚上没事我就重温初中课本打发日子,初中课本啃完了,就找过去老高中的课本看。当然只能是秘密地看,因为上面有不少毒草。
三
时光老人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走到了1979年。我清楚地记得,那年春天好象来的特别早,小山村本来应该还沉浸在睡梦中,人们就好象被春雷震醒的冬蛰的动物,蠕动着身子从地洞里爬出来,悄悄地互相询问着什么,又好象在互相求证着什么。
“你听大喇叭说没,上边好象让做小买卖了。”
“听说逢三六九县城又办大集了。”
转眼之间到了1982年,全国掀起的农村大包干风潮刮到了车道峪。仿佛是一夜醒来,生产队散了,土地和山场都承包给了个人,生产队的牛马驴骡等生产工具也都采取抓阄的办法分给了个人。
幸运之神再一次证明了大山的命运比我好。他家分到的土地最肥,山场最好。村里仅有百十亩能够长庄稼的地,他家承包了三亩;山场也是最好的地方,离家又近,土质又厚,最适宜栽种苹果树。在分牲畜和大车等农具时,大山哥的手气也够冲的,一下子把生产队又壮实又会干活的大青骡子抓去了。
“我们大山的命儿就是好!”大山妈那几天的心情特别特的好,嘴乐得就没看见她合上过。
而我呢,好象老天成心跟我过不去,我家分的两亩地兔子都不爱拉屎,分的十几亩山场离家又远又荒,山上长的都是连烧火都不愿意烧的刺槐。在分大牲畜时,为了抓到一个好阄,临抓前在家里我把手用香皂洗了又洗,到那一抓,一下子傻眼了,抓了一个还没搭过套的小母牛。瞧我这臭手!
“你呀,手气好不了。属马还叫个大柱子。你说这马整天拴在大柱子上,能好得了吗?”“二臭嘴”拉着他刚抓到的一匹大白马,走过我身边成心气我。
“以后这日子怎么过呢?”我妈看着眼前还没有替完牙的小母牛愁眉苦脸地说。她一点也没有埋怨我的意思。因为她也认定我的命儿不如大山好。
大山哥心眼可好了。我家的农活只要干不过来,他都是主动地套上他家的大青骡子帮我家干活。他家的核桃栗子下树了,就送给我们两麻袋,嘱咐我拿到县里大集去卖。
这时,中国的经济越来越活了,深圳特区建设搞的热火朝天。农村有些青年呆不住了,有的跑到了县城,有的跑到了省城,最远的跑到了深圳特区。看着这沸腾的中国,沸腾的山村,我也有点坐不住了。我把自己关在屋里,闷头想了三天。我想在家是没有出路了,靠着两亩薄地,十几亩兔子不拉屡的山场和一头小牛,累死也过不好,更不用说致富了。何不趁年轻我也到外面闯一闯呢。
说什么我命运不好,说什么我这匹马让大柱子给拴住了。我偏不信,我偏要挣脱拴在柱子上的缰绳纵横驰骋一番。我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地干一番大事业!
闯,到哪去闯呢?我把牙一咬,心一横,要走就走的远远的,既不去县城,也不去省城,去深圳。晚上我把大山哥叫了出来,我们哥俩站在老槐树下,把我要去深圳的心思跟大山哥说了,并约他一起深圳打工。我想他比我能力强,比我有经验,一起去也好有个伴。可是他不但自己不去,也不同意我去。
“柱子兄弟,我看还是在家忍着吧,外边人生地不熟的,哪那么好挣钱的。再说这日子不是一天比一天好点了嘛。”他闷了好半天,缓缓地抬起头,望了一眼满天的星星,好象怕我一下子淹没在这满天的繁星之中,再也出不来,找不见了。
我知道大山哥不会走的,不仅是因为他家生产条件好,更是因为他刚结婚,娶了一个如花之貌的妻子。这点其实我想到了。
“大山哥,我决心下死了。反正在家也没啥大指望。这几年是好点了,但要比人家外面的发展速度不是差老鼻子了吗。你没听外面回来的人说,人家深圳人口袋里装的零花钱就五六百块,我们捣腾一年不也就剩个五六百块呀。你不去我自己去!”我一拳砸在老槐树干上。
“好吧,那你走吧。家里老人我帮你照看点,有什么活我帮家里干干。你就放心走吧。我生在七月,离不开大山,马怎么能离开大山呢。”大山哥知道我的脾气,要是我拿定了主意,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谢谢你,大山哥!”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眼中都含满了泪珠,但谁也不肯让它流出来。
第二天,我把山场包给了别人,留下两亩地给父母做口粮用。把家里仅有一头匹子猪卖了一百二十块钱,给家里留下二十,我揣上一百就坐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车,向一个是陌生的世界扑去……
四
宝马在颠簸中行进,我的思绪也随着宝马的颠簸起伏荡漾,不知不觉跑出了三多百里路,快到中午了,故乡的轮廓渐渐地在我眼前清晰起来。啊,亲爱的故乡,我终于快见到你了。
