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列位看官或问:“鸟人”缘何能比“牛人”更“牛”?
诸君莫急,且听在下续接上回分解,为大家细细道来。
“鸟人”牛于“牛人”,看似深奥复杂无比,其实,说穿了,屁都不值。归根结底,只因为“鸟”是比“牛”更高层次的哲学含义及更高境界的“处世之道”:
一、“鸟人”比“牛人”更“志向远大”。“牛人”大多出身草莽,山野匹夫,一把柴刀从荆棘丛中杀出,粗手大脚,平日里亮着嗓门说话: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银!醒时只管吃喝,睡时死猪一头。“牛人”惯常牛皮哄哄,非常显性,芝麻大的优点和西瓜大的缺点都长在脸上,喜欢他的说他直率、坦诚,厌恶他的说他冲动、幼稚。但大抵于人于社会、国家、企业而言,喜则赞之、用之;恶则贬之、弃之,并无大碍。即便胸怀正义,扬言造反,井底之蛙,也是黑旋风一个——眼界之阔,无非八百里水泊,觉悟之高,不过两公里梁山。泥鳅搅不起大浪,纵耍赖放刁,也无非打烂东家几个碗,推倒西舍一堵墙,极致之处,最多就是砍翻“聚义旗”,或者自封“齐天大圣”自娱自乐、自欺欺人、自慰自渎,无伤大雅、无关痛痒。
“鸟人”则不同,或生于富贵之家,有诸多铜板可招徕食客、门生;或精于钻营之术,舐痔舔疮溜须拍马无所不用其极,为的是“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结权贵欢心。门僮小吏之时,逢人尊称爷爷姥姥,鞍前马后手脚麻利,虽唾液满面亦能笑脸相迎。蝇头小利正眼也不稍加,两袖清风,一脸正气,然“鸟人”常怀“醉翁之意”,其志不在淄珠得失,在乎山河玉玺,为的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彼可取而代之”是其战略目标,“有奶便是娘”是其广告之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是其营销之道,“脸厚心黑”是其质量方针,“三人成虎,积毁销骨”是其联盟策略,“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其扩张算盘……“鸟人”为避其鸟行鸟味,深谙韬光养晦及忍辱负重真义,在羽化登仙为“天使”之前,无不人前仰人鼻息,矮地三分,时时提心吊胆,步步如履薄冰,想来也着实不易,其情可悯。
二、“鸟人”比“牛人”更“富有韬略”。“牛人”直筒子脾气,对友则全抛肺腑,不留丝毫肝胆;对敌则半点不容,不留一丝退路。真正、大恶者都十分尊重或敬畏“牛人”,盖其互为唇齿或针锋相对也,虽死亦坦荡清白,山河长存浩气。
“鸟人”则不同,口中常颂仁义道德圣歌,间或还扶老携幼地帮人一把,未发达时谨小慎微,生怕树叶掉落打破脑袋;发达时也好败絮其外,金玉其里,并不人前卖弄。“牛人”对敌作战,喜欢许诸赤膊战马超,真刀实剑地你死我活;“鸟人”与敌作战,则如李林甫口蜜腹剑,喜欢背后下绊子、捅刀子、挖陷阱、投毒药、放冷箭,或指使爪牙绑架劫持,于月黑风高之夜,干秘密杀人勾当。甚或平日里和对手剑拔弩张,恨不能饮其血、食其肉,寝其皮,但一旦事主报丧,虽心中酣畅无比,也撒一把胡椒在眼里,嚎啕痛哭甚或当场晕厥,凄凄然如丧考妣。
鲁莽的张飞是典型的“牛人”,虽有丈八蛇矛,万夫不敌之勇,但阎王易惹,小鬼难缠,结果眼睁睁命丧裁缝之手;厚黑的刘备是典型的“鸟人”,虽身无长物,破落户一个,但三顾茅庐、桃园结义、白帝托孤,几滴眼泪,不但诓得荆州,还落得三分天下。
三、“鸟人”比“牛人”更“深得民心”。盖华夏儿女,虽亿万之众,深受“结善缘,得善果”的佛教毒害及“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明哲保身教化,养成了“各家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习惯及“但修己身,不问是非”的言行方式。便如大锅饭时期,有肉一块吃,要穷一块穷,看不得东家之富,见不惯西家之阔,所谓“人人平等,天下太平”。
“牛人”深知水面平静下的漩涡密布,高宅大院中的龌龊卑鄙,按捺不住,每每跳起脚来疾呼“不公、不正、不平”!愤愤然宣告“救民于水火”,要革命,要造反。但一旁懒洋洋晒着太阳抓着虱子的乞丐却不屑一顾:丫八成是吃饱了撑着,欠抽!东家无非比我们幸运和辛劳一点,且东家常怀慈悲之心,晌午还施舍了我们一碗稀饭。殊不知,东家布施的稀饭,乃是剥夺了乞丐的田契结果。
“牛人”乃豪侠之辈,走的是行商,以天下人之苦为己苦,以天下人之难为己难,处处急公好义,往往出手阔绰,虽惠人广博,但单人受惠次数少,不能持久。“易忘”之本性使人难记其恩义,危难之时不得豪侠及时相助,久之便滋生疑惑甚或埋怨之心。殊不知江南之民众盼望之时,“牛人”或在北国济世,或被人诬陷身处牢笼亦未可知。
“鸟人”乃阴沉、狡诈之徒,走的是“坐商”,大开朱门,表面豪爽好客,却在门后豢养着咬人的狼狗和打人的家奴。“牛人”不得势,纵一腔热血地闯将进去,无不打个半死,甚或背上“擅闯私宅,打家劫舍”的罪名,被押送“野猪林”秘密解决。茶余饭后,“鸟人”看着破庙中瑟瑟发抖却满怀感激眼神仰望自己的愚氓,想着“牛人”的无畏无知无为,不由得老怀舒畅,嘿嘿几声:
试看今日之中国,尽是我“鸟人”天下!
呜呼,世无“牛人”,遂使“鸟人”成名得势!
怜我中华亿众,必欲去“牛”而得“鸟”乎?!