随着宝马徐徐地向村口驶去,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村头高岗上的那棵老槐树了。此时正是秋末冬初,山外的树叶虽有些发黄,但还没有全落下,草也是黄中透绿,可是山村的冬天来得确实早,这里冬天的气氛已经很浓了。草又黄又干,树叶早就掉光了,晦暗的云挂在山头,寒风打着口哨在山林中不停地追逐打闹,把欢乐留给自己,把寒冷献给了人们。
二十多年没有回到故乡了,我使劲扫视着整个村庄的样子,我幻想展现我面前的一定是个美丽的新农村形象。可是我失望了,一百多户的村庄,除了村东头有十户八户的房子比较高大,蓝墙红瓦,有点气派外,整个村子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还是土墙土房的居多。
房子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看一个村子富裕不富裕,主要看房子。就像高楼大厦是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国际大都市的标志一样,没有高楼大厦就不称其为大城市。农村也是一样,看一个村经济发展水平,首先看到的不是别的,而是房子盖的怎么样。
从繁华的省城回来,看到眼前故乡“涛声依旧”的面貌,不禁感慨万端。这时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去欧洲,人家跟我说,你们的城市像欧洲,你的农村像非洲,当时我还不大服气。看到眼前的景象,我与这位外国朋友颇有同感,我对中国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的发展状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我还体会到中央讲的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苦衷和用意了。
大山哥不知模样变化大不大,不知我们哥俩见面还能不能一下子认出来,我们可是已经二十多年没有见面啊。
我和大山哥电话里说好了,他在村头的那棵老槐树下等我。
在我的指引下,宝马徐徐向村头的那棵老槐树开去。老远我就看见老槐树下站着一个人,时不时地翘起脚后跟向村口望去。我敢断定,那就是我分别二十多年的大山哥。
宝马来到大槐树下,一看果然是我的大山哥。我一下子推开车门,从车里窜出来,大山哥也看出了我,两双大手再一次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一次我们哥俩再也忍不住了,泪珠在眼眶里转了好几圈还是流了下来。
“你老多了。”我看着大山哥那锗石般的脸上,刻着几道深深的沟纹,半黑半白的头发在风中抖动着。
“你可没啥大变。”大山哥紧紧地攥着我的手,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表情,但很快就消失了。大山哥是个倔强的硬汉子,从来不愿意向别人低下他那高昂的头。这点我最佩服他。
“走吧,回家,你嫂子早就把酒烫好了。”
“好!”
大山哥的家离老槐树不远,我们步行向他家走去。不一会儿,来到大山哥家门口,我打量着他的房子,一看这房子是新翻盖的,翻盖就是把原来的房子拆了,在原地重新盖,这样比上别处盖省点事。土坯房没有了,换成了砖瓦房。砖瓦房到是砖瓦房,但一看就不是好砖瓦,不知是哪个砖瓦窑处理的次品,砖瓦的颜色深一块浅一块,而且凹凸不平,因为砖瓦不合格,砌出的墙也是花花塔塔的。比起村东头那几户大高房子差多了,但比大山哥原来的房子还是强了不少。
一进院大山嫂就迎了出来。我走的时候大山哥刚结婚不到一年。那时的大山嫂是村里出了名的美人,皮肤比城里人还白还嫩,两只大眼像清水一样明亮,人家都说长得特像刘晓庆。现在呢,岁月老人用风刀霜剑无情地在她的脸上刻下道道痕迹,并且把她的头发也染成了秋天的霜草。
“柱子兄弟,可把你大山哥想坏了!”
“我也想大山哥啊!”
大山哥的屋还是过去那样结构,没有变。五间房,紧西边是单间,孩子住;西边第二间老母亲住;中间是锅灶,烧火做饭用;东边两间是连屋,大山哥两口子住。
大山哥把我让到东连屋,一进屋炕头上坐着一个老太太,一看就知道是大山哥的母亲,老人家七十多岁了,身体还硬朗,只是眼睛有些花,耳朵有点背。
“妈,您瞧谁来了。”大山哥把我推到老人跟前笑着问。
“大妈,我是大柱子。我看您来了。”我赶紧上前一把攥住老人的双手。
“大柱子,你不是闯关东去了吗?啥前儿回来的?”大山妈使劲睁了睁昏花的双眼。
“不是闯关东,是闯广东。”我笑了,大山哥大山嫂也都笑出来了声。
“甭管关东广东的,回来就好,在外头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吧?”
“人家大柱子发了,”大山哥凑到老人跟前,大声说:“大柱子发大财了!”
“吃饭吧,你们哥俩边吃边聊。”大山嫂边拿筷子边催我们吃饭。
我让家里人一起吃。大山哥说,我妈她老人家刚吃完,你侄子不在家,你嫂子还得给你包饺子呢,咱哥俩先喝着。
大山嫂早就把桌子放好了,大山嫂想的挺周到的,怕我出去二十多年,在炕上盘腿吃饭不习惯了,在地放了一张从旧货市场买来旧圆桌,两把旧椅子。菜是五个盘一个大碗:盘是炸花生米、大葱沾酱、白菜熬豆腐、韭菜摊鸡蛋、干豆角炒腊肉,碗是粉条炖猪肉。这些都是我爱吃的呢。
大山哥指着放在节煤炉上烫的直冒泡的酒说:“正宗北京二锅头,你侄子放假从北京买回来的。”
“这都是我爱吃爱喝的啊,你知道我在家时就爱喝北京二锅啊。那时喝口北京二锅也够奢侈的呢。”
“你想让我再往高了弄,我也弄不来啊。”大山哥说话从来不遮不掩。
我们哥俩一边喝着滚烫的二锅头,一边聊着天。
“柱子兄弟,我不如听你的了。”大山哥把碰到嘴唇的酒杯又轻轻地放下了,慢慢地转过脸去,眼睛望着窗外的那棵大槐树,说:“树挪死人挪活呀。”
“是呀,你要是出去了,保险比我混的还要好。从小你就比我聪明。”
“聪明啥,我那叫小聪明。我想明白了,大山里的人要是不走出大山,去开阔开阔眼界,见见世面,没啥大出息。我这些年啊,在罐子里混呢。哎!”大山哥说完,猛的一口把多半杯酒倒进嘴里。
“七月马......大山。”坐在炕头上的大山妈突然嘴里轻轻地嘟囔一句。
“其实我压根儿就不信什么七月马,离不开大山的话。”大山哥回头看了一眼母亲,把伸进盘子里的筷子又抽回来,说:“我吃亏就吃在太容易满足上了,用政策话,叫小富即安。当时我想,我家分的地是长粮食的好地,山是能长果木的好山,抓阄又抓了个能干活的大青骡子,我想捣腾不了几年我就得是村里的冒尖户。所以啊,我也就不想出去闯了。”
大山哥总结的很对,但我又不好意思点头。因为那样等于我在批评他,我怕伤他自尊心。因此我没有说什么,只是陪他喝了一口酒。
“还有,”大山哥夹了一大柱菜放进嘴里,好像要把这些年的后悔连嘴里的菜一口吞下去。“还有,就是我不求进取,这些年我只知道捣腾这点地这点山场,再没有往深了学。现代农业得有现代农民才行啊。这点上我就不如你,听说你都是什么硕士了,还拿下了北大的MBA,你不发谁发啊。”
我刚要说话,大山哥端起酒杯“咣”地跟我的杯子撞了一下,没等我说话,接着说:“我可是吃了文化浅的亏了。所以啊,我就下定决心,你侄子念到哪我就供到哪,再苦再穷也要供。没想到这孩子还挺争气,一下子念到北京去了。”
我说怎么这半天没见到他儿子呢,我刚要问还没问呢。
“柱子兄弟,这次回来你多呆几天,咱哥俩好好聊聊,我再陪你转转咱们村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的。”
“大山哥,这次回来,我想多呆一段时间。这些年我也没有给咱村做点什么事儿,我想在咱村投点资,建一个旅游景点。我走过全国好多景点,咱村的景致一点也不比别的地方差。春天山花烂漫,夏天河山潺潺,秋天满山红叶,冬天山挂银幕,一年四季都可以搞旅游。”
“好啊,那敢情好。你要是能在咱村投资建个旅游景点,一下子就把全村的乡亲都带富了。来,大山哥代表全村父老乡亲敬你一杯,这杯你可得干了。”
“好,我干!”
那天我们哥俩喝了好长时间,越喝越高兴。大山哥高兴,我更高兴。我高兴的不是又找到了一个好的投资项目,而是为大山哥高兴,高兴他终于整明白了:作为一个现代农民,一定要敢于走出大山,一定要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一定要不断地学习……
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